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他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他来了

 

崇祯得知后金进攻的消息,急忙召见陈东。

此时的崇祯帝正心急如焚,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见陈东到来,赶忙迎上前去。

“陈先生,后金军队异动,恐有大举进攻之势,这可如何是好?”

崇祯帝满脸忧虑,眼中满是焦急之色。

陈东神色镇定,拱手说道:“皇上勿忧,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后金军队的真实意图和具体行动部署。我愿亲自带人前往边关,探查后金动向。”

崇祯帝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地说道。

“陈先生,此去边关危险重重,万一有个闪失…… 朕实在放心不下。”

“如今朝中局势刚刚稳定,朕还需先生在旁辅佐。”

陈东坚定地说道:“皇上,我您的担忧,我自信有能力保自身周全。”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边关战事关乎国运,我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理应为皇上分忧。”

“只有弄清楚后金的行动,我们才能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保卫大明江山。”

崇祯帝沉思片刻,觉得陈东所言有理,但又有些迟疑。

“话虽如此,可先生此去,若无军权,行事恐多有不便。但贸然将军权交予爱卿,朕又怕……”

陈东见崇祯帝如此迟疑,心中略感鄙夷。

陈东双眼微微闭合,周身散发出一股奇异的气息。

书房内凭空出现一道道若有若无的光芒,这些光芒逐渐凝聚成各种形态。

如翱翔天际的巨龙,奔腾的骏马,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陈东缓缓睁开双眼,看着震惊得说不出话的崇祯帝。

略带嘲讽地说道:“皇上,以我的能力,若真想图谋不轨,整个大明在我眼中又有何难?您又何必如此疑神疑鬼。”

崇祯帝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他扑通一声坐在椅子上,满脸的震惊尚未褪去。

颤声问道:“陈先生…… 您…… 您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神技,莫不是神仙中人?”

陈东心中暗笑,面上却依旧保持镇定:“我并非什么神仙。只是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一些特殊本领罢了。”

崇祯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炽热的光芒,急忙起身,紧紧握住陈东的手。

“陈先生既有如此神技,不知…… 不知能否求得长生之法?”

“朕坐拥天下,却也逃不过生老病死,若能长生,定能更好地守护大明江山。”

卧槽,这老朱家的人怎么都是奇葩。

从朱棣以后没就没几个正常的。

陈东微微皱眉,他没想到崇祯帝竟突然问起长生之事。

思索片刻后,他说道:“长生之事,谈何容易。这世间虽有一些方法可延年益寿,但长生不老,实属天方夜谭。”

“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当以天下苍生为重,若能将大明治理得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流芳百世,又何愁不能名垂千古,又何必执着于长生?”

崇祯帝听了陈东的话,神色有些落寞,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点头道:“陈先生所言极是,是朕贪心了。”

“只是如今后金来势汹汹,还望先生能尽快查明他们的动向,助朕保卫大明江山。”

陈东拱手道:“皇上放心,既然答应了皇上,我定会全力以赴。”

“只是还请皇上尽快授予我军权,让我能顺利前往边关。”

崇祯帝不再犹豫,立刻提笔写下诏书,授予陈东军权。

并说道:“陈先生,此次前往边关,一切就拜托你了。朕静候先生佳音。”

陈东接过诏书,说道:“皇上放心,定不辱使命!”

陈东离开御书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前往边关之事。

而崇祯帝则站在书房窗前,望着陈东离去的背影。

心中思绪万千,既有对陈东能力的惊叹,又对他此行能否顺利探查后金动向充满期待……

陈东带着亲卫快马加鞭赶到辽东,一到军营,立刻召集众将,宣读崇祯帝授予他兵权的诏书。

军营中不乏一些自恃资历的将领,对这个突然空降的指挥使面露不满。

虽表面上接令,暗中却打算阳奉阴违。

陈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将领的异样,他不动声色,暗中命锦衣卫收集这些人的罪证。

不出几日,便掌握了他们克扣军饷、私通外敌等多项罪证。

在一个清晨,陈东再次召集众将。

当那些心怀不轨的将领们懒散地走进营帐时,却发现气氛格外压抑。

营帐西周,站满了神情冷峻的锦衣卫,个个手持利刃,眼神如鹰。

陈东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将手中一叠罪证狠狠摔在桌上。

怒喝道:“你们这些败类,身为朝廷将领,不思保家卫国,竟做出如此天理难容之事!”

“克扣军饷,致使士兵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私通外敌,意图出卖大明江山。”

“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那些将领们脸色瞬间煞白,纷纷跪地求饶,然而陈东丝毫不为所动。

大手一挥:“拖出去,斩了!”

随着一道道惨叫,一颗颗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军营的土地。

杀戮值100

听到脑海里的提示。

陈东笑的合不拢嘴。

难怪所有人都热衷权利,这种生杀予夺的感觉真让人迷恋。

陈东下令抄没这些将领的家产,所得钱财全部用来补足士兵们的俸禄。

当士兵们得知自己拖欠己久的俸禄即将补齐,顿时欢声雷动,对陈东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十来天里,陈东安抚军心,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了解他们的需求。

又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重新制定了严格的军纪,选拔有能力、有忠心的将领担任要职,加强日常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很快,辽东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士兵训练刻苦,军纪严明,对陈东更是忠心耿耿。

陈东也顺利掌握了辽东的局势。

此时,后金军队正在边境集结,看似准备随时进攻。

陈东知道皇太极不好对付,他亲自上前线利用自己的精神力,感知后金的动静。

在陈东的努力下,他发现后金军队似乎并非单纯地想要进攻辽东。

他们的调动似乎在掩盖着一场更大规模的迂回作战计划,目标或许首指京城。

陈东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向崇祯帝说明这一重要情报。

现在才是崇祯二年,陈东想起皇太极这次的目标是绕道蒙古,进攻京城。

陈东决定玩票大的。

你皇太极不是喜欢打京城,老子也打你的大本营。


    (http://quwenw.com/book/AHIFHF-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