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援军赶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6章 援军赶到

 

虽然单进开创科举,令无数读书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只要他们才学足够出众,就能够在考场中脱颖而出,取得更高的成就,入仕为官,展现自己的能力。

但也正因如此,科举的竞争无比激烈,想要取得成功,可不是随便能够做到的,需要击败众多对手,才能够获得那个机会。

那些真正天赋异禀,能力超群之辈,自然能够得偿所愿。

但还有一部分并非平庸之辈,却无法和这些人竞争的读书人,他们的处境无疑有些被动。

虽然单进给了他们机会,但他们无法取得成功,这又能怎么办呢?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全力以赴,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或许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取得成功。

但这显然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他们需要在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同样也要看运气如何。

如果华夏每次科举,都有大量人才涌现出来,他们想要得偿所愿,依旧是那么艰难。

而此刻,他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机会。

既然他们无法在华夏大展宏图,那他们换个地方,或许能够有更多的收获,这是无法预料的事情。

就这样,另一名读书人表情有些兴奋的说道:

“诸位,陛下可是说了,接下来华夏会向这新大陆进行移民,如果有意前往新大陆的,可自行前往官府登记报名。

像我的读书人,被选中的几率更大。

现在我华夏在新大陆开疆扩土,如果我们能够去往那新大陆,或许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哪怕我们在科举之上,无法胜过那些天纵奇才,却不代表我们能力不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

而这就是证明自己的时机。”

听到这名读书人之言,旁边众人顿时眼前一亮。

他们方才并没有想这么多,虽然他们也很好奇,单进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对新大陆用兵。

可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也要前往新大陆,但现在不一样了,在听到这番话后,他们内心涌现出诸多想法。

现在的新大陆,只是是一片蛮荒之地,还没有经过开发。

虽然那里很落后,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会有更大的机遇,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凭借他们的学识,在新大陆谋得一官半职,问题不大。

到时候,只要他们兢兢业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日后加官进爵,显然不是什么难题。

很快,又有一人肯定道:

“兄台所言极是,如果我们能够前往那新大陆,或许结果会截然不同。

陛下将此事公之于众,不就是希望招揽有志之士,前往新大陆开发吗,这是值得一试的机会。”

众人振奋不已,他们内心皆是无比期待。

虽然去往海外并没有这么简单,甚至会遇到诸多危险,但世上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难道他们就甘心在这里,一直庸庸碌碌下去吗?

科举固然很好,可是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没有这么简单。

既然有另一个选择摆在他们面前,那他们何不尝试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到时候他们就能得偿所愿。

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于改变家族的命运。

这个消息传得越来越远,不只是读书人,包括一些工匠,乃至于寻常种地的农夫,他们都有心前往新大陆尝试。

单进不断推行改革,改变了天下人的命运。

可是很多东西终究已经固化,想要一步登天,取得更高的成就,显然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做到的。

然而去往新大陆,那里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起点。

再加上新大陆地域广阔,竞争压力无疑要比华夏小得多。

这正是单进想要看到的结果,他也希望更多华夏百姓能够参与其中,他会从中选拔出合适的人,让他们跟随船队前往海外。

到时候,他们将会在新大陆扎根,作为华夏的第一批移民。

同时,他们此行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自然也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单进不是抠抠搜搜的人,他自然会给出相应的利益,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对未来有更高的期待。

有很多人都踊跃报名,远远超出单进的预期,对此单进只能让手下人进一步筛查,挑选出拥有不同技能的人选。

等到船队准备就绪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动身。

这件事情也没必要操之过急,毕竟华夏的援军才前往新大陆不久,想要真正打开局面,进一步开疆扩土需要一定的时间。

单进并不怀疑李世民的能力,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该冷静的时候还是要冷静一些。

如今华夏还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单进自然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

新大陆所在。

李世民来到新大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太适应,但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其中。

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比起华夏更加广阔,也有着大量的土著居住于此,他们对于外来者十分抗拒。

在见到李世民率领的华夏精锐之后,便是带人突袭。

但他们无疑是太过高估自己了。这些土著倒也不算是乌合之众,但他们面对的可是全副武装,身经百战的华夏精锐。

李世民带来的将士,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被土著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李世民很快冷静下来,排兵布阵,将来袭的土著尽数击溃。

这也是华夏进入新大陆的开始。

在大致了解到附近的情况之后,李世民再度采取行动,他亲自领兵进行扩张,将附近的土著部落一战覆灭。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并没有想过要直接对土著动手,如果大家能够坐下来好好谈谈,那也不是不行。

