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终结了门阀政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有人说他终结了门阀政治

 

唐朝唐太宗时期

太宗皇帝看着天空之上那个张狂无比的帝王,眼神中冷冷的,没有任何的轻视和蔑视之感,

也没有任何愤怒,就沉默的看着,而同样整个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都看向太宗皇帝,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打扰

“这个人狂虽狂,但他真的有能力,他就好像是把秦始皇加汉朝几代人的努力一起做了一样,即使天幕上说它效果不好,

但一个皇帝能有这些想法,能把它做出实践,他就是一个配得上千古一帝名号的帝王,更让朕感到震惊的是,这个皇帝他在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天下,

之前竟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竟然有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而那时候我们还在处于春秋乱战,简直让朕难以想象”

程咬金:陛下,他哪里有能力啊?当时没看出来他狂妄的很,俺倒是看出来了,啊,管他什么波斯帝国不波斯帝国的,他惹了俺,俺把他波斯帝国打成狗斯帝国

“不,他这不是狂妄他这是自信,对于一个没能力的人,说出这些话确实是狂妄,可对于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不是狂妄了,

这是自信啊,这个帝王绝对不简单,朕这一辈子没觉得有谁可以当朕真正的对手,但现在朕好像发现了,只可惜和朕不是一个时代,否则朕还真要和他争锋一番”

魏征:陛下无需和任何人去对比,陛下就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时代赋予每一个皇帝的任务,或许都不同吧,

在他那个时代,他做那些功绩确实显得很伟大,但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换一个其他的皇帝也能做既然每一个时代任务不同,陛下就没必要去对比,臣有信心陛下就是独一无二的,陛下就是这个时代最强的皇帝

“嗯,不错,继续夸,继续夸夸朕难得你魏征这小子能给朕说好话,快多夸两句”

汉朝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看向了天空之上,显得有些迷茫,但最后眼神异常的锋锐,以一种激进的龙象看着天空上的所谓的大流士大帝,眼神中如同燃烧着一股斗志昂扬的火焰一般

“好一个大流士大帝看来这波斯帝国曾经也辉煌过呀,朕不管他有多强大,朕绝对不会比他弱,多久了,

整多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上一次出现这种斗志,还是漠北决战,这么多年,终于有一个人能让朕提起来斗志了”

霍去病:陛下无需和任何人去比较,在臣的心中,陛下就是最好的皇帝,他波斯帝国虽然十分强盛,但我大汉同样也绝对不比他们差,这是臣的自信,也是对陛下的自信

“好干的不错,朕果然没看错你,这才是我大汉的将军,应该有的气势,无论任何一切的敌人都不应该惧怕,来年开春再去揍一趟匈奴

不过这东汉是个什么意思啊?朕怎么有点听不明白呢?天下不就有一个大汉吗?怎么还有个东汉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后世称呼我大汉都叫东汉吗?”

董仲舒:陛下,陈觉得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就是后世称呼我大汉就是叫东汉,第二个可能就是我大汉可能在后世已经亡国了,在我大汉亡国之后又重新有一个汉朝叫东汉我,但…………

“你害怕什么,有话就说,朕还能吃了你吗?”

董仲舒:陛下臣更相信第二种可能,若只有一个汉朝就没必要再有一个前缀

宋朝宋太祖时期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天空之上,有些微微的发呆,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一样

“你们说我怎么感觉这个人就像是个虚构的一样的,真的有这样的皇帝吗?奠定万代基础?帝王亲征,南征北战?

改革经济将国力发展到顶峰,版图推动到顶峰,我怎么能偏偏是假的存在呢?这不是每一个皇帝最终所幻想的东西吗?”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看着天空之上,那个帝皇的虚影眼神直勾勾的看着,似乎看的太认真有些微微的愣神

“这波斯帝国的皇帝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啊,咱看着他没有一点的狂妄,这个人真的是有才华,就像咱看秦始皇一样,

咱虽然觉得他是个暴君,但咱还是觉得他的功绩很大大到后世,很多皇帝很难再超越他的功绩,这个皇帝就给咱像秦始皇一样的感觉”

隋朝隋文帝时期

隋文帝看着天空之上那波斯帝国的版图又看向自已家的版图地图,左看一眼,右看一眼

“哎,不对呀为什么?这怎么感觉他的版图比朕的大隋还要大?

