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增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增兵

 

扬州城顿时如同一只被捅破的马蜂窝。

人潮躁动在每一条街巷,怒吼声从西面八方传来。我站在客栈顶楼,看着下面汹涌的人潮,心中既有得意,也有不安。

禁军与扬州府兵那身着铁甲,如同潮水般涌入扬州各处。

那一刻,我的心跳几乎停滞,指尖冰凉。

我最怕的,不是我的计划失败,而是这满城沸腾的民怨,被赵构用更酷烈的屠戮镇压下去。

若真如此,我便是引颈就戮的罪人。

然而,预想中血肉横飞的场面并未出现。

那些本该是朝廷铁拳的官兵,行动间竟透着一股诡异的迟滞。

他们手中的长枪并未刺出,腰间的佩刀也未出鞘。

我极目远眺,借着楼下熊熊火把的光,看清了那些铁甲下的面孔。

一张张饱经风霜,与人群中那些北逃而来的难民,竟是如出一辙的悲怆与愤怒。

他们也是背井离乡的北方人!

我的传单,我的呐喊,刺痛的又何止是百姓,同样也扎进了这些士兵的心!

他们只是组成一道人墙,一道在愤怒人潮冲击下摇摇欲坠的人墙,艰难地维持着最后的秩序,却未曾挥刀相向,未曾抓捕任何一个嘶吼的同乡。

这一幕,让我的心彻底落回了肚里。

我赢了。

“公子!”阿牛从楼下跑上来,满脸惊恐,“出大事了!民众冲进了黄潜善的府邸,砸了他家的大门!现在官兵正往那边赶!”

我点点头,这在我意料之中。“钱都吴呢?”

“在楼下守着。公子,我们要不要赶紧走?这事闹大了,怕是要出人命的!”

“不急。”我摆摆手,“好戏才刚开始。”

正说着,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几队官兵持刀挥鞭,正在驱散聚集的民众。但人群不但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

“打倒卖国贼!”

“宗老将军何在!”

“我们要北上抗金!”

呐喊声此起彼伏,震得客栈的窗棂都在颤抖。我看到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老汉,拄着木拐,颤颤巍巍地站在人群最前面。

“我儿死在太原城下!”老汉的声音嘶哑,但每个字都砸向人心,“朝廷不替我儿报仇,我这把老骨头,就死在这扬州城里!”

人群被彻底点燃了。

就在这时,我听到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钱都吴气喘吁吁地跑上来。

“公子!李府来人了!说是李相有急事找您!”

我心中一动。李纲此时找我,定是因为这城中的乱象。我整理衣冠,带着阿牛和钱都吴,快步赶往李府。

李府此时戒备森严,门口站着十几个家丁。看到我,门房赶紧迎上来。

“赵公子,左相在书房等您!”

我三步并作两步,首奔书房。推开门,李纲正在案前踱步,脸色阴沉如水。

“贤侄!”他看到我,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你可知外面发生了何事?”

“回李相,小子有所耳闻。”我神色平静,仿佛这一切与我无关。

李纲盯着我,那双老眼里有怒火,也有欣赏。“好手段!今日朝会都临时取消了,你这一闹搅得扬州城天翻地覆!”

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你可知,就在一个时辰前,黄潜善的府邸被愤怒的民众砸了个稀烂。汪伯彦吓得躲在宫中不敢回家。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吵得官家头疼欲裂,现在还在就医!”

李纲说到这里,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贤侄,你这一招,比老夫在朝堂上说破嘴皮子管用多了!”

我这才开口:“李相过奖了。小子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略尽绵薄之力?”李纲摇头失笑,“你这是要逼着官家增援啊!现在整个扬州城的百姓都在看着,看朝廷如何回应。若是还不出兵,官家知再无法交代!”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左相!宫中来人了!官家召您赶忙入宫!”

李纲和我对视一眼,他整理朝服,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贤侄,你在府中等我。此事成败,就看这一遭了。”

李纲匆匆离去,我却睡不着了。在客房里来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我知道,这一步棋走得极险。若是成功,宗泽的困境便能解除。若是赵构不要脸到如此地步,怕是反而会陷宗帅入险境。

窗外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但我能感受到,整个扬州城都在暗流涌动。

首到夜幕降临,李纲才回到府中。他脸上的疲惫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

“成了!”他一进门就说道,“官家被逼无奈,终于松口了!”

我心中大喜,连忙询问详情。

“朝堂上,黄潜善和汪伯彦被骂得狗血淋头。一众北来的大臣,更是痛哭流涕,就连平日主和的,也有不少松动,说若再不抗金,大宋就真的要亡国了。官家犹豫再三,最终下旨:调拨江南各地兵源,总计五万奔赴常州支援汝霖兄,粮草辎重配足七万士兵用度。这下好了,汝霖兄再汇集中原驻军,此次金兵南下,怕是得铩羽而归了。”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真的?”

“千真万确!”李纲点头,“不过,而且这只是第一步。官家还说,若宗帅能在中原站稳脚跟,朝廷会考虑进一步支持。”

我深深一揖:“多谢李相成全!”

“哪里是老夫成全。”李纲笑道,“是你这小子,小小年纪,却胆大异常,逼得朝廷不得不低头。贤侄,你这次立了大功,汝霖兄那边,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不敢奢求功绩,只愿宗帅抗金成功,保中原百姓安居乐业。”

我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回常州。临行前,李纲拉住我。

“贤侄,此次你虽然成功,但也得罪了不少人。还好无人知道是你所为。但黄潜善、汪伯彦这些人,怕是要把这账算到汝霖兄头上,日后免不了找他麻烦。你记得提醒他。”

我点点头:“小子明白。”

“李相大恩,小子没齿难忘!您也要小心。”主和派的报复,怕是不只会针对宗帅,李纲李相也定是报复目标。

“贤侄多虑了,他们要的是苟安一隅,向金贼摇尾乞怜,换取片刻的荣华富贵。而老夫要的,是这大宋的万里河山,是为千千万万枉死的军民讨还一个公道。我与他们,本就是不死不休,不差这一笔账”李相捋着胡子莞尔一笑。

我带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踏上了回常州的路。

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身后,是己经翻起波澜的扬州。身前,是满怀希望的常州。


    (http://quwenw.com/book/AFAEBA-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