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第34章

 

安全屋的地板冰冷坚硬,甲瘫软其上,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全身撕裂般的疼痛和深入骨髓的疲惫。汗水、血水和灰尘混在一起,在他身下洇开一小片污渍。左臂碎片区域的剧痛虽然退去了毁灭性的浪潮,但那被强行抽取后的空虚感和持续不断的钝痛,依旧如同跗骨之蛆。更让他心胆俱裂的,是那个静静躺在手边、恢复了死寂的黑色方块。

它像一个冰冷的黑洞,吞噬了失控的能量,也吞噬了他对“安全”的最后一丝幻想。

**代价。** 这个词如同冰冷的铁锤,砸在他的意识里。使用它,需要付出什么?下一次失控,它是否依旧能救命?还是…会成为新的、更恐怖的灾祸源头?

他挣扎着爬起来,后背抵住冰冷的墙壁。目光扫过工作台。Prototype-II的设计图在昏暗的灯光下摊开,上面那个代表黑色方块的实心矩形,此刻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幽光。图纸旁边,是那几块宝贵的“星尘”合金散热片,闪烁着深蓝色的、如同凝固星空般的光泽。材料的获取,伴随着根部阴影的加深和失控的风险。技术的突破,每一步都踏在刀锋之上。

没有退路了。Prototype-II,必须完成!而且,必须更快!

甲的眼神变得异常冰冷。恐惧依旧存在,但被一种更决绝的东西覆盖。他像一头被逼到悬崖边的孤狼,獠牙毕露。

接下来的日子,安全屋成了一个燃烧着绝望与疯狂的熔炉。甲如同一个不知疲倦、不惧痛苦的机器,将自己彻底钉在了工作台前。

**材料的炼狱:**

* **“星尘”合金的加工:** 他需要将其切割、打磨成贴合小臂弧度的薄片,作为II型护腕的核心基座和散热层主体。没有专业工具,只有简陋的手锯、磨石和一把快要报废的钢锉。深蓝色的合金异常坚韧,每一次切割都发出刺耳的噪音,震得他虎口发麻。飞溅的金属碎屑如同细小的刀刃,在他裸露的手臂和脸上划出细密的血痕。汗水混合着金属粉末,流进伤口,带来火辣辣的刺痛。他咬着牙,眼神凶狠,像在打磨自己的骨头。

* **微型高能电容的获取与改造:** 后勤部报废场的收获有限,只找到几个勉强符合电压要求但体积偏大的旧型号。他利用在垃圾场淘到的、更小型的精密电容器(来源可疑,可能来自根部“遗漏”的陷阱),小心翼翼地拆解,取出核心储能元件,再尝试用更细的导线并联组合,以缩小体积、提升总容量。这个过程如同在针尖上跳舞,稍有不慎,静电或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小规模爆炸或短路。他的手指被电击得焦黑麻木,工作台上布满了烧灼的痕迹。

* **神经接口材料的替代:** 理想的生物兼容材料遥不可及。他最终选择了相对柔软、绝缘性好的特种橡胶(从废弃的医疗导管中剥离),内部嵌入极其纤细的、从报废精密传感器上拆下的银合金丝作为探针。探针的尖端处理得尽可能圆滑,并用能找到的最纯净的油脂润滑。每一次尝试将探针阵列刺入碎片边缘皮肤下的临时接口进行测试,都伴随着钻心的刺痛和强烈的异物排斥感,皮肤红肿发炎。

* **精密导能晶片的“山寨”:** 聚焦阵列需要的特殊晶片是最大的难题。他尝试了所有能找到的透明材质——废弃相机镜头、老式望远镜目镜、甚至某些仪器上的观察窗。用金刚石磨石在放大镜下一点点打磨、抛光,试图塑造出图纸上标注的特定角度。失败率极高,十块材料未必能成功一块,且能量引导效率远低于理论值。废弃的晶片碎屑堆满了工作台一角,闪烁着微弱的、无用的光。

**技术的峭壁:**

* **微型聚焦阵列的整合:** 将几片勉强打磨成功的晶片,以精确的角度和间距,嵌入“星尘”合金基座预留的卡槽内。这需要在放大镜下,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特种胶水(自制)进行粘合和定位。手必须稳如磐石,呼吸都要屏住。稍有不慎,晶片错位或碎裂,数天的努力就化为乌有。甲的眼睛布满血丝,长时间盯着放大镜让他头晕目眩,左臂的隐痛和头痛如影随形。

* **反噬缓冲层的构建:**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最大的未知数。他按照图纸,在“星尘”合金基座内侧,先铺设了一层薄薄的特种橡胶作为生物缓冲层(连接神经探针)。接着是复杂的手工焊接——将那些并联改造后的微型高能电容阵列,如同搭建微型积木般,精确地焊接在预留的电路节点上,形成第二级“能量泄洪区”。最外层,则是将“星尘”合金的另一部分加工成带有密集鳍片的散热盖板,用最细的螺丝(同样来自拆解)小心固定。整个结构紧凑而脆弱,如同一个随时会散架的微型反应堆。

* **能源回路的镌刻:** 没有精密的蚀刻设备,他用最细的钨钢针,在“星尘”合金基座的预留区域,手工一点一点地“雕刻”出设计图中复杂的能量引导回路!如同在钢板上绣花!每一道刻痕的深浅、宽度都必须尽可能精确,否则会影响能量传导效率甚至引发短路。汗水滴落在冰冷的合金上,瞬间蒸腾起微弱的白气。手指因为长时间用力紧握刻针而痉挛变形。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重新来过。

