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途荣廷嘉苑的小团体依然是骑着沈岳的六轮车,他跟隋叔叔去樊江边找到了十六辆车,拼拼凑凑,修好九辆,荣廷嘉苑的邻居们人手一辆还有剩余。
只有宁海川没有骑,他选择跟后面的队伍步行。
对此大家都没劝说什么,他也没阻止别人骑沈岳的车,当然,他心知肚明,他阻止不了。
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比明白,在利益面前别讲感情,只会自取其辱。
地震那天之后,他彻底沉默下来,偶尔跟沈岳和周呦呦碰面,只当陌生人一样擦身而过。
如果没有这场末日灾难,他们会做一辈子的发小,一起见证彼此人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迟暮时还可以坐一起喝茶,聊一聊小时候的糗事,吐槽一番共同的朋友。
可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想起彼此心里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队伍出发,他们自行车队有八十多人,除了沈岳的九辆自行车,还有几十辆废墟里找到的共享单车。
大家找好同路人才敢走,这个时候,没有七八个人一起,没人敢上路。
连军人小队出门办事,都要以六人小队为基本单位,不是他们胆小,而是他们真的被抢过。虽然那两个军人殊死反抗,最后没有被暴徒抢走武器,但回来后一死一残,给所有人留下了血的教训。
周呦呦跟沈岳讨论过,如果一个人有物资有武器,能不能在现在这个条件下独自生存。
两人仔细分析一番,发现如果没有传说中强大的异能,一个普通人有再多武器和物资,都没办法完全保障自己的安全,更别提随心所欲地独自生存。
江湖大侠再厉害,也不敢跟朝廷抗衡,当年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想反元,还是得靠明教教众联合所有民间力量,何况现代脆皮的我们。
所以沈岳一首都跟顾洄还有其他人保持着良好关系,而且从不吃独食。
比如六轮车是他的,找回来以后也是他自己修好的,但他给荣廷嘉苑的邻居们骑回去,却完全不管他们要拉什么,更不干涉他们这一路靠六轮车赚外快。
当然,拉谁都可以,除了杨文馨和她的家人。
所以他们出发时,一对住在他们附近小区的邻居夫妇抱着孩子来求助,希望能用车带孩子一程,顺便把父母也载上,毕竟孩子太小,离不开父母照顾。
人在无语时真的会笑,沈岳笑着问那男人,“这孩子是你媳妇跟我爸生的?”
那男人给问愣了,毕竟正常人想讽刺人也是问“这孩子是你媳妇跟我生的?”,不会把自己爸爸拉下水。
但沈岳不,他觉得把自己跟这事儿联系起来很膈应,就把他爸给拉出来用用。
沈岳:“你俩这是把孩子当免死金牌用呢,觉得有他在,你们干什么别人都不会打死你们,是吧?”
俩人抱着孩子就跑,就怕他这张嘴再说出点什么让人害怕的话。
周呦呦给他竖大拇指,“道德绑架粉碎机!”
沈岳得意:“传奇王者,战绩可查!”
他们把人怼走了,可后面还是有人看在孩子的份上带上了这一家三口。
对此沈岳无感,说了只要把车子完好给他骑回去就行,拉客还是拉货他都不管,人家爱做冤大头就做呗,又不费他的力气。
从外城安置点到城中心的荣廷嘉苑要走近七十公里的路,在废墟中绕路,天气太热又不敢骑太快,一个晚上能到算是很顺利的,稍有差池,就得走两个晚上。
骑车小队很快出发,沈岳给周呦呦三个保温杯,一个里面是纯冰块,一个是冰镇酸梅汤,一个是冰奶茶,“喝完再跟我拿,哥有的是!”
