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顾幻儿憋得脸色通红,她猫着腰钻出来时,脚下打滑,整个人首首栽进裴渊怀里。
两人鼻尖几乎相触。
两人大眼瞪小眼。
京兆尹端着茶盏的手一抖,从他的这视角看过去,那侍卫跨扑倒在摄政王身上。
腰细,屁翘。
两手还搂着他的脖子。
而摄政王双手也虚虚环住了对方的腰肢。
京兆尹半张着嘴,惊呆了,此刻想自戳双目。
心道,完了,完了完了,这侍卫完了。
“还不下去?”裴渊双眸望着怀中人泛红的耳尖,喉间溢出的声音比平日更沉几分。
顾幻儿红着脸,连滚带爬地从他身上下来,她抓起桌上的白玉盏,试图缓解这尴尬的气氛。
“京兆尹大人,我敬你一杯,来,喝酒。”
她猛地喝了一口。
辛辣的酒呛得她眼眶发红。
裴渊清冷的嗓音在头顶响起:“你拿的是本王的酒杯。”
顾幻儿此刻才发现,自己慌乱之中拿错了,她小脸一皱:“啊,对不起王爷,我看错了。”
她慌忙抄起青瓷碗扒饭,嘴里含糊不清说道:“吃饭,快吃饭,大家快吃饭。”
裴渊再次开口:“你把本王的饭吃了,本王吃什么?”
顾幻儿低头一看,人怎么能犯这么大的错?她欲哭无泪:“对不起!”
京兆尹在一旁咽了咽口水,干笑了一声,叫来小二重新添置一副碗筷。
三人陷入沉默。
顾幻儿不语,低头一昧地扒饭。
京兆尹不语,一昧地干笑。
裴渊不语,夹起一只鸭腿。
“来,还有一个鸭腿。”
京兆尹将碗伸过去:“谢王爷厚爱,下官实在感动。”
因为刚刚摄政王己经夹了一鸡腿给顾幻儿,这是最后一只,想不到王爷还惦记着他,他十分感动。
话音刚落,鸭腿落入了顾幻儿的碗中。
京兆尹尴尬地笑了笑。
裴渊说道:"她还在长身体,你我二人身强力壮的,就不要和小孩子抢鸭腿了。"
京兆尹连连点头:“是是是。”
顾幻儿不敢抬头,小孩子?两百多个月的小孩子么?
许是察觉气氛尴尬,裴渊再次举筷,他夹起一块肉,放到京兆尹的碗中。
“这个菜做的确实不错,你也多吃点。”
京兆尹看到摄政王给自己夹菜,连连道谢:“多谢殿下。”
依旧很感动的。
只是看清碗中的鸭肉是一块肥厚的鸭屁股时,他笑容瞬间凝固。
他原地石化了。
摄政王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因为方才自己想吃鸭腿,惹他不快?所以才夹了一块鸭屁股教训他?
他不敢多想,也不敢不吃。
只得硬头皮吃。
裴渊哪会想这么多,他只不过是随手一夹,夹了一块大的。
鸭屁股十分肥,京兆尹吃得满嘴都是油。
他吃得十分腻,但这是摄政王给的,赏也是赏,罚也是赏。
吃到一半时,他实在控制不住干呕。
“呕……”
“呕……”
裴渊蹙眉:“这是怎么了?”
“没……没事……呕。”
顾幻儿抬眼望去,只见他碗中半块鸭屁股。
呀!
“大人,想不到大人好这口。”
裴渊这才注意到,是自己随便一夹夹错了。
他开口道:“大人不喜欢吃,丢掉便是。”
并不是故意要虐待老人了……
京兆尹以为他是生气,连忙摆手:“喜欢,喜欢。”
他一把将最后半块鸭屁股放入口中,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吃了起来
裴渊:……
————
沈昭宁登上马车,听着车轮碾过石板路,松了口气。
春桃一脸担忧:“公主,你没事吧?”
昭宁摇头:“无事。”
夏荷也担心地说:“公主,我们这样驳了五王爷的面子,会不会不太好?”
楚昭宁摸着袖中母亲临行前塞给她的玉镯,冰凉触感让她愈发清醒。
“他怎么想是他的事,经此一事,可见五王爷并非良人。既这样,便不可拖泥带水,造成误会。”
她本就是想相处试试看,今日这事让她心中有数了。
她不能将终身托付给一个连情绪都掌控不好的王爷。
春桃气鼓鼓地说:“就是就是,这五王爷也不听公主的劝阻,非要争这个面子,闹这一出。”
昭宁思绪万千,春桃说的没错,既如此,也不可奢望将来在一起他会尊重她的意见。
往后若惹出什么祸事来,岂不连累她?
夏荷忧心道:“那,那只能在摄政王与六王爷之间考虑了。”
“依奴婢看,摄政王比五王爷强多了,人长得帅,权力也大,一定能护着公主。”
春桃一脸惊恐:“啊?摄政王,可是我觉得他好吓人啊,都没见他笑过,要是公主和他在一起,咱们俩每日伺候他俩也得战战兢兢的。”
昭宁出声打断:“不可妄议。”
她垂眸:“感情之事,也需要双向奔赴的。”
“并不是我想选谁,就是谁。”
“显然,摄政王对我无意。”
夏荷叹气:“那怎么办?”
“公主,奴婢真是心疼你,看似三个选择,其实一个能选的都没有,除了摄政王和五王爷以外,就只剩下六王爷了,据说六王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昭宁公主说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不相处,怎知事实如何?”
如果确实没有良人相配,她便只能认命,他们要她嫁给谁,她就嫁给谁。
如今这些考察,不过是因为这条路她必须走,就尽量让自己能够选一条较为好走的路。
她淡淡一笑:“算了,不想这些了,我们去找个小馆子吃饭吧。”
两个丫头一听吃饭,眼睛都亮了。
她们早都饿了。
因为上次遇到了地痞流氓,昭宁公主这次便带了侍卫跟着,这样放心些。
烈日炎炎,楚昭宁捏着团扇,与几人走在路上。
转过街角时,一阵呜咽声传来,墙根下,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老人搂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
两人脸上满是污垢,孩童瘦得皮包骨。
孩童舔了舔嘴唇:“祖母,我好饿。”
老人举着豁口的陶碗,口中喃喃:“好心人,给点吃的吧。”
“晦气,离我摊子远点!”卖糖画的老汉一脚踢翻陶碗,扯着嗓子喊。
(http://quwenw.com/book/CCEBCI-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