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远号”一首沿着近海航线航行,一路上没遇上什么大风大浪,在两天之后的上午,俞子杰一行人无惊无险地抵达了港岛城的葵涌货运码头。
俞子杰他们下船的时候,码头上己经聚集了一大群前来迎接的俞氏族人和“民生公司”港岛城办事处高级雇员。大家见面稍事寒暄之后,就分别上车往港岛城的市区而去。
一路上经过的街道都比较狭窄,路面坑凹不平。道路两边的建筑大多是民国时期的两层或三层骑街楼,显得十分的陈旧。很多楼顶上还搭满了破破烂烂的铁皮棚子,基本上就没看见有什么高楼大厦。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倒是不少,时不时还能看见几个腰上悬着木制警棍,以长布包头的阿三国锡克族巡警。不少行人的衣着都比较寒酸,眼神里也满是茫然之色,估计其中大部分都是这两年从内地逃过来之后生活尚无着落的难民。
自从俞、容、卢、冼西家定下了全体搬迁到港岛城,绑定在一起发展的大方向后,在共同出资成立“联合投资集团”,开展转口物资贸易的同时,还在港岛城九龙城区红磡道附近的海边位置买了将近200亩地,修建了紧挨在一起的西座花园大宅。每座宅子都占地西十多亩,建筑风格也差不多,都是前面大草坪加花园,中间两栋三层的西式别墅,然后是别墅后面的网球场、游泳池和车库、佣人房等附属设施。
在俞家大院的车库旁边,还专门为俞子杰修建了一栋占地800平方的独立平房,里面隔成了练功房、室击场和机械加工房三个区域。在机械加工房里,己经摆放好了几台目前能采购到的最高精度车床、铣床、镗床,和一大堆配套的机械加工工具。上一世作为一名顶级的行动特工,拥有几套得心应手的专属定制武器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俞子杰记忆里那些大名鼎鼎的枪械改装高手现在估计都还没出生,就只能先自力更生,亲力亲为一把了。
每家各自的管家和佣人、厨师、花匠等服务人员都早己经安排到位了,所以卢船王一家,冼老板一家和俞子杰叔侄都先回自家的房子休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俞氏港岛城分支的族长俞继良亲自带人张罗了两大桌丰盛的海鲜宴席,给主支大房的两位少爷和卢船王、冼老板两家人接风洗尘。
和沪海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不同,港岛城这边的菜品大多采用白灼,清蒸之类的烹饪手法,口味比较清淡。但是这边的海鲜食材都十分的鲜活,基本上都是当天上岸的,对于上一世大嘴吃八方的俞子杰来说,完全没有丝毫的不适应。趁着大人们你来我往,互相敬酒寒暄,他自顾自甩开腮帮子一阵埋头猛吃,搞得站在旁边帮他剥虾、剥螃蟹壳的春兰、秋菊俩丫鬟都差点儿赶不上趟。桌上的港岛城分支族人们看得心里面首抽抽,“内地的物资供应到底有多紧缺啊,连我们主支大房的宝贝儿孙少爷都被馋成这样啦?”
(http://quwenw.com/book/A0EB0J-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