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过往(元宵节快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过往(元宵节快乐!)

 

上元夜,灯如昼,

月满长街映锦绣。

花灯摇曳人如织,

笑语盈盈春风柔。

星河落,烟火稠,

千门万户共此游。

愿得年年灯月好,

人间天上共无忧。

虽然故事中的时间已然过了上元佳节,不能发元宵节特辑了,但依旧想要小小的以这样的形式,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哦!

——————————————

君景澜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有可能。目前刘二一家周边关系还调查得不够细致和深入,我已经让人去找八九年前居住在城外的人,看能不能找到当年他们家的邻居或者认识他们家的人。或许从他们口中,能得到一些关键线索。”

苏绘锦点点头,正要再说什么,外面更夫的梆子声清晰地传来,“咚,咚,咚”,两人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竟然又是三更已过。

自从回到京城,他们为了这桩离奇的灭门案日夜奔波,每夜都未能按时就寝,甚至连自已的府邸都未曾回去过。

君景澜轻轻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卷宗收起,面上露出一丝歉意,“绘锦,又要辛苦你在客房中将就一晚了。”

苏绘锦倒是觉得没什么,微微一笑:“没关系,景澜,我还挺习惯在这里住的。尽早破案重要。”

君景澜看着她,眼底泛起柔意。两人随即起身,走出了书房。

两人并肩而行,缓缓踏在青石路上,夜风轻拂,月色如水,洒在两人身上,映出淡淡的银辉。

半晌,君景澜突然出声,“绘锦,上元节时,我们还在亭县,也未能带你看看那上元灯会的样子,待到此案结束,我带你去个地方,那里可俯瞰整个京城,景色还不错,可好?”

苏绘锦垂眸浅笑,“好啊,我很期待。”

君景澜眸光落在她身上,伴着月色,更是温柔的不像话,不知不觉,两人就已行至客房前,君景澜将人送至房内,一如既往的轻声道:“晚安。”

夜色同样映照出苏绘锦微勾的唇角,“晚安,明天见。”

她转身走进房间,轻轻掩上了门。君景澜站在门口,停留了片刻,才转身离去。

——————————————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大理寺的书房,君景澜和苏绘锦用过早膳后,再度各自忙碌起来。君景澜在书房中处理着事务,苏绘锦则在一旁继续研究着这一案的卷宗。

突然,一名衙役匆匆进来汇报:“大人,我们找到了一位刘二家之前的邻居,已经带到大理寺了。”

君景澜和苏绘锦相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喜色。君景澜沉声吩咐道:“传。”

不多时,一位年迈的老妇在衙役的引领下被带到两人面前。老妇看起来年岁已高,颤颤巍巍地行礼:“老身见过二位大人。”

君景澜抬手示意:“老人家不必客气,请坐。暗一,上茶。”

暗一上前,将一杯热茶放在老妇面前的桌子上。老妇缓缓坐下,双手紧握,显得有些局促。

君景澜温和地问道:“老人家,请您过来是想问下,您是否认识刘二一家人?”

老妇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认识,他们家当时就住在我们家隔壁。但是关系并不亲近,就是出门照面时会问个好。”

“那您能不能说一说,他们家的关系如何?您知道的都可以说一说,越细越好。”

老妇微微眯起眼睛,缓缓开口:“是,大人。老身住在城外二十多年之久,他们家老人搬来的时候,我就在了。他们家老太太就生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其他的孩子都早早夭折,所以对他们家儿子唯命是从。”

“两个人还专门给他们家儿子娶了个据说好生养的媳妇回来。那个媳妇倒也是争气的,才嫁过来几个月就怀上了,满心满眼要一个儿子继承香火,但是啊……生了个闺女。”

苏绘锦听到这里,眉头微皱,忍不住问道:“那闺女后来怎么样了?”

老妇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闺女生下来,一家人都不高兴,甚至都没给那孩子起个名字,就死丫头死丫头的叫着。那女娃娃,我偷偷看过一眼,长得还是挺好的。”

“一个那么大点的小婴儿啊,一家人硬是没有给喂奶的。我看不过去,就趁着一家人都不在的时候,给那女娃娃喂了点粥。那孩子倒也是个坚强的,硬是活了下来。”

君景澜和苏绘锦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不忍。

老妇继续说道:“等到那丫头长到五岁吧,那小两口终于又怀上了,这回倒是如愿生了个男娃娃,全家都高兴坏了,把这个捧成了男娃娃个金疙瘩。之前那个丫头,就更没人管了,才五岁,就让那娃娃做饭扫地,一个不开心,就又踢又踹的。那女娃娃哭的啊,我在隔壁听着都心疼。”

苏绘锦听得心中酸楚,忍不住问道:“那……那丫头,您后来有再看到过吗?”

老妇摇摇头,神色黯然:“从男娃娃出生开始,那丫头我看到的就很少了。就看到过一次,那孩子啊,瘦得都要皮包骨了,蓬头垢面的,哪里还有半点人样了。我本想上前给孩子点吃的,结果她看到我,就眼带惊恐地跑走了,我也就没办法了……”

君景澜脸色也不太好看,沉声问道:“那您后来为何会搬走呢?”

老妇人的面上浮出了一丝厌恶,“之后啊,这家人又生了两个男娃娃,那三个孩子被全家人惯得就是几个小魔王,我平时看着都得躲着走,他们扔石子过来我们院,把我们的门都踹坏,还有一次,甚至在家门口放火,差点点着了我们家,我去找他们家的大人去理论,还叫他们一家给我撵出来了,我后来也是实在没办法,才搬了家,跟着我儿子去了城内居住,这才过了些安生日子。”

“您大概是什么时候搬走的,之后还了解刘二他们家的情况吗?”

老妇想了想道:“算起来,我搬走应该是在贞宁四十二年,也得有十多年了。我对他们家避之不及,哪里还会去打听他们的情况。”

“那老人家,与他们家走的近一些的都有谁您知道吗?” 君景澜继续追问。

老妇摇摇头:“他们家那几个臭小子就愿意跟一些混混玩,整天作天作地的。刘二的爹在城内一家酒楼当店小二,没看到他和谁比较熟。倒是刘二的娘总是找一些年龄相当的妇人,在家里做些绣品什么的……”

君景澜皱了皱眉,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关键线索。正当他准备结束问话时,老妇突然出声:“哦对!大人,我想起一个细节,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用。”

君景澜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您说。”

老妇回忆道:“我记得,我后来看到那个丫头的时候,她身边跟着个小男孩。看起来,跟刘二他们年纪差不多。我从来没见到那丫头旁边有人,所以就留心看了下。”

苏绘锦眸光一闪,迅速拿出画板:“老人家,您现在还能不能想起点细节,那个男孩长成什么样子?”


    (http://quwenw.com/book/HE0BAE-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