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京营节度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章 京营节度使

 

那些伙计,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在地,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贾珺看都没看卜世仁的尸体一眼,他走到柜台后面,打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一个账本,随手翻了几页,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呵,果然如此。”

“将此账册,连同查抄的财物清单,一并送往锦衣卫衙门。”

贾珺将账本重新扔给亲兵,语气淡漠,“就说,查获宁国府逆案同党卜世仁,负隅顽抗,已被就地正法,证据在此。”

“是!侯爷!”亲兵沉声应诺,小心翼翼地将账本收好。

卜世仁死了,这个欺压百姓、作恶多端的恶棍,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他杀卜世仁,一是为了给巧灵出气,报家被打砸之仇。

二则,卜世仁这种人,与贾珍同流合污,欺压良善,本就该死。

那本账册上面记录了卜世仁一些见不得光的银钱往来。

其中几笔,明确指向了宁国府,甚至还有与一些地方官员私下里的勾兑。

如今有了这本账册,便是将此事呈到官府,卜世仁也难逃一死。

他不过是提前送了卜世仁一程。

至于擅杀平民的罪名?

卜世仁被划归为“宁国府逆贼同党”,这性质就完全变了。

从一个侯爷当街杀人,变成了清除逆贼余孽。

谁还敢质疑?谁又敢追究?

有了这本账册,有了“逆贼同党”的帽子,卜世仁的死,便成了铁案。

即便有人想借此攻讦贾珺,也得掂量掂量“逆贼同党”这几个字的分量。

贾珺此举,既是报了私仇,也给自己的行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杀伐果断,滴水不漏。

处理完这一切,贾珺再不停留。

转身走出店铺,贾珺抬头望向天空,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道:

“走吧,回家。”

说完后,贾珺翻身上马,带着亲兵们,往家里面赶去,然后带着巧灵,搬家到冠军侯府。

而卜世仁身死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冠军侯贾珺,雷霆手段,斩杀恶霸卜世仁,为民除害,再次引爆了京城百姓的热议。

有人拍手称快,大呼痛快,说卜世仁这种人渣,早就该死了;也有人暗自心惊,感叹冠军侯的铁血手腕,杀伐果断,得罪了他的人,绝没有好下场。

当然,更多的人,是对冠军侯更加敬畏和钦佩。

在他们眼中,贾珺不仅仅是战功赫赫的将军,更是为民做主,惩奸除恶的青天大老爷。

......

皇宫,养心殿。

戴权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陛下,冠军侯贾珺,在京城斩杀了卜世仁。”

隆治帝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抬起头,眼神平静,看不出喜怒:“哦?为了何事?”

戴权小心翼翼地回禀道:“据说是那卜世仁,曾伙同贾珍陷害过冠军侯,发配边疆。而且,在冠军侯离京之后,卜世仁还曾带人闯入冠军侯的旧宅,打砸抢掠,欺辱冠军侯的丫鬟。”

隆治帝听完,沉默了片刻,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有仇必报,快意恩仇。冠军侯果然是性情中人,朕,喜欢。”

戴权微微一怔,有些摸不准皇帝的心思。

皇上这是在夸赞冠军侯,还是在试探?

隆治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声音低沉而幽远:“戴权,你说,朕做得对吗?”

戴权连忙跪下,心中不知隆治帝指何事,但仍惶恐道:“奴婢不敢妄议朝政,陛下圣明,所做一切,皆是为国为民。”

隆治帝摆了摆手,示意戴权出去。

戴权出去后,隆治帝心中念头翻涌,今日将那得道高僧引荐给父皇后,父皇神色欣喜,改日便要大开炼丹。

需要他提供大量钱财,而作为条件,太上皇将部分军权给了隆治帝。

......

片刻后,隆治帝转过身,让殿外的戴权进来,随后目光锐利地看向戴权道:“戴权,传朕旨意,宣冠军侯贾珺,即刻入宫觐见!”

“奴婢遵旨!”戴权连忙领命,退了出去。

不多时,贾珺便接到了入宫觐见的旨意。

贾珺略微思索了一下,便跟随传旨太监,前往皇宫。

养心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隆治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到来的贾珺,心中依旧忍不住赞叹,真是一表人才啊!

“冠军侯,朕听闻你在京城斩杀了卜世仁,可是真的?”隆治帝开门见山地问道。

贾珺神色坦然,不卑不亢地回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

“为何要杀他?”隆治帝继续问道。

贾珺将卜世仁陷害自己,以及打砸抢掠,欺辱丫鬟的事情,一一禀告。

隆治帝听完,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卜世仁此人,作恶多端,欺压百姓,死有余辜。冠军侯为民除害,做得很好。”

贾珺再次跪地叩拜:“臣惶恐,为陛下分忧,乃是臣的本分。”

隆治帝哈哈一笑,龙颜大悦:“好!好一个为朕分忧!冠军侯果然忠心可嘉!”

“贾珺,你这次击退鞑靼十万大军,立下盖世奇功,回京之后,倒还只是领了个游击将军的官职。”

“贾珺,朕欲让你统领京营兵马,拱卫京师,你可愿意担任?”

隆治帝终于抛出了橄榄枝,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贾珺闻言,心中一动,他知道,正戏来了。

谁能统领京营兵马,那便是那从一品的京营节度使了!

京营节度使!

从一品!

统领京营数万兵马,拱卫京师,这是何等显赫的权柄!

贾珺抬起头,目光与龙椅上的隆治帝相接。

隆治帝的眼神深邃,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贾珺心忖,隆治帝显然是想将京营这把利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贾珺,就是那个被选中的执刀人。

其中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接受,意味着一步登天,拥有了在大魏朝堂立足的坚实根基。

但也意味着彻底卷入隆治帝和太上皇,以及朝廷官员的种种势力冲突中。


    (http://quwenw.com/book/EBBIIB-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