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烟霞
第一章 苎萝晨雾
越国苎萝村的清晨总裹着层薄纱般的雾。西施赤着脚踩过青石,竹篮里的苎麻叶还挂着露珠,在熹微晨光里闪着碎钻般的光。她的倒影随着浣纱溪的水波轻轻摇晃,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施儿,今日又来这么早?"老妪拄着拐杖在溪畔唤她。西施抬头,鬓边碎发被晨风吹得凌乱,露出一双春水般的眼睛,"阿婆,趁着日头没毒,多洗些麻。"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林间的黄鹂。
浣纱溪的水常年清澈见底,西施将苎麻浸入水中,纤手轻轻揉搓。突然,水面泛起涟漪,几片桃花顺着水流漂来,落在她摊开的苎麻上。抬头望去,只见上游站着个锦衣公子,腰间玉佩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
那公子见她望来,微微欠身:"姑娘,打扰了。"声音清朗如击玉磬。西施脸颊一红,低头继续浣纱,耳畔却听得脚步声渐近。
"在下范蠡,乃越国大夫。"公子在三丈外停下,"听闻苎萝村有位浣纱女,貌若天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西施手一抖,苎麻差点掉入溪中。她从未听过如此首白的夸赞,更未见过这般气度不凡的男子。偷偷抬眼,见那范蠡剑眉星目,嘴角噙着笑意,眼神中却藏着几分疲惫与忧虑。
"大人谬赞了。"西施轻声道,"民女不过是寻常村姑。"
范蠡摇摇头:"姑娘不必妄自菲薄。如今越国国难当头,大王卧薪尝胆,正是用人之际。姑娘若愿为国出力......"
话未说完,西施己站起身,竹篮里的苎麻滴滴答答往下淌水:"民女不懂什么国难,只知守着这方山水,侍奉父母。"说罢,提着竹篮匆匆离去,留下范蠡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到家中,母亲正在织布机前忙碌。"施儿,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西施将苎麻晾晒在竹竿上,低声将溪边的遭遇说了。母亲的手顿了顿:"越国大夫......他莫不是来寻你的?"
"寻我做什么?"西施不解。
母亲叹了口气:"你还小,不懂。但不管他说什么,你只管记着,咱们平头百姓,守好本分就好。"
西施点点头,却在夜里辗转难眠。范蠡临走时那欲言又止的眼神,还有那句"国难当头",像颗石子投进她平静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第二章 宫墙深深
三日后,范蠡又来了。这次他带着一队侍卫,马车停在村口,引得全村人都围了过来。
"西施姑娘,大王有请。"范蠡亲自递上拜帖,言辞恳切,"此事关系越国存亡,还望姑娘以大局为重。"
西施攥着拜帖的手微微发抖,看向人群中的父母。父亲面色凝重,母亲己红了眼眶。她忽然想起前些日子,邻村的青年被抓去充军,至今生死未卜。
"我......我去。"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讶。范蠡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命人取来崭新的绸缎衣裳。当她换上华服,铜镜里映出的女子美得令自己陌生。
马车缓缓驶出村子,西施掀开帘子,看见父母站在村口,身影越来越小。浣纱溪依旧潺潺流淌,只是从今往后,她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浣纱女了。
越王宫的宫墙比她想象中还要高,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仿佛巨兽张开的嘴。范蠡将她引荐给文种大夫,由他教导礼仪、琴棋书画。起初,西施连走路都走不好,常常摔得膝盖青紫。但她生性要强,夜深人静时,还在月光下反复练习。
三个月后,她终于见到了越王勾践。勾践坐在龙椅上,眼神犀利如鹰。"果然是个美人。"他微微颔首,"只是不知,这美貌能否为越国换来一线生机?"
西施跪在地上,额头贴地:"民女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勾践大笑:"好!明日起,你便随范蠡大夫前往吴国。记住,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越国兴衰。"
离开王宫前,范蠡将一把玉簪递给她:"这是越国工匠所制,望姑娘收下。"西施接过,玉簪触手生凉,刻着细密的云纹。
"此去吴国,凶险异常。"范蠡低声道,"姑娘若有任何难处,可托人送信与我。"
西施望着他,忽然觉得这个初次见面就让她心慌的男子,竟成了她在这陌生世界里唯一的依靠。
第三章 吴宫春宴
吴国的宫殿金碧辉煌,琉璃瓦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西施站在长廊里,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声,手心微微出汗。今日是吴王夫差的寿宴,也是她第一次正式露面。
"西施姑娘,该你上场了。"宫女轻声提醒。
她深吸一口气,莲步轻移。大殿内灯火通明,吴王夫差坐在主位,眼神落在她身上时,瞬间亮了起来。西施福了福身,开始起舞。广袖翻飞间,她仿佛化作溪边的蝴蝶,又似浣纱溪的水波。
一曲终了,满座皆惊。夫差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好!好!果然是越国第一美人。"说罢,亲手为她戴上凤钗,"从今日起,你便住在姑苏台吧。"
姑苏台高耸入云,亭台楼阁间种满奇花异草。西施站在露台上,望着远处的太湖,思念起苎萝村的山水。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美人在想什么?"夫差搂住她的腰,"是这姑苏台不够美,还是寡人不够体贴?"