* **伪装模块的挣扎:** 查克拉波动模拟?他连查克拉都没有,谈何模拟?高频谐振?没有合适的压电晶体。磁场遮蔽?缺乏关键合金。最终,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护腕最外层包裹的黑色合成皮革(从一件破旧雨衣上裁剪)内衬中,编织了一层极其细密的金属网(铜丝),希望能起到一点点的电磁屏蔽作用,聊胜于无。并在护腕内侧靠近脉搏的位置,嵌入了一个从报废窃听器上拆下的、微弱的信号发射器,设定为随机发送极其微弱的、无规律的电子杂波信号,意图干扰近距离的精密探测(比如根部的能量扫描仪?)。这是最后的、脆弱的伪装。

**黑色方块的囚笼:**

那个神秘的方块,甲最终为它在护腕核心区域设计了一个独立的、由“星尘”合金和特种橡胶双重隔绝的卡槽。卡槽内部连接着几根极其纤细的、通向反噬缓冲电容阵列的导线。他的构想极其大胆而危险:**当反噬能量过强时,能否通过这个方块进行二次吸收或转化?** 他不敢首接将方块作为能源,只将其定位为最后的“泄压阀”。方块放入卡槽的瞬间,左臂碎片再次传来微弱的共鸣,让甲的手颤抖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决绝地将卡槽封死。

整个组装过程,如同在炼狱中锻造兵器。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极限的压榨。左臂的碎片在每一次能量测试(即使微弱)时都发出抗议的剧痛。头痛如同附骨之疽,实验室的记忆碎片在精神恍惚时疯狂闪现,干扰着他的专注。好几次,他因为过度疲劳和剧痛,首接昏倒在工作台前,额头撞在冰冷的金属上才清醒过来。食物是冰冷的饭团和水,睡眠是趴在图纸上的短暂昏迷。

而窗外那冰冷的注视,从未远离。有时是乌鸦落在电线上,有时是风吹过树叶的异常晃动,有时是纯粹的被窥视感。这无处不在的压力,反而成了他疯狂推进的催化剂。他像一头困兽,在囚笼中发出无声的咆哮,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撕咬着眼前的铁栏。

终于,在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所有的零件都被强行塞进了那狭窄的空间里。

**Prototype-II(原型机II型)** ,完成了。

它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覆盖着黑色的合成皮革,外形像一个稍显厚重但还算普通的护腕,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皮革接缝处露出的些许深蓝色“星尘”合金边缘和极其细微的散热孔。比之I型那狰狞的废土风格,II型内敛、低调了太多,甚至带着一丝粗粝的工业美感。重量也比I型轻了不少。

甲伸出颤抖的、布满伤痕和焦黑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冰凉的皮革表面。没有喜悦,只有一种近乎虚脱的沉重和深入骨髓的忐忑。这件凝聚了他所有智慧、痛苦、绝望和疯狂的作品,是救命的稻草,还是通往地狱的船票?他不知道。

他缓缓地将护腕套上左小臂。皮革内衬紧贴皮肤,带来一丝冰凉和粗糙的触感。内部神经探针阵列刺入皮肤,熟悉的刺痛感传来,但与碎片建立了更稳定、更清晰的联系。他能感觉到碎片那冰冷的脉动,以及护腕内部能量回路的微弱嗡鸣。

他闭上布满血丝的眼睛,集中精神。这一次,意念的引导似乎顺畅了一些。他小心翼翼地驱动一丝碎片能量,极其微弱,如同涓涓细流,注入护腕的能量回路。

嗡……

护腕内部传来低沉的、稳定的嗡鸣,不再是I型那种尖锐濒死的嘶鸣。指示灯(被隐藏在皮革下,只留一个极其微小的观察孔)稳定地亮起柔和的蓝色光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能量流沿着他手工镌刻的回路,平稳地流向聚焦阵列区域,蓄势待发。

没有反噬!至少这次微弱的引导,没有带来那毁灭性的逆流剧痛!

甲猛地睁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成功了?缓冲层起作用了?!

然而,就在他心神激荡的瞬间,一丝极其细微、却冰冷刺骨的危机感,如同毒蛇的信子,舔舐过他的后颈!

他瞬间僵住,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心脏!不是来自护腕!是外面!

他猛地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向那扇蒙尘的高窗!

窗外,夜色深沉依旧。

但在那浓得化不开的黑暗边缘,紧贴着安全屋墙壁的阴影里,一个模糊的轮廓如同从墙壁中渗出的墨汁,无声无息地浮现出来!

那是一个全身包裹在漆黑紧身衣中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脸上覆盖着一个没有任何表情、只露出两只眼睛的惨白色动物面具(非枭的鸟喙面具,是另一个根部忍者!)。面具的眼孔后,两点冰冷、漠然、如同看待死物般的目光,穿透了布满灰尘的玻璃,精准地、毫无感情地锁定了甲,以及他左臂上那件刚刚完成的、还带着余温的Prototype-II护腕!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安全屋内,昏黄的灯光下,甲维持着僵硬的姿势,左手还按在刚刚启动的护腕上,脸上混合着狂喜尚未褪尽的余温与瞬间冻结的、深入骨髓的恐惧。

窗外,黑暗中,那个惨白面具的根部忍者,如同凝固的雕塑,只有那双冰冷的眼睛,闪烁着非人的光泽,无声地宣告着:

狩猎,开始了。


    (http://quwenw.com/book/ABICJB-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