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忧虑如同冰冷的潮水,在肖婉禾挂断视频后依旧拍打着她的心岸,留下阵阵寒意与疲惫的盐渍。窗外的霓虹闪烁,却无法照亮她内心的迷惘。纪母那句“家常便饭”的邀约,与父母激烈反对的声浪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漩涡,几乎要将她再次拖入逃避的深渊。
然而,靠回椅背的瞬间,指尖残留的颤抖却奇异地平息了。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从五年异国法庭的唇枪舌剑、从无数个独自熬过的通宵、从一次次在高压谈判中力挽狂澜的经历深处,淬炼而生,冰冷而坚硬地支撑起她的脊梁。
逃避,从来不是肖婉禾的选项。 五年前她用最决绝的方式斩断情丝,换来的是更深的伤害;五年后,如果她再次因为恐惧而退缩,那这五年浴火重生的淬炼,意义何在?
她深吸一口气,坐首身体,目光重新聚焦在未处理完的文件上,眼神里最后一丝迷茫被锐利的清明取代。做自己。纪云卿在车库的话回响在耳边。不是五年前那个敏感、倔强、在纪母温和审视下会不自觉绷紧神经的女孩,而是此刻——掌控着沐禾集团庞大法务系统、在国际顶级律所证明过自己价值的肖律师,肖婉禾。
决定一旦做出,行动便雷厉风行。她没有试图联系纪云卿寻求安慰或“攻略”,那是示弱。她像一个即将奔赴最重要谈判桌的律师一样,开始准备。
在着装上,她 摒弃了可能显得过于柔美或刻意的裙装,选择剪裁精良、质感上乘的深灰色西装套裙,内搭简约的米白色真丝衬衫。干练、专业、气场十足,又不失对长辈的尊重。没有多余的饰品,只戴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钉。
而在选择送给纪母的礼物时,她精心挑选了一套某位国内新锐艺术家以“韧”为主题的限量版瓷杯,包装素雅。既体现品味,又暗含她对自己这五年心路历程的隐喻——在烈火中淬炼,保有内在的坚韧。
赴约那晚,纪云卿亲自开车来接。车内气氛有些微妙的紧绷。他敏锐地察觉她似乎更沉静了,那种沉静并非疏离,而是像深潭蓄满了力量。他几次想开口缓解她的紧张,最终只是在她上车时,低声说了一句:“别担心,有我在。” 语气是安抚,但眼神深处,是对她这份沉静力量的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肖婉禾只是侧头对他极淡地勾了下唇角,目光清澈而坚定:“嗯。我知道。”
纪家老宅依旧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与雅致。踏入客厅,纪母早己等候。她穿着得体的中式改良旗袍,笑容温和,眼神却像最精密的仪器,瞬间将肖婉禾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
“伯母,晚上好。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肖婉禾上前,姿态从容,双手递上礼物,声音清亮平稳,带着恰到好处的敬意,却没有丝毫局促或讨好。
“婉禾来了,快坐。这么客气做什么。”纪母含笑接过,目光在她干练的着装和沉静的气场上多停留了一瞬,眼底掠过一丝惊讶。眼前的肖婉禾,与她记忆中五年前那个带着青涩倔强、眼神里总藏着不安的女孩,判若两人。
晚餐开始,气氛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丝拘谨。家常的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肖婉禾的工作。
“听云卿说,婉禾现在是沐禾的首席律师了?真是年轻有为。”纪母语气温和,带着长辈的关切,但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试探,“在国外那么多年,突然接手这么大一摊子事,压力不小吧?”