可是既然这些土著如此敌视外来者,李世民也无需犹豫。

他是华夏的一份子,他奉单进之命来到这里,那他的职责就是保证华夏的利益,他必须将新大陆拿下。

让这块土地成为华夏的疆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

就算这些土著不会束手就擒,但李世民有着绝对的信心,凭借他带来的将士以及李元霸,无惧任何对手。

李元霸的实力,自然毋庸置疑,只要李元霸一人在此,足以匹敌万军。

事实也确实如此,就算土著联合起来,想要对抗华夏精锐的进攻,也无济于事。

要不是李世民麾下兵马有限,他绝对不会轻易停下脚步。

李世民并非单纯的莽夫,他知道以如今的情况,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稳扎稳打。

他已经取得了场面上的优势,但那些已经占据的疆土,却不能直接空置在那里,他要建立基地,屯田耕种。

以此维持整支大军的运转。

虽然在来的路上,李世民准备了大量的粮草辎重,但这一路上过来也消耗了不少。

他们不可能坐吃山空,当然要建立一个能够维持军队运转的后勤基地。

等到他们可以自力更生的时候,再对外扩张,无疑会轻松许多。

当然了,李世民知道,单进肯定不会熟视无睹的,他在成功稳住局面之后,便是派人乘坐船只,赶回华夏报信。

他相信单进在得知消息后,必然派遣兵马前来支援,到时候他就能轻松许多了。

李世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虽然如今的新大陆有些荒芜,但他相信,等这块土地真正纳入华夏掌控中的时候,一定会发展得无比迅猛。

在一处大帐中。

李世民正在处理政务,他不只需要率领大军攻城掠地,还需要统筹全局。

这正是单进看中他的原因,如果李世民没有这样的能力,单进怎么会让他统领大军出海,独当一面呢?

而在李世民前方不远处,李元霸脸上露出期待之色,他迫不及待的说道:

“二哥,那些土著又来找事了,你就让我出手,将他们好好教训一番吧。”

这段时间,李世民并没有继续对外扩张,对于李元霸来说,这样的生活多少有些无聊。

就在不久之前,在营地的外围地区,忽然有消息传来,是土著一方领兵来犯。

但他们吸取了先前的教训,并没有大举来袭,只是小范围的袭扰。

虽然土著的发展,完全不能和华夏相提并论,但他们也不是傻子,也能在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成长。

只不过,不管他们再怎么发展,再怎么进步,也完全无法和李世民和华夏精锐相提并论。

但不可否认,这样多少会给华夏精锐带来一些麻烦。

然而,李世民听得李元霸之言,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他摆了摆手说道:

“元霸,此事不必着急,这些土著侵扰我军外围,他们就是想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逐个击破。

以我们现在的人手,还不足以和他们决战,也无法继续扩大地盘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等局势完全稳定下来,再对他们动手也不迟。

现在就让他们暂时放肆一会,也无关紧要。”

再怎么说,这新大陆也是土著的主场,这些土著实在打不过,他们可以逃进深山老林去,李世民想要追击没有这么简单。

否则以李世民的性格,他必然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将土著彻底覆灭,到时候再来巩固疆土也不迟。

正因为这件事情,没那么容易完成,所以他才会如此冷静。

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单进对他委以重任,他自然不想辜负单进的期望,他希望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这件事情做到最好。

在被李世民拒绝之后,李元霸显得有些不太情愿,但他也无可奈何。

他最听李世民之言,既然李世民已经做出决断,他也不敢违抗。

便在这时,大帐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切脚步声,吸引了李世民注意。

他略显好奇的向外看去,只见一名士卒匆忙而来,接着拱手报道:

“启禀总管,沿海巡查士卒发现,有大量船只朝海岸靠近,看他们的样式,应当是我华夏的援军到了。”

听得此言,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表情都有些激动。毫无疑问,这正是他最期待的事情,如今终于成为现实。

现在限制李世民对外扩张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手不足。

但此刻,援军终于赶到,李世民便无需再顾及太多,他可以将自己的计划,进一步实施下去了。

土著虽然狡猾,但李世民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这是此前为了稳定局势,他才没有贸然行动。

如果援军当真赶到,他便可全力以赴,大显身手。

虽然想要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新大陆拿下,还是无法做到,但他却可以将如今华夏的疆域,再扩大几倍。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李世民也不迟疑,他立刻说道:

“太好了,我华夏援军终于赶到,快随本总管去迎接诸位到来。”

此刻的李世民,已经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华夏的援军了。

他与一众亲兵,快马加鞭来到海岸所在,在这里李世民也留下了一队兵马巡查。

他在这里建造了港口,一方面是等待华夏的援军,另一方面也是防备土著的突袭。

虽然土著一方,并没有像宝船这样的大型船只,但他们也有一定的水战力量。

如果他们从海边绕行过来,突袭李世民后方,那多少有些麻烦,所以他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当李世民赶到此处,他抬眼看去,果然是看见大队的船只,正向着岸边靠近。

虽然这些船只的样式,和他之前的宝船稍有差别,但总体上却是一般无二。

再看到上面悬挂的旗帜,显然这就是华夏的援军。

此刻在最前方的船只,按照士卒的引导成功登岸,李世民立刻迎了上去。

当他看到为首大将,虽然有些诧异,又感觉情理之中。

李世民也曾为杨广效力,他自然认得,前前方来将不是别人,乃是昔日大隋赫赫有名的四宝将尚师徒。

现在尚师徒早已归顺华夏,他能力出众,绝非等闲之辈,单进对他委以重任,让他领兵前来支援,倒也合情合理。


    (http://quwenw.com/book/BIBCDJ-4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