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王耀祖挺直了腰杆,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仿佛自己的这番言论必定能说服隆治帝。
此时,朝堂上再次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有的面露思索之色,似乎在权衡王耀祖所说的利弊;有的则面露不满,对王耀祖的这番言论不敢苟同。
隆治帝的脸色愈发难看,心中怒火中烧,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厉声斥责道:
“王耀祖!你好大的胆子!竟将保家卫国的功臣,说成是不顾大局之人!贾珺奋勇杀敌,为我大魏扬威,何错之有?”
“你口口声声说议和,难道我大魏要靠委曲求全来换取和平?若都如你这般畏敌如虎,我大魏的将士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又所为何来?”
“你到底是我大魏的首辅,还是鞑子的首辅!”
王耀祖闻言并没有太多的慌张,毕竟他担任内阁首辅几十年,早已见过无数大风大雨。
更何况他身后站的还有太上皇,可不怕眼前的隆治帝。
王耀祖拱手道:“陛下息怒,臣一心为大魏社稷着想,实无他意。贾珺虽有战功,可他这一杀,实实在在地给议和添了阻碍,还望陛下明察......”
“够了!”
王耀祖话还没说完便被上方的隆治帝给打断了!
而这个时候,心向隆治帝的大臣也陆续站了出来!
刑部尚书李延站了出来,向隆治帝行了一礼,朗声道:
“陛下,臣以为王首辅毫无道理!贾珺之功不可没!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斩获鞑子皇子,大振我军士气。”
“若此时责罚他,往后谁还愿为陛下效命?至于议和,我大魏也不该一味退让,有贾珺这样的猛将在,反倒是我们谈判的底气。”
礼部尚书周启也附和道:
“陛下,臣赞同李尚书所言。这些年为了战事,国库确实空虚,可若没有将士们浴血奋战,又何来安稳的朝堂?如今边境局势刚有转机,我们更应嘉奖功臣,激励士气,而非责罚。”
“不过微臣认为,一等男爵过重,三等将军尚可。”
武官阵营中,有几位年轻将领也按捺不住,纷纷出声支持贾珺,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隆治帝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却渐渐有了主意,他目光扫视全场,沉声道:
“都住口!朕意已决,贾珺之功,不可磨灭!周尚书言之有理,就按照三等将军爵位吧!”
王耀祖还要出言反对,隆治帝斥责道:“王首辅,你若再敢妄议功臣,动摇军心,休怪朕不顾你多年情面!”
说罢,隆治帝站起身来,袍袖用力一甩,气场十足。
他缓缓开口:“拟旨!”声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朕惟国家承平,赖忠勇之士;边疆安靖,仗智略之臣。”
“兹有贾珺者,初临边陲,即展鹰扬之锐。”
“阵前挥戈,斩鞑子四皇子于马下!”
“沙场浴血,殄灭凶顽首级三百余。更俘鞑虏百人!”
“克奏肤功,威震朔漠。忠勇兼备,智略超群,实乃天赐良将,国之干城!
“今特晋尔为三等虎贲将军,授游击将军职,统辖五千精兵,镇守北疆。”
“赐黄金百镒,蜀锦千匹,以彰殊勋!”
随后,隆治帝大步向殿后走去,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三等虎贲将军!这可是特意提拔啊!”一位大臣低声感叹道。
“是啊,游击将军,那可是从三品武将之职,算得上大魏一朝的高级武将了!这贾珺真是一步登天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众人的目光中,有惊讶,有羡慕,也有嫉妒,但贾珺得到圣眷,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下朝之后,文武百官也都开始打听贾珺的来历,议论起这位突然崭露头角的贾珺究竟是何方神圣。
毕竟贾珺的战绩实在太过出众,更何况还入了当今圣上的眼。
之后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必然能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这贾将军的武艺出众,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啊。”一位吏部的郎中感叹道。
“是啊,要是朝廷多几个这样的将领,何愁天下不安定?”另一位吏部的同僚也开口附和道。
工部,雪花落在雕花窗棂,增添了几分雪白。
公务忙完之后,几位工部的官员聚集在一起,喝茶谈事。
“这贾将军的武艺出众,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啊。”一位工部的郎中,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脸上满是赞叹之色。
“是啊,要是朝廷多几个这样的将领,何愁天下不安定?只是不知这贾珺是谁家的子弟?以前从未听过啊?”另一位工部的同僚也开口附和道,眼中满是好奇。
主事赵文瑞捧着茶盏,目光追着匆匆离去的浅绯长袍的身影:“存周兄今日怎么走得这般着急啊?“
贾政原本脚步匆匆,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听闻赵文瑞这话,随即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文峰兄,这不是家中出了喜事嘛。珺哥儿在军中立功,圣上封了他三等虎贲将军,我这当长辈的心里高兴,急着回去和家人分享呢。”
贾政嘴上虽谦逊,可那微微扬起的下巴,却透露出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
贾政此话一出,瞬间引得几位官员都围拢过来。
“竟有此事?”赵文瑞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这贾珺居然是存周兄家中子弟?如此年少便立下这般赫赫战功,实在是令人惊叹!”