西施强颜欢笑:"臣妾只是在想,能得大王垂青,实乃三生有幸。"
夫差哈哈大笑:"有美人相伴,寡人的霸业指日可待!"他的笑声里带着几分醉意,西施却在心里暗暗叹息。这三个月来,她想尽办法讨夫差欢心,可每当夜深人静,便会想起越国,想起范蠡临走时的叮嘱。
一日,夫差带她去打猎。林间,西施见一只小鹿受了伤,躺在草丛里哀鸣。她忍不住上前,轻轻抚摸小鹿的头。
"美人喜欢?"夫差问道。
"臣妾见它可怜。"西施柔声道,"大王,不如放它一条生路?"
夫差望着她楚楚动人的模样,点头应允。此事传开后,吴国百姓都说吴王因美人而变得仁慈。西施却知道,这不过是她为越国争取民心的手段。
第西章 月下密信
中秋之夜,姑苏台张灯结彩。西施站在月光下,望着天上的圆月,想起去年今日,还与父母在溪边赏月。
"美人为何独自在此?"范蠡的声音突然响起。
西施转身,见他一身吴服,腰间还是那枚玉佩。"你怎么来了?"她又惊又喜。
"越国使者带来消息,大王一切安好。"范蠡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大王让我转交你的。"
月光下,西施展开信笺。勾践在信中勉励她继续努力,还说越国百姓都盼着她早日归来。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急忙用帕子拭去。
"别哭。"范蠡轻声道,"你做得很好。吴国现在军心涣散,百姓怨声载道,离我们复仇的日子不远了。"
西施点点头:"只是......我好累。每日强颜欢笑,我都快忘了自己是谁。"
范蠡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个布包:"我托人从苎萝村带来的,你最爱吃的桂花糕。"
接过布包,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西施再也忍不住,扑进他怀里痛哭起来。范蠡轻轻拍着她的背,却不敢多做停留:"夜深了,我该走了。你自己保重。"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西施忽然明白,支撑她在这吴宫坚持下去的,除了对越国的忠诚,还有对眼前这个男子的牵挂。
第五章 姑苏惊变
三年后,越国大军兵临城下。吴王夫差慌了手脚,整日借酒消愁。西施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君王变得憔悴不堪,心中五味杂陈。
"都是你!"夫差突然将酒杯砸在地上,"是你迷惑了寡人!"
西施跪在地上,泪水滚落:"臣妾从未想过害大王,只是......只是身不由己。"
姑苏台外,喊杀声越来越近。夫差拔出剑,却又无力地放下:"罢了罢了,是寡人本就昏庸。"他望向远方,"你走吧,找个好人家嫁了。"
西施摇头:"臣妾愿随大王一起。"
就在这时,范蠡带兵闯入。"西施姑娘,大王有令,接你回越国。"
夫差惨笑:"原来如此......去吧,回到你该去的地方。"
西施最后看了眼姑苏台,转身离去。身后,传来夫差自刎的消息。
第六章 归乡之路
回到越国,举国欢庆。勾践亲自迎接,封她为贵妃。然而,西施却请求回到苎萝村。
"为何?"勾践不解,"你想要什么,寡人都可以给你。"
"臣妾只想做回那个浣纱女。"西施轻声道。
勾践沉默良久,终于应允。临行前,范蠡也来送行。
"一起走吧。"他说,"离开这里,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隐姓埋名。"
西施望着他,眼中含泪:"好。"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载着两个历经沧桑的人。远处,苎萝村的炊烟袅袅升起,浣纱溪依旧静静流淌。西施知道,她终于可以放下所有重担,做回真正的自己。
此后,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太湖之上,常有一对神仙眷侣泛舟,男的俊朗,女的貌美,宛如画中之人。人们都说,那便是范蠡与西施,他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全文完)
(http://quwenw.com/book/CJ0CCE-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