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术?赵兄此言差矣!"陈小刀强自镇定,面对赵鸿才的指控,他后背己经渗出一层冷汗。月光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吵醒,聚集到田边,对着被毁的水车指指点点。
"那你解释解释,"赵鸿才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张纸,"这首《祈雨》诗,分明是《水浒传》中白胜所唱,你竟敢在文会上据为己有!还有这水车,县里最好的工匠都说没见过这种样式,你一个穷秀才从哪学来的?"
陈小刀心头一紧。他确实不知道那首诗是《水浒传》里的,系统可没告诉他这个!围观的村民开始窃窃私语,有人甚至后退了几步,在这个年代,"妖人"是要被烧死的。
"系统!紧急情况!"他在心中疾呼。
"在的,宿主。检测到宿主面临信任危机,推荐兑换《天工开物》水利篇摘录(30点)或'舌灿莲花'临时技能(50点)。"
陈小刀迅速盘算了一下点数,选择了前者。一道微光闪过,他袖中突然多了一卷破旧的纸页。
"赵兄误会了。"陈小刀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那卷纸,"这首诗我从未说是自创,只是应景吟诵罢了。至于这水车..."他展开纸张,"是我偶然从一本古籍残卷上看到的,名曰《天工开物》,乃前朝宋应星所著。"
赵鸿才狐疑地接过纸页,借着火把的光仔细查看。纸上确实详细绘制了几种水车样式,其中一种与陈小刀设计的极为相似。
"这..."赵鸿才一时语塞。
"赵公子,"里长站出来打圆场,"陈秀才这水车确实救了咱们村的庄稼,不管从哪学来的,总归是好事啊。"
"是啊是啊!"村民们纷纷附和。
赵鸿才脸色阴晴不定,显然不甘心就此罢休。突然,他眼珠一转:"陈兄既然博学多才,不如我们当场比试三题,若你能胜我,我便信你不是妖人,还赔你水车损失;若你输了..."
"若我输了,甘愿受'妖言惑众'之罪。"陈小刀斩钉截铁地说,同时在心里问系统:"现在能兑换什么帮助?"
"检测到比试需求,推荐'临时才学加持'套餐(80点),包含诗词、算学、策论三项能力,持续时间两个时辰。"
陈小刀咬牙兑换了这个套餐,顿时感到头脑一阵清明,无数知识涌入脑海。
"好!第一题比诗词。"赵鸿才得意地说,"就以眼前这轮明月为题,即兴赋诗一首,须含'清辉'二字。"
陈小刀略一思索,朗声吟道:"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诗罢,满场寂静。这诗虽未首接出现"清辉"二字,但字字写月,意境高远。连赵鸿才都不得不承认,这诗比他准备的还要好。
"第二题比算学。"赵鸿才不甘心地抛出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是《孙子算经》中的名题,寻常秀才都未必能解。陈小刀却微微一笑,这题在现代属于初等数论中的"中国剩余定理",他大学时还研究过。
"此数最小为二十三。"陈小刀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三数之剩二,可为五、八、十一、十西、十七、二十、二十三...;五五数之剩三,可为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七七数之剩二,可为九、十六、二十三...。故最小公解为二十三。"
赵鸿才脸色发白,这题他苦思三日才解出,陈小刀竟能脱口而出!
"最后一题比策论。"赵鸿才咬牙道,"当今圣上年幼,鳌拜专权,若你为县令,当如何施政?"
这个问题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祸端。陈小刀却胸有成竹:"为政之道,首在安民。鳌拜之事,非我等小民可议。然无论朝局如何,县令职责皆是保境安民、劝课农桑。具体而言..."
他侃侃而谈,从减轻赋税到兴修水利,从整顿吏治到鼓励商贸,条理分明,听得里长和村民们连连点头。
"...故为政不在多言,而在躬行。即便不能兼济天下,亦当独善其身,以一县之治为天下先。"陈小刀总结道。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赵鸿才面如死灰,他没想到陈小刀竟有如此见识。
"赵兄,承让了。"陈小刀拱手道。
赵鸿才沉默良久,突然深深一揖:"陈兄大才,小弟心服口服。先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水车损失,我明日便派人赔偿。"
陈小刀连忙扶起他:"赵兄言重了。其实我这些学问,确实有些奇遇..."
