第51章 武学天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章 武学天才!

 

他知道这套拳动作不算复杂,但想要一遍就记住,并且理解其中的发力技巧,对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陈木略微思索了一下。

“差不多都记住了。”

他回答得有些不太确定,因为他感觉自己好像真的都记住了。

郑猛挑了挑眉,显然有些不信。

“那你打一遍我看看。”

口气中带着一丝检验的意味。

陈木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回忆着刚才郑猛的动作。

下一秒,他动了。

起手式,弓步冲拳。

动作标准,发力迅猛。

郑猛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点。

紧接着,第二招,第三招……

陈木的动作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有力量。

他将郑猛刚才的演示,完美地重现了出来。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因为他更年轻,身体柔韧性更好,做得比郑猛还要舒展几分。

一套拳打完,陈木收势,脸不红气不喘。

郑猛站在原地,半天没说话。

这小子,是怪物吗?

他教过的学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天赋好的不是没有。

但像陈木这样,只看一遍就能把军体拳打得如此标准,甚至隐隐带着几分神韵的,简首是凤毛麟角。

不,是绝无仅有!

“你……你以前学过军体拳?”

郑猛忍不住问道,声音都有些发飘。

如果学过,那还好理解。

陈木摇了摇头。

“没有。”

“这是第一次学。”

他回答得很认真,没有半点撒谎的成分。

郑猛:“……”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亿点点冲击。

这他娘的叫第一次学?

那他以前教的那些学员,练了十天半个月还打得七扭八歪的,算什么?

幼儿园广播体操水平?

“你小子……”

郑猛指着陈木,你了半天,最后化作一声赞叹。

“真是个天才!”

这学习能力,也太逆天了。

他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厅里会专门把他派过来给一个市局的新人当教官了。

这小子,值得!

“好!很好!”

郑猛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既然你学得这么快,那咱们也别浪费时间了。”

他活动了一下手腕,关节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接下来,咱们对练一下。”

“让我看看你的实战水平。”

……

与此同时,清河村。

许州日报社的采访车,依旧停在村委会大院里,格外显眼。

刘丽华在村委会的临时采访间里,继续着对陈德亮的采访。

摄像机依旧开着,忠实地记录着一切。

一个上午的接触,刘丽华对陈德亮这位“先进人物的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

“陈主任,刚才您谈了对陈木同志品德方面的教育。”

刘丽华调整了一下坐姿,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问题却十分流畅。

“那在培养他的能力,尤其是这种……破案天赋方面,您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吗?”

她问得很巧妙,既点出了陈木的特长,又给了陈德亮发挥的空间。

陈德亮闻言,脸上露出了标志性的,带着几分得意。

他清了清嗓子,这个问题,他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要说破案天赋,这东西,可能还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

他先是故作神秘地铺垫了一下。

“不过,我觉得,主要还是靠平时的观察和引导。”

刘丽华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就拿我们村来说吧。”

陈德亮侃侃而谈,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家。

“以前村里,也发生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东家丢了只鸡,西家少了块腊肉什么的。”

他举的例子非常接地气,充满了生活气息。

“一般人可能就报个警,或者自认倒霉了。”

“但我从小就教育陈木,遇到事情,要多动脑子,多观察。”

“那鸡是怎么丢的?笼子有没有被破坏?周围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那腊肉,是被人偷了,还是被野猫野狗叼走了?有没有什么线索?”

陈德亮说得头头是道,当然,他年轻时在村里,确实也帮着调解过不少这类邻里纠纷,靠的就是细心和耐心。

现在拿来教育儿子,自然是顺理成章。

“我跟他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和痕迹。”

“只要你肯用心去找,总能发现点什么。”

“这不就是破案的道理吗?”

他反问一句,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得。

刘丽华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附和。

“所以,陈木从小就对这些事情特别上心。”

陈德亮继续说道,脸上的自豪感越来越浓。

“有时候,村里谁家吵架了,他都喜欢去听听,回来还跟我分析,说谁有理,谁没理,谁在撒谎。”

这话要是陈木听见,估计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小时候哪有那么高的觉悟,纯粹就是小孩子的好奇心,喜欢凑热闹罢了。

结果到了他爹嘴里,就成了从小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我当时就觉得,这孩子,观察力可以啊,脑子也活泛。”

陈德亮一副“我早就看出来我儿子是个人才”的表情。

“所以,我就有意识地引导他。”

“比如看一些……嗯,就是那种破案的电视剧,或者书籍。”

他努力回想着,想找一些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词汇。

“我就会跟他一起讨论,问他,如果你是那个警察,你会怎么做?你会从哪里入手?”

刘丽华的笔尖在本子上沙沙作响。

“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对这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德亮总结道。

“所以说,天赋这个东西,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引导。”

“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番话说得是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生活实例,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陈主任,您说得太好了。”刘丽华放下笔,由衷地赞叹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我相信,陈木同志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您这种开明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这彩虹屁,拍得陈德亮那叫一个舒坦。

他脸上笑开了花,嘴上却依旧谦虚。

“哎,哪里哪里,刘记者你过奖了。”


    (http://quwenw.com/book/A0BHCJ-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