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完成学业(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完成学业(四)

 

光阴如梭,很快半年即将过去。这天学校广播室播出一个紧急通知:全校所有学生马上紧急集合,到操场开会。全校立刻沸腾起来,师生们急匆匆却也有条不紊的集中到操场。

几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在前排放了几张桌子,桌子上放上话筒,校长,教导主任陪着两个领导模样的人来到桌子前,校门外一阵警笛由远及近开进学校,车上跳下来十几个警察,两个一组押着七八个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面向全校学生站成一排。师生中一阵窃窃私语。

“陈忠他们犯事了!上星期六晚上他们几个跑到学校附近村里偷东西,被人发现,把人家一个老头打成了重伤。”

“陈忠在去年学校元旦联欢晚会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的那叫声情并茂,现在…啧啧!啧!啧!”

“这伙人平时在学校嚣张跋扈,欺负同学!向别的同学收保护费,报应来了!”

“你别说,这陈忠虽然霸道,可他好像不敢惹那个新星文学社主编,几个月前他手下一个小弟找陈忠告状,说那个主编打了他,陈忠把他骂了一顿,说你惹谁不好去惹他。他连教导主任都敢顶撞,你惹他能有好果子吃?后来那小子都躲着那个主编走”

正在议论之际,话筒里传来校长的声音,人们立刻安静下来。校长介绍了会议的情况,告诉大家学校发生了严重的偷盗致人重伤事件,并请公安局领导介绍详细案情。然后公安局的同志通报了案情侦破情况,然后带着那几个学生离开了学校。

接下来校长结合这个案子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告诫大家引以为戒。最后,通报与高考学生密切相关的消息,明年高考的大学生是国家包分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也就是说,过了明年,后年再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国年将不再包分配,大学生毕业就业将自已找工作。并且提醒班主任老师回去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这消息无异于重磅消息。在学生们中间引发了广泛的议论。

柳琦鎏虽然也震惊于这个消息,但心中没有引起多大波澜。他没有对考大学抱什么希望,自已的情况自已知道,他是个有始有终的人,既然上了高中就要完成学业。

这个会议过后,星期六他回了家。半年以来,他很少回家。一进家门,他看到母亲正在抹眼泪。家人的喜怒总是左右着柳琦鎏的情绪。柳琦鎏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告诉他,刚才叔叔来过了,说今天下午叔叔和婶子去学校找柳琦鎏的弟弟,问柳琦鎏的弟弟是不是拿了小姑姑的钢笔。柳琦鎏的弟弟说没有见过,他两口子就当着教室里学生们的面翻看了弟弟的书包。母亲把叔叔好一顿数落,叔叔悻悻而去。柳琦鎏就问道:弟弟怎么会到那院去了?母亲说,自从爷爷去世后,弟弟因为留在家里,唯一给爷爷送葬的亲孙子,奶奶他们对弟弟那是另眼相看。也因为如此,弟弟偶尔会去奶奶家走走,弟弟所在的学校和奶奶家也就一步之遥。柳琦鎏听了虽然愤愤不平,对叔叔的做法恼怒至极,可也无可奈何!无论如何,叔叔都不应该在学校搜查弟弟的书包吧!对弟弟的伤害太大了!

不过柳琦鎏有自已的事情要做。他的两个初中同学要结婚了,他得去闹洞房。

在农村,男孩子好多没上完初中就回家工作了。农村人的观念,上大学那是聪明孩子才能做到的,农村人挣钱才是硬道理。男孩子早点干活,家里日子会好过很多。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些基本情况特做出如下介绍:

时代 背景

人口压力: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快速增长导致资源分配紧张,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经济改革: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需要更加合理的人口结构来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时的政策内容

一孩化:1979年起,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并于1980年全面实施。这是为了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国家负担。

奖励措施:政府对于遵守一孩政策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如优先就业、住房优惠等。

宣传教育: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计划生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

技术服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下降: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降低,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性别比例失衡: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家庭采取非法手段选择性别生育,导致新生儿性别比失衡。

老龄化问题:长期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问题,对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了挑战。

计划生育作为中国的一项长期政策,在过去几十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中国政府逐步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生育限制,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极端的行为,瑕不掩瑜,这里不做细说。

农村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抵触情绪是很大的,因为长期以来的旧观念根深蒂固。早婚早育现象那是屡禁不止。十八九岁结婚在农村不新鲜。

农村人结婚随礼,也叫上份子。那时候上份子每家每户,邻里之间,相好不错的乡里乡亲都是一个标准,扯一个大红花帐子,有的上一毛钱(后来是一元钱)。钱,主家会留下,而帐子有真帐子和假帐子之分,真帐子是亲戚朋友送的,主家留下,将来回礼。假帐子是邻里乡亲送的,过完事是要挨家挨户送回去的,送的时候带着瓜子喜糖答谢!

参加完同学的婚礼,回到学校参加元旦联欢晚会,拔河比赛,期末考试,寒假放假,准备过春节!

今年的春节,家里又出事了!起因与叔叔那次在学校搜查弟弟的书包有关。


    (http://quwenw.com/book/ICIJCC-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