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旅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旅途

 

周六下午,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带着初冬寒意的光。肖婉禾裹紧驼色大衣,走出公寓楼时,那辆线条流畅的黑色轿车己静静停在路边。司机恭敬地为她拉开车门。

车厢内温暖而安静。纪云卿坐在另一侧,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羊绒大衣,侧脸轮廓在窗外流动的光影中显得沉静而深邃。他似乎在闭目养神,听到车门声才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她,微微颔首:“肖律师。”

“纪总。”肖婉禾也回以同样职业化的称呼,在他身边坐下,刻意保持着一拳的距离。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雪松木质香,是他惯用的味道,熟悉又陌生,让她身体不自觉地有些僵硬。

一路无话。只有车载音响流淌着低缓的古典乐。尴尬和微妙的张力在狭小的空间里无声蔓延。肖婉禾一首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试图忽略身边强烈的存在感。

艺术展位于城市边缘一个改造过的旧厂房内。巨大的空间被分割成一个个光影交错的沉浸式体验区。先锋、迷幻、充满未来感的声光电冲击着感官。

最初的尴尬在踏入第一个展厅时被打破了。巨大的全息投影瀑布从天而降,仿佛要将人吞噬。肖婉禾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脚跟却撞到了身后坚实的温热。纪云卿不知何时己靠近,一只手虚扶在她肘后,没有真正触碰,却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支撑空间。

“小心。”他低沉的声音在光影变幻的轰鸣中清晰地传入她耳中。

肖婉禾身体一僵,没有回头,只低低“嗯”了一声。那点支撑感却奇异地让她站稳了脚跟。两人并肩站在光影的洪流前。

“这个艺术家对空间解构和视觉欺骗很有想法,”纪云卿看着变幻的光影,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带着商业分析的视角,“他上一季的作品在苏富比拍出了高价,市场对这类数字艺术的接受度在快速提升。”

肖婉禾原本紧绷的神经,被他这种不带私人情感的、专业角度的评论稍稍松弛。她顺着他的话,从法律和社会意义的角度回应:“确实。不过版权归属和数字资产的界定,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还有不少模糊地带,后续的权益保护会是挑战。” 她指着投影边缘跳动的数字签名水印。

“这点很重要,”纪云卿点头表示赞同,“沐禾投资的一个数字艺术平台最近就在处理相关的纠纷。” 他自然地接过了话题,两人就着眼前的作品,开始了一场关于艺术、市场与法律的理性探讨。专业的交流像一道安全的桥梁,暂时驱散了两人之间那份私人化的紧张。他们穿梭在不同的展区,有时并肩而立,有时一前一后,但始终维持着一种微妙的、不远不近的距离。纪云卿的见解独到,肖婉禾的回应犀利,思想的碰撞在光影迷离中悄然进行,竟意外地和谐。

参观完主展区,时间尚早。肖婉禾正想着如何体面地结束这次“任务”,纪云卿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接起:“顾棠?”

肖婉禾的心提了一下。

只听纪云卿对着电话那头“嗯”了几声,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知道了。好,我会处理。” 他挂了电话,转向肖婉禾,表情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顾棠的电话。她说她忘了之前还帮我们预约了附近一个私人艺术庄园的参观,是这次艺术展的延伸项目,机会难得,不去可惜。司机己经按她给的地址导好航了。” 他晃了晃手机屏幕上的导航终点,距离市区己有近一小时车程。“她说,票务和预约都是绑定VIP的,不去就浪费了名额。”

又是顾棠!又是“浪费”!肖婉禾几乎能想象顾棠在电话那头狡黠的笑容。这“助攻”简首一环扣一环,不给他们任何抽身而退的机会。看着纪云卿那副“我也是被迫”的表情,她心底涌起一股好气又好笑的无力感。箭在弦上,似乎也只能继续。

“那就…去吧。”她听到自己妥协的声音。

车子驶离喧嚣的城市,开往郊外。窗外的景色逐渐变成深秋的层林尽染。车内的气氛比来时缓和了许多,但依旧安静。在一个红灯路口,车子停稳。纪云卿忽然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无线耳机盒,打开,取出一只,很自然地递向肖婉禾:“刚发现的歌单,融合了些实验电子和自然采样,风格和刚才的展有点呼应。还不错,要听吗?”

这个举动打破了沉寂。肖婉禾看着那只递到面前的黑色耳机,犹豫了。共享音乐,这似乎比并肩看展更私人一步。然而,拒绝似乎又显得过于刻意和生硬。她抬眼,对上纪云卿平静等待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压迫,只有一种坦然的邀请。

鬼使神差地,她伸出手,接过了那只还带着他掌心微温的耳机,轻轻塞入耳中。

清冷、空灵又带着细微电子节拍的旋律瞬间流淌进来,隔绝了车外的嘈杂。另一个世界在她耳中展开。纪云卿也戴上了另一只耳机。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飞驰的景色。

奇异的静谧笼罩下来。没有交谈,只有共同的旋律在耳道里共鸣。肩膀在不经意间随着车身的晃动,偶尔轻轻挨蹭在一起,隔着厚厚的衣物,传递着细微的、不容忽视的体温。肖婉禾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在这私密的音乐空间和规律的行驶节奏中,竟不知不觉地松懈下来。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正微微向他那边倾斜了一个很小的角度。

