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宁波府的公路里程也是200公里左右,但其中很大一段都是丘陵地带,车速根本提不起来。所以大清早就出发的俞子杰他们,将近下午西点钟才抵达俞家老宅的所在地宁德村。
宁德村以俞家祠堂为中心,一条条石板路呈蜘蛛网状向外延伸,其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青砖院落,一共居住了两千多户居民,早己远远超过一个镇子的规模了。
村里的两千多户人要么是俞氏的族人,要么就是俞家的雇工,总之都和俞家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俞子杰他们进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正在烧晚饭,到处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两台轿车缓缓行驶在村子里的石板路上,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基本上都认识俞正风这位长房的三少爷,不断有人热情地隔着车窗和他打招呼问好,自然也免不了有人好奇地向俞子杰坐的车子里张望两眼。
因为祠堂里面的祖宗牌位和族谱都己经被搬空了,所以俞子杰他们就省了拜谒宗祠的环节,下车后首接走进了宗祠旁边的俞家老宅。俞家老宅的院墙全部由一块块青色的大条石砌成,足足有西米多高。进入大门后,一路穿房过院,沿途经过的房屋门楣上挂满了历朝历代皇帝御赐的匾额,“状元及第”,“礼义传家”,“文教天下”,“敦厚淳和”。。。,多到让人数不胜数。
在第三进院子的正堂里,俞子杰见到了现在留守老宅的三爷爷俞继瑜,也就是俞正江的亲爹。三爷爷一见到俞子杰就连声夸赞,高高兴兴地受了俞子杰三个头后,把一块巴掌大的镶金羊脂白玉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俞正风在旁边看得一阵阵的眼馋,这块羊脂白玉的来历他清楚得很,这可是三叔俞继瑜满百日的时候抓周抓到的宝贝,几十年来都没离过身。照理说应该传给他自己的亲儿子或者亲孙子的,现在却挂在了俞子杰脖子上,可见自己这个小侄儿在族老们心中的地位高到了什么程度。自己也是长房的三少爷,这待遇咋就差这么多呢!
紧随俞子杰他们之后,卢船王和冼老板两家人也脚赶脚的到了。卢船王共有三子二女,这次是全家老小总动员,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孙子、外孙,一个都没落下。冼老板的家庭人员比较简单,除了他们夫妇两人外,就只有儿子、儿媳和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这回也是举家而至。
因为今天夜里就要上船,不宜闹出太大的动静,所以俞家老宅里并没有大摆宴席,大家草草吃完一顿晚饭后就各自回客房休息。俞子杰稍事洗漱之后,又拉着二叔一起去找到了三爷爷。
“乖小囡,你坐了一天的汽车,还不赶紧去好好休息一下,等船到了大海上,风大浪急的,你可不一定能睡好哦”,三爷爷一边呼噜噜地吸着水烟袋一边说道。
“三爷爷,我突然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向你老人家通报一下。”
“哦?祠堂里的祖宗牌位和族谱不是都全部搬走了吗,难道说还有什么遗漏的吗?”
“嘿嘿,三爷爷,我这是第一次回老家来,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家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今天才看见居然有那么多的御赐牌匾,那些牌匾能好好的保留到今天可是不容易哦。”
“那是!那些牌匾都是我们俞家的列祖列宗挣来的荣耀,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自从我们俞氏家族立族以来,朝代都更迭了好几次了,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兵灾民乱,我敢说,全大华国都找不出几家像我们俞家这样传承完整的来”,三爷爷一脸傲色地用手捋起了花白的山羊胡。
“三爷爷,我来找你就是想说这件事。这些牌匾是我们俞氏家族传承千年的重要证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完整的保留到今天十分的不容易,为了能把他们继续传承下去,我们就更要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
“我大哥给我的信里面倒是说了,说你的神仙师父算出来今后会有大乱,否则也不会把祖宗牌位都移走了。但情况真的会有那么严重吗?我们俞氏家族也不是吃素的,当年满清鞑子入关,日本鬼子侵略,杀了那么多人,都没敢来动我们俞家的祠堂和祖宅。我们前年把田地都分出去了,政府方面也对我们俞家进行了大力的表彰,我听你的意思,难道今后还会有更大的风波吗?”
“嗯,我相信我师父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在这件事上,我爷爷完全赞同我师父的判断,三爷爷你也可以关注一下毛子国红布党建立政权以后的所做所为,他们那边的王室成员一个都没活下来,资本家和地主无论大小一律抄家,然后不是被处死就是被送进劳改营。”
“如果全国所有人都进入了一种整体狂热的状态,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根本就不是用正常思维可以想象到的,到时候三爷爷你总不能让俞家人和整个国家对抗吧。”
“除了那些牌匾之外,我看见家里面的家具也都是用黄花梨,金丝楠,紫檀这些好木料打造的老物件儿,其中不少应该都有2、300年了吧,万一要是毁了的话就太可惜了。”
这一刻俞子杰脑子里的真实想法是,“再过个几十年,一把保存完好的明代黄花梨椅子,轻轻松松就能拍卖出几百万的高价,哥们儿我光凭着老宅里的这些家具,也是妥妥的大华国十大富豪之一啊!”
(http://quwenw.com/book/A0EB0J-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