“当真令人佩服!”工部的一位郎中放下茶杯,眼中满是赞叹与震惊,“我等在工部兢兢业业,也不过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尽些绵薄之力,这贾将军却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封得三等虎贲将军,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存周兄,贾家有此麒麟儿,真是满门荣耀!”另一位同僚也连忙附和,语气里满是羡慕,“这孩子将来必定能光宗耀祖,为贾家撑起一片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不绝于耳,贾政的笑容愈发灿烂,原本就得意的神情更是难掩,那微微扬起的下巴此刻抬得更高了。
他连连摆手,嘴上谦虚道:“都是这孩子自己争气,平日里勤勉好学,心怀大志,这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我贾家不过是尽了些教导的本分,实在当不起诸位如此夸赞。”
可那眼中闪烁的光芒,还有那藏不住的笑意,无不透露出贾政内心的兴奋。
毕竟现在荣国府也好,宁国府也好,都没有出一个争气的!
尤其是他的儿子贾宝玉,每日只在脂粉堆里厮混,对仕途经济毫无兴趣。
贾政平日里为他操碎了心,如今提及贾珺,心中对比,愈发觉得贾珺的难能可贵。
更何况当今圣上封赏的还是爵位!
三等将军啊!这可是和东府的珍哥儿同样的爵位啊!
更重要的是!除了爵位,贾珺还得到了一个三品的游击将军的实权职位!领五千精兵!
这可是他们贾府里最高的实权官职了!
这游击将军手握五千精兵,可是实打实的权力啊!
贾政心里感叹道!更是挺直了腰板,享受着众人的恭维,自己也跟着贾珺沾了莫大的光,整个工部都弥漫着他的得意之气。
“听闻圣上向来爱才,贾将军这般出众,想必之后还会委以重任。”赵文瑞点头称赞道。
贾政被这些吹捧的话语说得心花怒放,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此刻的他,只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了云端之上,满心都是荣耀与自豪。
就在贾政被吹捧的心花怒放之际,人群中突然有人冷笑一声道:
“可是据我所知,这贾珺可是被你们送去了边疆当死囚,要不是立下战功,恐怕早死了吧?”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原本羡慕的目光瞬间变得复杂起来,纷纷看向贾政。
“刘大人何出此言?”贾政眉头微蹙,抬眼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给事中刘文炳。
此人素以言辞犀利、行事古怪著称,在朝中树敌不少,贾政也未曾料到他会在此时发难。
刘文炳不紧不慢地踱步而出,脸上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嘲讽:
“存周公莫要误会,下官只是偶然听闻,这贾珺可是被你们东府的族长贾珍诬陷,送去边疆当死囚的呢!那模样,可凄惨得很呐,就差没当场丢了性命。”
“要不是这孩子骨子里就有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儿,还有一身过硬的本事,怎么能在那九死一生的绝境中闯出一条血路来?”
“他能从一个被弃之荒野的死囚,摇身一变成为今日战功赫赫的三等虎贲将军,这份能耐,这份毅力,当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刘文炳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我在朝中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养尊处优却毫无建树的世家子弟,像贾珺这般身处逆境,却能逆天改命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他在战场上想必是拼了命地厮杀,才换来如今圣上的赏识和这满朝文武的惊叹。”
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贾政身上:“存周公,这其中的曲折,恐怕也只有你们贾家自己清楚。我只是给你提个醒,莫要化族人为敌。”
贾政听到刘文炳的话语后,脸色顿时一阵白一阵红,难看极了。
(http://quwenw.com/book/EBBIIB-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