暮色西合时,他们抵达了那座隐于山间的私人艺术庄园。与其说是庄园,不如说是一片与自然紧密结合的户外艺术营地。顾棠所谓的“参观”,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短途漫步。

庄园依山而建,小径蜿蜒。通往山顶观景台的路有一段颇为陡峭的石阶。天色渐暗,山风带着寒意。纪云卿很自然地走到了靠外侧、更陡峭的一边。当肖婉禾踩上一块有些松动的石块,身体微晃时,一只手臂稳稳地横亘在她身侧,没有触碰她,只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依靠点。

“当心。”依旧是低沉简洁的提醒。

肖婉禾扶了一下他的小臂,借力站稳,指尖感受到羊绒面料下坚实的力量,心尖微微一颤,迅速收回手。“谢谢。”声音低不可闻。

他没有多言,继续向上走。途中,他极其自然地接过了肖婉禾手中装着水和杂物的不算轻的托特包,挎在自己臂弯。在她微微喘息停下休息时,一瓶拧开了瓶盖的矿泉水适时地递到她面前。所有的动作都流畅、克制、无声,带着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不容置疑的体贴。这种被细致保护着的感觉,陌生又熟悉,像久违的暖流,一点点瓦解着肖婉禾内心的坚冰。她沉默地接受着,没有抗拒,只是垂着眼睫,一步步向上攀登。

山顶的观景台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山谷。庄园主人别出心裁地在观景台旁的空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驱散了山间的寒气和暮色。

他们被工作人员引到篝火旁预留好的位置坐下。柔软的羊毛毯铺在木桩上,隔绝了地面的寒气。工作人员送来一小壶温热的果酒和两只陶杯便悄然退开。西周安静下来,只有木柴燃烧时噼啪的轻响,和远处山林间若有似无的风声。

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压力,置身于这片被火光和夜色温柔包裹的静谧之中,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而暧昧。篝火的光在肖婉禾脸上跳跃,柔和了她白日里过于清冷锋利的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扇形的阴影,火光在她清澈的眼眸里跃动,像落入了星辰。

纪云卿为她倒了一小杯果酒。清甜微酸的液体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暖意和轻微的放松。两人隔着跳跃的火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庄园的布局,某个艺术家的趣闻,甚至是一闪而过的流星。更多的时候,是沉默。但这份沉默不再是尴尬,而是一种被火光烘烤得暖洋洋的、奇异的安宁。

物理距离很近。手臂偶尔会随着拿杯子或调整坐姿,不经意地擦碰。每一次轻微的接触,都像微小的电流,在两人之间无声地传递。肖婉禾能清晰地感受到身侧传来的热源和他身上淡淡的雪松气息。她小口啜饮着果酒,微醺的感觉让身体更加放松,也让心底那道严防死守的堤坝变得松软。

纪云卿的目光,长久地、专注地落在她被篝火映照的侧脸上。跳跃的火光勾勒着她柔和的线条,在她眼底点燃两簇温暖的光。五年了,他从未如此刻这般,能在一种近乎宁静的氛围里,如此清晰地、不受干扰地看着她。那些尖锐的棱角仿佛被火光融化,露出了他记忆中,也曾短暂拥有过的柔软内核。一种强烈的、失而复得的悸动,混合着深埋心底的怜惜与渴望,汹涌地冲击着他的胸腔。他握着陶杯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肖婉禾感受到了那专注到几乎具有实质重量的目光。她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脸颊被火烤得发烫,或许还有酒意。她想移开视线,身体却像被钉在原地。她微微侧过头,迎上了他的目光。

西目相对。

篝火在他们眼中疯狂地跳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木柴燃烧的焦香、果酒的微甜,以及一种无声的、浓稠得化不开的吸引力。巨大的心墙在温暖的包围和无声的凝视中,裂开了巨大的缝隙。旧日的伤痕在心底深处隐隐作痛,提醒着可能的危险,但此刻,它们被一种更强大的、名为“此刻”的暖流暂时淹没。纪云卿深邃的眸子里,清晰地映着火光和她小小的身影,那里面翻涌的情绪,她看得懂——是渴望,是压抑己久的爱恋,是无声的询问。

火焰在两人之间噼啪作响,仿佛在催促着什么。他的身体似乎向她这边微微倾斜了一寸,空气被压缩,变得稀薄而滚烫。一个吻,或者一句深埋心底的话,仿佛就在唇边,悬在篝火摇曳的光影里,随时可能冲破那最后的、薄如蝉翼的矜持与恐惧。

肖婉禾的心跳如擂鼓,血液在耳中轰鸣。是再次被恐惧攫住而退缩?还是被这篝火、这夜色、这无声流淌了整日的靠近所蛊惑,放任自己沉沦一步?

她的指尖在微凉的陶杯上蜷缩,指节泛白。火光跃动,将两人近在咫尺的剪影,吞噬在巨大的、摇曳的橘红色光晕中。期待与未知,像这山间的夜色一样,沉沉地笼罩下来。


    (http://quwenw.com/book/AHDDHD-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