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治帝听到王耀祖的话后,心中怒火中烧,好!好个王耀祖!!!
心中只有太上皇,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隆治帝紧紧握着拳头,指甲几乎嵌入肉中,心中已经恨得牙痒痒了,恨不得立刻把这王耀祖抄家斩首。
王耀祖见隆治帝沉默不语,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得意扬扬道:“陛下至孝,想必应该会......”
正当王耀祖得意忘形之际,外面又传来了太监那尖锐且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
“恭贺圣上!镇北城大捷啊!”
那声音再次打破了殿内的气氛。
王耀祖微微一愣,心中不禁暗忖,这是唱的哪一出?
什么镇北城大捷,刚才不就已经通报过了吗?怎么又来这么一遭?
王耀祖心中冷笑一声,脸上依旧维持着那副镇定的表情,思索片刻后,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至孝,想必应该会......”
“恭贺圣上!镇北城大捷啊!”
那掌事太监连滚带爬的跑进金銮殿,声音愈发急切,仿佛有天大的喜事。
“恭贺圣上!恭贺圣上!虎贲将军贾珺率领四千骑兵,如神兵天降般奔赴镇北城!”
掌事太监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大声喊道,那声音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
“与镇北城总指挥使卢萧尘前后夹击!以雷霆之势,击溃鞑子四万大军!鞑子大军毫无招架之力,死伤竟达三万之众!鞑子可汗更是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掌事太监一路小跑着冲进殿内,脚步急促,几乎是一口气将战报宣读而出。
“恭贺圣上!恭贺圣上!鞑子主力已被剿灭!保我朝边疆几十年将无忧啊!”
“鞑子主力已被剿灭!保我朝边疆几十年将无忧啊!”
“鞑子主力已被剿灭!保我朝边疆几十年将无忧啊!”
......
朝堂瞬间鸦雀无声,金銮殿内的大臣们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都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有的大臣震惊得手中的笏板都“啪嗒”一声掉落在地,却浑然不觉,依旧呆呆地站在原地。
众人沉默了好一会,似乎都还沉浸在这个惊人的消息之中,大脑在努力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喜讯。
就在这时,只见几个普通太监抬着几个托盘,上面盖着红布,慢慢地走进殿内。
戴权赶忙上前,恭敬地揭开红布,只见托盘上赫然摆放着两颗人头,一颗面色狰狞,另一颗双目圆睁,正是鞑子二皇子和鞑子大皇子的人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象征着鞑子权力的印信等战利品。
群臣见状,心中再无怀疑,纷纷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爆发出一阵惊叹。
隆治帝也一时发懵,大脑一片空白,随后神色大喜。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口中喃喃道:“真的!这居然是真的!”
紧接着,隆治帝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爆发出一阵爽朗至极的大笑:“哈哈哈!”
对于隆治帝来说,这次胜利的意义实在是非同凡响。
鞑子主力折损,这可是他继位以来的第一场大胜!
虽然没有擒拿到鞑子可汗,但鞑子这次惨败,只怕会让鞑子内部陷入混乱。
不仅如此,说不定还能趁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外扩张,收复那些曾经被鞑子侵占的失地!
这份功绩,可是太上皇在位六十年都没有做到的!
而如今,他隆治帝做到了!
想想看,他隆治帝的威名将会达到何种程度!
更何况,他还收获了一个绝世猛将贾珺!
只要有贾珺在,他隆治帝必能借此机会,一步一步稳稳地掌控军权,让大魏的江山更加稳固,让大魏的版图不断扩大,让大魏的国力蒸蒸日上!
在未来的青史之上,他隆治帝的名字必将被浓墨重彩地书写,成为千古传颂的一代圣君!
而朝廷大臣们随后爆发出了热烈的议论声,那声音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
隆治帝的亲信大臣更是激动得痛苦流涕,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眼中满是泪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地说道:
“边患已解,我大魏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有的双手抱拳,仰头感慨道:
“此乃我大魏之幸,陛下之福啊!多年来,我大魏在边疆与鞑子征战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有此大胜,实乃上天庇佑我大魏!”
有的则更为激动地说道:
“多年的征战,终于赢了!这是多少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啊!”
“贾珺将军和卢指挥使真乃我大魏的栋梁之才!贾珺将军仅率四千骑兵,便敢深入敌境,与敌军主力周旋,这份勇气和谋略,实在是令人钦佩!”
“是啊是啊,听闻贾珺将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
“此次与卢指挥使前后夹击,配合得天衣无缝,方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有此猛将,何愁我大魏不兴!”
“卢指挥使亦是不遑多让,在镇北城坚守多年,熟悉当地地形,此次与贾珺将军里应外合,才将鞑子打得落花流水。二人皆是我大魏的英雄!”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贾珺和卢萧尘的夸赞之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隆治帝更是神色大喜,他环顾着殿内的群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声说道:
“今日之捷,乃我大魏之大喜!贾珺、卢萧尘等将士,功不可没!朕定要厚赏!”
然而,就在群臣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纷纷庆贺之时,只有内阁首辅王耀祖脸色铁青地站在朝廷之上。
对于他来讲,只要隆治帝的威望越低,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会越大。
可如今,皇帝因这场胜利,威望必将如日中天!
贾珺!坏我王耀祖好事!你真该死啊!
王耀祖越想越气,在心中不断怒吼着。
而他身后的党派大臣,也都面色苍白,自觉大难临头。
......
大魏皇城,宁寿宫。
太上皇刚回自己所起居的宁寿宫中,正坐在榻上闭目养神,就有太监一路小跑进来,恭敬通报说:
“太上皇,清虚观张道长求见。”
太上皇听到后,原本略显疲惫的神色瞬间一喜,眼中闪过一抹期待,赶忙说道:“快,快请进来。”
(http://quwenw.com/book/EBBIIB-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