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庇护所的旅程异常艰难。稀薄的空气和沉重的法则压力让他们每走一步都耗费巨大的体力。地面的灰色尘土松软,时不时会陷下去,让他们脚步不稳。
他们朝着远处那些扭曲的黑色石柱方向前进,那里是这片平原上唯一看起来能提供遮蔽物的地方。随着距离拉近,石柱显得更加庞大和怪异。它们不是自然形成的地貌,更像是某种巨大而古老的建筑残骸,或是某种未知结构的组成部分。石柱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纹理,但在特定的角度下,似乎能看到其内部流动着微弱的、令人不安的光芒。
张林的“均衡者”能力在这里虽然被压制,但依然能感知到一丝微弱的、与石柱相关的法则波动。那是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法则类型——冰冷、坚硬、缺乏变化,但却蕴含着可怕的、近乎凝固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体内的均衡之力感到抗拒,仿佛是截然对立的存在。
“这些石柱……感觉很不对劲。”赵虎皱着眉说,“不像自然的石头,更像是某种活着的、或者曾经活过的东西。”
李明走上前,用手触碰了一下石柱冰冷的表面。他的“结构分析”能力在这里几乎失效,但他依然能感受到一股微弱的能量反馈。“没有分子结构……或者说,它的构成方式超出了我能理解的维度。”他低声自语,眼神中带着科学家的困惑和对未知的敬畏。
更令人不安的是那种持续存在的“注视感”。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仿佛有无数双眼睛从暗红色的天空和远处死寂的虚空中盯着他们。那种注视没有恶意,没有好奇,只有纯粹的冷漠和超然,仿佛他们只是显微镜下的微生物,被更高层次的存在观察着。
这种感觉让幸存者们的精神紧绷到了极致。有人开始神经质地西处张望,有人低声祈祷,有人则沉默地承受着这种无形的压力。
张林也感受到了那股注视,他的“均衡者”能力在这股高维意念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只能发出微弱的警告,却无法对抗或理解其本质。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沮丧,他在终焉之地赖以为生的力量,在这里却几乎成了摆设。
他们在一根相对较小的黑色石柱底部找到了一处凹陷,勉强可以作为临时庇护所。虽然无法完全遮挡风寒和那种令人发疯的注视,但至少提供了一点心理上的安全感。
在简陋的“营地”里,幸存者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仅剩的食物和水。气氛压抑而沉重。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响起的咳嗽声。
张林看着他们的脸,看到了绝望、恐惧和疲惫。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解决生存困境的方法,他们会在这里像沙粒一样被环境慢慢消磨殆尽。
他抬头看向夜空中那模糊的红色球体,以及周围冰冷死寂的黑色石柱。这里法则的“死寂律动”,以及高维存在的冷漠注视,让他认识到,他们面临的敌人己经不再是终焉之地的怪物或疯狂的赵刚,而是整个高维世界对低维生命的压制和漠视。
王芳的牺牲,是为了让他们逃离终焉之地的“实验场”。但现在看来,他们只是从一个实验室,被送到了另一个更广阔、更空旷的“样本储存区”。
他们必须在这里活下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找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找到反抗那种冷漠注视的力量。
(http://quwenw.com/book/CCJDFF-3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