这真的是我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诞生过的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吗?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他版图比我的还大?这张照片显得很丢人啊,几百年前的老古董,难道朕都比不过吗?越国公问你,那你别在下面装没听到”

越国公杨素:陛下,臣知道了,臣必定好好的练兵,为我大隋开疆拓土,帮助陛下扩张版图

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

明成祖朱棣看着天空之上,随后又转头看向朱高炽,视线不断的来回转动,似乎在告诉他,爹手痒了,爹想打两仗了

“老大啊,你看人家天幕之上的这个大帝都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你说咱大明总不能停下吧?你想办法给爹搞点钱,明年爹彻底把那北元打服,之后就再也不用打了”

朱高炽:爹真没钱了,你要是再打下去,底下的百姓就真的要造反了,这儿子还是想办法给你把这打仗的窟窿填上了,

这次你怎么也别想没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要是觉得儿子这条命能换你打仗的钱,你就想办法拿去换钱吧

“老大,难道真没钱了?你给爹再从各方面抽一点儿,爹尽量快点把他们打服,这样咱以后就再也不能打仗了”

朱高炽:没钱,儿子还是那句话,要钱没有

【盘点第五篇反贼篇:天街踏进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天空上一片血色的画面席卷了整个大幕之上,光让人看出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天空之上,

整个大唐疆土遍地燃起了战火,每到一处都响起了无数的哀嚎之声,不过这些哀嚎之声,大多是世家门阀

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就显得十分奇特的男子走进画面之上,他双眼之中,冒出森然的血光,无尽的力气,

似乎想要撕碎这个大唐朝廷,可是那血光之中,似乎不仅仅是他的怒气,而是包含着亿万万大唐民众的怒气

随后,这位身材魁梧的男子猛然挥舞出一道剑气,斩断了那唐字战旗,随后,紧接着今年,握着手中的利剑,猛然一跃刺向一个地方长安,随后转身直视画面

“大唐史书上说我是罪大恶极的恶魔,他们说我是大唐最大的贼!把我形容的人不吐骨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难道这大唐朝廷不是生下来就吃人不吐骨头吗?

大唐的皇帝高度在长安之上享受着荣华富贵,他何曾看见过底下的底层百姓们拼尽全力,却连饭都吃不饱,他们却还在那里用所谓的歌词来绘画着他们所谓的大唐盛世

这样的帝国?难道不可笑吗?”

“大唐皇帝,说我是不安定因素,哈哈哈!说我造反,可是这大唐的皇帝贵族们却似乎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们为什么会造反,但凡我们能活着,有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可是我们活不下去了

当我们这里发生旱灾,活不下去的时候,大唐的皇帝在干嘛,哦?他在自已的皇宫之内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他在听着那些诗人口中所描绘的大唐盛世锦绣河山

大唐的王侯将相们享受着至高的荣华富贵,哪怕他们愿意从自已牙缝里抠出来一点,也能去振灾,

可他们没有一点这样的想法,他们甚至还想着把我们活着的,最后希望给剥夺了,这样的大唐朝廷我们不反还能如何?

是你大唐朝廷先不给我们活路的!”

“你大唐的科举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笑话,那些世家大族的贵族们他们家族早就已经帮他们安排好了道路,

而我拼尽全力考了无数次,也只是以落榜而告终,他们还嘲笑我,若不依附世家,你这辈子休想获取功名

那时我不信邪我去继续参加科举考试,我相信大唐朝廷一定可以明断是非,我就是想要证明底层出身也一定可以有自已的出路,

可你们大唐朝廷没给我活路,我梦寐以求渴望考到的位置,结果他轻而易举的就拿到了我的成果,反而还说我不够努力,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我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输了,既然如此,那就杀!

从那一刻我心中暗自下决心,终有一天我要粉碎你们这些掌控科举的人,终有一天,我要证明我一代人的奋斗是可以超越你几代人的努力的”

“大唐的史官把我描写的罪大恶极,可是他们似乎没有想到一个道理,既然我如此罪大恶极

,为何那些底层的百姓们愿意跟着我造反?为什么我的拉起这几十万人的队伍?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你们唐朝皇帝的黑暗统治下,他们都活不下去了?

造反?还不是把你那些黑暗的唐朝统治者逼的,你们但凡把我们底层的百姓当人,我们又何至于造反?既然你们不把我们当人好啊,天街踏进公卿骨,

我败了,没关系!我这辈子值了,起码我这辈子没跪着!我是站着死的!我是直面唐朝皇帝的黑暗统治中站出来的起义的!