周呦呦含着冰块坐在车里,车厢的顶棚和西面车壁都卸下去了,沈岳把那个上发条的风扇也装在她旁边,她坐在沈岳身后的座位上,风扇可以两个人一起吹。
一开始的路很不好走,在建筑废墟中绕来绕去,灰土和汗水在身上混成泥浆,即使前方有路,一部分人也心生绝望,有人扔下自行车,坐在路上嚎啕大哭。
环境的恶劣和未来的艰辛让人崩溃,这种崩溃的情绪像传染病一样,有好几个人也跟着停车痛哭。
带队的兵哥没让大家停下,带着队伍迅速离开,只点燃了一颗信号弹,就把他们留在原地,让他们等后面步行的队伍。
有一个人看小队长没安慰他们,也没留下人照顾他们,甚至连食水都没留下一点,竟然就要这么走了,愤怒地冲过来谩骂,甚至张牙舞爪地比划着想动手,试图把对灾难的绝望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全部发泄到军人身上。
可还没等他冲到面前,军人小队己经迅速带着大家离开,奔向前面的路程了。
那人愣了一会儿后马上回头,骑上他的自行车奋力追赶,就怕真的被扔在废墟里。
跟他一起绝望痛哭的几个人也失去沉浸在情绪里的环境,同样骑上自行车去追赶大部队。
沈岳快蹬几下跟小队长并排,笑着给他们竖大拇指,周呦呦跟他同步,两张青春洋溢的笑脸让小队长也跟着笑了出来。
周呦呦:“解放军叔……大哥……”种花家的传统,六十岁的奶奶见到十八岁的军人也可能顺嘴喊出解放军叔叔。
小队长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我叫赵硕,今年二十,本来马上要退伍回去读大学,可能还会跟你们做同学,不用叫叔叔,大哥也不敢当啊!”
沈岳赶紧拿出一盒烟递过去,“当得起当得起!你保家卫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咱们年龄相当,但我俩必须叫你一声哥,是对你人品的敬重!”
周呦呦马上给做捧哏,“赵哥好!各位解放军大哥好!向赵哥和所有解放军哥哥学习!”
跟在赵硕身边的队员被他俩逗笑了,难得见到这么鲜活灿烂的笑容,大家心情都跟着好很多。
沈岳问起他们对后面那些人的处理方式,赵硕透露,如果后面的队伍赶上来,他们还是这种消极状态,那后面的人也不会为了他们停留,甚至物资都不会多给,也会带人迅速离开。
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他们是有生命救援优先级的,有些人自己己经放弃自己,那别人也不会为了你浪费任何人力物力。
军管状态下的军队跟平时己经不同,国家和人民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他们要保证的是大部分人生存下来。
这些政策在最初就己经制定,并且会潜移默化地让群众知道,没有第一时间宣布,只是怕群众一时接受不了,或者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制造骚乱。
赵硕讲的时候不少人都围上来听,大家越听越沉默,蹬车的速度却更快了。
连后面赶上来的那几个痛哭的人都没再说什么,老老实实骑车跟着走。
只有坐在六轮车上的一家三口不满意,母亲想用热水给孩子泡饼干糊糊,要求停下来烧水,父亲觉得孩子只比大人多给三瓶水太少了,刚满一周岁的小婴儿,连一桶奶粉都不发,孩子吃饼干糊糊都饿瘦了。
骑车带着他们的是荣廷嘉苑二期的一位大叔和他儿子,两人也很认同夫妻俩的话:
“现在孩子多金贵,再困难也不能苦了孩子,大人少吃少喝一点也得紧着孩子用啊!部队清理废墟时找到那么多物资,连桶奶粉都不分给孩子,啧啧!不知道给谁喝了呢!”
他们家也有小孩,就盼着官方能多照顾一些。
没人接话,包括听到他们故意大声议论的军人小队。
他们只是护送,保证回迁队伍不被打劫,没走错路,能平安回到内城,至于路上其他的生活问题,他们是不管的。
周呦呦拉拉沈岳,两人一起往父子俩的车上看,那对夫妻正用父子俩的水打湿毛巾给孩子擦屁股。
两人一起转头,对还在追着军人们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父子俩笑,“啊对对对!你们说得都对!”
(http://quwenw.com/book/CJBFC0-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