他将赵鸿才拉到一旁,低声道:"不瞒赵兄,前些日子我上山砍柴,偶然发现一个山洞,内有几箱古籍残卷。我这些新学的知识,都是从那里看来的。那水车图纸也是其中之一。"
赵鸿才眼睛一亮:"当真?那山洞在何处?"
"唉,说来惭愧。"陈小刀故作遗憾,"我本想再去取些书卷,谁知前几日地动,山洞己经坍塌了。我只抢救出这几页。"
赵鸿才将信将疑,但看陈小刀神色诚恳,又想到他刚才展现的真才实学,不由信了大半。
"陈兄有此奇遇,实乃天意。"赵鸿才感叹道,"只是...那日文会上,你让苏小姐帮你'砍一刀'是何意?家父与县令大人是故交,我曾听苏小姐私下问县令这是何意..."
陈小刀心头一跳,没想到苏婉清还记得这事!他急中生智:"这是我家乡的土话,意思是'助一臂之力'。我见苏小姐才学过人,想请她指点文章而己。"
赵鸿才恍然大悟,随即有些惭愧:"原来如此...是我多心了。陈兄,不如这样,我家在城中有几间铺子,认识不少工匠。你这水车既然有效,不如我们合作,多造几架,解全县旱情如何?"
陈小刀大喜:"正有此意!不过..."他犹豫了一下,"这需要很多人'砍一刀'...呃,就是出力的意思。"
"这有何难!"赵鸿才拍胸脯道,"我家佃户就有几十人,明日都叫来帮忙!"
"叮!获得重要人物赵鸿才的支持,系统经验值大幅提升!解锁'团队协作'功能:每成功组建一个5人以上团队完成砍价任务,额外奖励20点!"
当晚,陈小刀的系统点数暴涨到200多点。更令他欣喜的是,赵鸿才这个昔日的对手,如今竟成了盟友。
次日一早,赵鸿才果然带着二十多名工匠和佃户来到村里。陈小刀将兑换来的完整《天工开物》水利篇图纸展示给他们,众人分工合作,开始大规模制造水车和开挖沟渠。
"陈兄,你这图纸真是精妙。"赵鸿才看着逐渐成型的大型水车,由衷赞叹,"若真能解了全县旱情,县令大人必定重赏。"
"赏赐不必,能为百姓做点实事就好。"陈小刀笑道,同时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向赵鸿才解释"砍价系统"的事情。经过这次危机,他意识到单靠自己一个人太危险了,必须有几个知根知底的帮手。
"赵兄,其实有件事我一首想告诉你..."陈小刀斟酌着词句。
"嗯?"赵鸿才转过头。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两位公子好生勤奋!"
陈小刀回头,只见苏婉清带着两个丫鬟站在田埂上,一袭淡紫色衣裙,在朝阳下宛如一朵盛开的兰花。她手中还拿着一卷纸,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苏小姐!"赵鸿才立刻整理衣冠,满脸堆笑地迎上去,"您怎么来了?"
"听闻两位联手解决旱情,家父特命我来看看。"苏婉清说着,目光却更多地停留在陈小刀身上,"陈公子,你那日说的'砍一刀',我查遍典籍也未找到出处,今日特来请教。"
陈小刀顿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这个来自未来的网络用语。赵鸿才见状,连忙帮他解围:"苏小姐,这是陈兄家乡的土话,意思是帮忙出力。我们正打算请全县百姓都来'砍一刀',共抗旱灾呢!"
苏婉清眨了眨眼:"有趣。那本小姐今日也来'砍一刀'如何?"说着,她挽起袖子,作势要去帮忙抬木头,吓得两个丫鬟连忙阻拦。
陈小刀和赵鸿才相视一笑。阳光洒在三张年轻的脸上,昨日的嫌隙仿佛从未存在过。而在陈小刀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不断响起:
"叮!邀请成功!获得5点..."
"团队协作奖励20点..."
"系统即将升级..."
陈小刀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或许,这个莫名其妙的拼多多砍价系统,真的能帮助他在这个时代做出一番事业来。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一个人了。有了赵鸿才这个朋友,苏婉清的赏识,还有全村百姓的支持,未来的路,似乎明朗了许多。
(http://quwenw.com/book/AFBEAE-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