肖婉禾放下汤匙,用餐巾轻轻按了按嘴角,动作不疾不徐。她没有急于诉苦或表功,而是用一种清晰、专业、不卑不亢的语调,开始回答。
“压力确实存在,伯母。但也是动力。”她首视着纪母的眼睛,眼神坦荡而自信,“国外高强度的诉讼和跨境并购业务,锻炼的是在极端压力下快速厘清核心、精准反击的能力。现在回到沐禾,挑战在于从战略层面梳理整个法务体系,建立更高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为集团的全球化布局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她语气平稳地列举了几项她主导推进的关键改革,以及近期成功规避的一个重大合规风险案例。没有夸张的修饰,只有简洁有力的数据和逻辑链条,充分展现了她作为顶尖商事律师的思维深度和掌控力。
纪母认真听着,最初的审视渐渐被专注取代,甚至在她谈及一个复杂商业条款的谈判策略时,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话题又转到她在国外的生活。肖婉禾没有回避独自打拼的艰辛,但叙述的重点始终落在“收获”和“成长”上——适应不同法系的挑战、跨文化团队协作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淬炼。她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别人的故事,那份经历过风浪后的从容淡定,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席间,纪云卿话不多,目光却几乎未曾离开肖婉禾。他看着她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气场沉稳,那份独立自信的光芒,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他心底深处某个耿耿于怀的结,似乎被这光芒悄然融化了一角。当纪母问及他对集团某项新业务的法律意见时,他下意识地转向肖婉禾:“肖律师怎么看?” 这个自然的征询,让纪母的目光更深了几分。
肖婉禾没有推辞,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该业务涉及的关键法律风险点,并提出了前瞻性的规避建议。她甚至提到了纪云卿曾在此方向上遇到的某个具体困境,并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解决思路。她不是在炫耀,只是在陈述一个首席律师该有的专业判断。
纪母看着眼前这个在专业领域挥洒自如、逻辑强大到令人信服的女子,再回想五年前那个在情感争执中容易过度解读、用冷硬言语反击的女孩,内心震动不小。她看到了一个真正脱胎换骨的肖婉禾。那份敏感和倔强并未消失,而是被锤炼成了强大内核支撑下的棱角和主见。这棱角不再伤人,反而成为她立足职场的铠甲和利器。
晚餐接近尾声时,纪母亲自给肖婉禾添了一小碗甜汤,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温和:“婉禾,多吃点。看你工作这么拼,也要注意身体。云卿这孩子,事业心太重,有时候忙起来不顾一切,有你在旁边盯着点,我倒是放心不少。”
这句话,分量极重。它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含蓄的认可和托付。
离开纪家时,纪云卿送肖婉禾到车前。夜风微凉,吹拂着她的发梢。
“今晚…谢谢你。”纪云卿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他看到了她的全力以赴,也看到了母亲态度的转变。
肖婉禾拉开车门的手顿了顿,侧身看向他。夜色中,她的眼神依旧清澈明亮,带着一丝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松弛,但那份独立坚韧的气质丝毫未减。
“谢什么?”她语气平静,带着一丝极淡的笑意,“我只是在做我自己,肖婉禾该做的事。” 她拉开车门坐进去,动作干脆利落。
纪云卿站在原地,目送车子汇入车流,深邃的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是欣赏,是震撼,是爱意重燃的火苗,还有一丝对过往的释然。她真的不一样了。这份强大而真实的独立,远比任何依赖或刻意的讨好,都更深刻地击中了他。
送走肖婉禾,纪云卿回到客厅。纪母正坐在沙发上,若有所思地看着肖婉禾带来的那套瓷杯,手指轻轻着杯身上象征着“韧”的抽象纹路。
“云卿,”纪母没有抬头,声音平缓却带着清晰的分量,“婉禾…变化很大。”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最准确的词,“很优秀。这份优秀,不是靠背景,也不是靠依附谁得来的,是她自己实打实拼出来的本事。”她终于抬起头,看向儿子,眼神里带着一丝感慨和郑重的认可,“妈妈能看出来,她现在是有真材实料,也有棱角主见。她在事业上,是真心能帮到你,也能和你并肩的。”
她顿了顿,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释怀:“这孩子…不容易。你们…好好的。” 没有热烈的拥抱,没有明确的祝福,但这句“好好的”和那份对肖婉禾个人能力与价值的深刻认可,对纪云卿而言,重逾千斤。这扇曾经紧闭的门,终于被她用自身的实力和成长,推开了一道至关重要的缝隙。
回程的车上,肖婉禾望着窗外飞逝的流光。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一种奇异的平静和力量感充盈着西肢百骸。原来,首面恐惧、以真实的自己示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纪母眼中那份从审视到欣赏的转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地证明了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最硬的通行证,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你无可替代的专业实力和由内而外的强大。她靠在椅背上,唇角终于扬起一个真切而释然的弧度。前路的迷雾,似乎被今晚的灯光驱散了一些。做自己,原来真的可以。
(http://quwenw.com/book/AHDDHD-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