恶魔也好,圣人也罢历史对我什么样的评价我不在乎,但我咽不下这口气,就算再来一次,我也会选择造反,我也会选择推翻这大唐朝廷!我还会做的更加的彻底

我这辈子让我感到最值的,就是我悬在了所有朝代皇帝和那些大臣们头上一把剑!我就是要告诉所有的皇帝,

当你们真正把底层的百姓欺负到极点的时候的时候,我就要出现了!高悬在你们头上的剑就要落下来了”

【唐朝最强落榜生黄巢,他这个人不好评价,但如果单从他的一生来看是个很励志的故事,

幼年时期就很有天赋他家也不算贫苦,他家是个富商家里资产十分的有我,于是从小就开始要学习科举,立志要成就一番大业他最渴望的就是通过科举考入唐朝朝廷

可是他理想的是很,他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可现实是很骨感的,当时的唐王朝已经腐朽,到了一种极其难堪的地步,而当朝的皇帝又是一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

正是当时唐朝皇帝的昏庸无能造就了当时唐朝的一个现象,就是世家大族几乎把持朝政,

而这些科举就是他们笼络人才的主要标志,如果你不依附我世家大族,我就不让你上来,就这么简单,而这么一位绝世的天才就这么落榜了

可令黄巢更气愤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却不分一分一毫之力,靠着家族的势力直接登上了他梦寐以求,

渴望努力科举考上的位置,凭什么?难道就凭他生了个好爹吗?就因为有个好家族吗?

既然没有公平,就打出一个公平来,你的祖辈是用刀剑砍出来的公平,那我就砍出来一个属于我的公平,于是黄巢果断愤怒的离开长安,写下了名传千古的诗,有人说他是杀气最重的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于是他开始不断拉拢着自已的势力直到一次大旱灾,与同样一个想要起义的同伙王仙芝,果断拉起了一支义军队伍,

开始造反起义,造反算是弄得轰轰烈烈,但不久之后,和自已的同伙王仙芝闹掰了,王仙芝接受招安,而黄巢的目标是在整个大唐天下,绝不是为了一官半职

闹掰之后,他带领自已的队伍远走他乡,发展自已的势力不久之后,王仙芝中计战死其余的残兵败将也跟随着黄巢,

黄巢自知不可以在一个地方留着,于是开始果断的游动全国,黄巢主打的就是一个你唐军来我就跑,打不过你,我还跑不过你吗?

于是就一路走一路发展啊,有一个奇怪的点就是黄巢每到一处都会把当地的世家大族灭个干干净净,除了极个别的能逃出去,其他的大多都活不了

终究他找到一次机会,趁机一路度过潼关,直插长安城,他第一次攻破了这个大唐最鼎盛的帝都,他也证明了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更容易,而唐朝的皇帝已经早早的逃走了

黄巢不久后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可是当他占据这片土地的时候,他就管不了自已的士兵了,积压了无数年的愤怒,在这一刻堆积成一点彻底爆发

那就是黄巢的起义军对这些唐朝官员和世家子弟仇恨到了极点,黄巢起义军愤怒的对整个长安城内无差别攻击,

黄巢失去了民心,不久后,唐军打了回来,更离谱的是唐军比皇朝的起义军更狠,把整个长安城内疯狂的劫掠,唐军又失去了民心,于是反复争夺长安城,最终这个繁华的都城被黄巢一把火烧了

最终不久后,黄巢被自已的侄子杀害黄巢起义宣告失败

有人说,黄巢是个正义的人,它消除了存在了数千年的封建门阀政治,解决了毒瘤

有人说黄巢是个恶魔,他给当时唐朝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也有人说黄巢是个很可惜的人,他要是能管住自已的义军,就不会被推翻了

可历史就是这么多样性,从每一个视角看,都有其相应的道理

以上帝视角来看,黄巢硬生生用拳头一拳一拳砸烂了那个腐朽不堪的唐王朝,砸烂了存在上千年的门阀政治,后世王朝再也没能出现成型的世家大族,

他还打碎了当时固化的唐王朝,整个唐王朝的阶级已经固化到了极点,而黄巢起义无疑是击碎了唐王朝的阶级固化,同时他提出均平的口号,

也从后来起义每一个王朝的末年起义必备的一个口号,对后世的农民起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但同时黄巢猛然发动起义,给当时本就生活困苦的唐朝百姓造成了更加巨大的灾难,

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无数的人为此失去生命,同时也给当时的唐朝经济造成了巨大的难以想象的灾难,这同样是历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环

当我们再去翻看那篇历史时,我们所看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是那些王侯将相的辉煌诗篇,同样也要看到那些底层之人的无奈,历史所记载的大多都是王侯将相,而百姓大多只是一些数字】


    (http://quwenw.com/book/F0CHCC-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