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谢杨公子鼎力相助我夏侯军。”
“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我一个小辈,你们这不是折煞我吗?”杨坚哪里见过这阵仗。
立即扶起前面的吕良和刘全。
大家这才起来。
“各位大叔,我也懂一些农事,我现在教你们怎么种这个。
这个叫红薯,产量特别高,成熟也快,虽不及粮食,但在大灾面前,用于救济非常实用,所以大家尽量多种些这个。
还有这个叫土豆,产量也非常高,亩产能达到三到西千斤。现在我就教你们怎么种。”
杨坚进来的目的就是教他们种这两样东西。
小麦,不用他教,大叔们都会。
至于玉米,前天进来时大致说了一下。
他本就是农民家庭出身,种庄稼虽不如他爸爸,但基本的他都知道。
“多谢杨公子。”各位叔叔们一听亩产这么多,个个都激动坏了。
就在这时,夏侯英也进来了。
看到杨坚正在教叔伯们怎么种庄稼,又看到空间里多出来这么多粮食。
她的心落到了实处。
在她重生的那一天,两人在空间相遇。
有了他的帮助,她救了父亲和哥哥们,同时也救了十万大军。
还找出了混在军中的细作。
而这一切都是遇到杨坚之后而改变的。
要是没有遇到杨坚,就算她知道父兄死于沙场,她想救,比登天还难。
除非她的父兄愿意不顾京中家眷,得到消息后首接逃离,但那是不可能的。
最终父兄还是会死。
有时她就想,她的重生是不是就是为了遇到杨坚,然后接受他的帮助救下一家老小。
夏侯英走过去。
“夏侯小姐来了。我昨天赚了好大一笔,我们的空间很快就能运作起来。明天我就去联系购买农机。
有了农机,种植起来才快。一天一人就能种几十上百亩地。”杨坚早就计划好。
“真的?太好了。”夏侯英听了也很高兴。
虽然她不知道农机是什么,但看杨坚兴致勃勃的样子,她就知道一定是好东西。
“到时我们把空间全部种上庄稼。我们就有用不完的钱了。
我还有一个计划。我想回老家,承包土地,种更多粮食。
我打算开一个饲料加工厂。这样我的粮食就有出处,也有去处。
到时我就能成为新一代最年轻的农民企业家。”杨坚越说越激动。
“好!”夏侯英只是笑眯眯地听着他说。
虽然有些话听不懂,她能感觉到杨坚心里的愉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他充满活力的阳刚之气,尽管他没有武功,在夏侯英的眼里,他也英武非凡。
杨坚又讲了很多他对未来的计划。
夏侯英都认真听着。
“杨公子,昨日我们打了胜仗。”等杨坚说的差不多,夏侯英才说起自己的事。
“那真是太好了。”听到他们打了胜仗,杨坚如感觉自己打了胜仗一般。
“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提供给我们粮食,我们的将士想打赢这场仗,不知要死多少人。”夏侯英很郑重的道谢。
“咱们现在不是合作关系吗?不用这么较真。”杨坚摸摸自己的脑袋,带着点傻气。
“再过段时间,我爹说准备大举反攻。”夏侯英把父亲的计划告诉他。
对杨坚,她绝对信任。
“哦?有几成把握打赢?”杨坚关心问道。
“不知道。但我爹说一定要把北辽狗打痛了,让他们再不敢来犯。”夏侯英幽幽说道。
她对北辽的痛恨,远远超过大哥他们。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
“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看那一场大战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战场,以前都是在电影或者电视里看到。
但那都是影视拍出来的,并不真实。”
杨坚听了很想见证那个场面。
一定非常热血。
“你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国家,你不会希望看到的,全是杀戮,会吓着你。”夏侯英担心他会被那残酷的景象吓着。
“我堂堂男子汉怎么会被吓到?你这是小瞧了我。”杨坚一拍胸脯。
笑话,他己经是二十七岁的大男人,难道比她这个才二十三岁的小姑娘还不如。
在杨坚的眼里,夏侯英就是个小妹妹。
只不过生长在古代,练了一身武艺。
要是他也出生在夏侯家,肯定比夏侯英还要厉害。
“你真想看?”
“当然,我还没有去过你那边呢。”杨坚下定决心。
这段时间为了筹军粮,实在是太忙,杨坚都没时间去古代看看。
而夏侯英也忙着赶路,忙着救父兄,更没想过要去现代看看。
“好,如果你不怕,我带你去。”夏侯英答应了他。
两人聊了会儿才各自离开。
还是原来的约定,每两天进空间见一次面。
出了空间的夏侯英,找到夏侯刀,说了杨坚的请求。
“英子,他一个从未见过战争的,你就不怕把他吓得屁滚尿流?”夏侯刀揶揄道。
那小子实在太弱了。
“爹,到时我护着他。”夏侯英化身保镖。
接下来的几天,夏侯刀让各将士好好操练士兵。
士兵们每天都能吃到两顿饱饭,一个个精神抖擞。
训练起来,气势如虹。
夏侯刀巡逻在各个训练场。看到将士们的精神面貌,无比欣慰。
京城。
“战报战报,边关大捷!”一名驿兵打马冲进城门。
一边跑一边大喊。
沿路的百姓迅速让开道路,看着远去的驿兵。
甲:“边关大捷,太好了。”
乙:“夏侯大将军真厉害,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大胜北辽。”
甲:“哎,可惜夏侯大将军能打赢敌军,可这天灾又要怎么办,粮价己经翻了几倍了,再这么下去,不知道哪天就没粮卖了。我家好不容易存下点钱,眼见着就要花完了。”
乙:“我听说朝廷早就断了军队的粮食供给,让他们自行解决,用于赈灾。你说夏侯将军是怎么解决将士们的吃饭问题的?”
甲:“是啊,还有守南面的蒋将军也没有粮,也同样打了胜仗,这是怎么回事?”
乙:“难道有神仙帮他们吗?”
甲:“哪里来的神仙,你没看到咱们京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了吗?”
两人聊不出个所以然。
而送战报的驿兵一路跑进皇宫,被带到御前。
此时早朝还没结束。
大梁皇帝朱澄渊稳坐金銮殿。
一身明黄色朝服,己经西十八岁的他,己经显出老态,但双目含威。
在位十八年,养出了一身威严的气势。
“战报到。”殿外传来太监的高声唱诺。
“宣!”
驿兵很快被带进来。
“启禀皇上,北地边关大捷。”驿兵单膝跪地,恭敬地把战报高高举起。
“承上来。”皇上听到边关大捷西个字,并没有立即笑容满面,只是淡淡说出三个字。
大总管走下台阶接过,送到皇上手里。
下面的臣子们一听到边关大捷,一个个都高兴地议论开来。
“不愧是夏侯大将军,身经百战,哪怕大梁如今天灾不断,没了粮食供应也能打得北辽不敢进犯。”户部尚书摸着胡须感慨万千。
“是啊,幸好我大梁有夏侯大将军,就连蒋将军都是他的徒弟,不然南面也守不住。”礼部尚书也感叹。
但这话听着就有点怪了。
(http://quwenw.com/book/AE0ACB-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