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洪承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洪承畴

 

钱谦益的声音如同泣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洪承畴的心防上:“可你呢?!洪经略!我的洪忠烈公!”

他刻意加重了那个讽刺的谥号,“你又是如何报答先帝这份信任的?!你剃了发!易了服!跪在了皇太极脚下!认贼作父!摇身一变,成了这大清的开路先锋!

引着建虏的铁蹄,踏破我大明山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哪一场血海滔天的惨祸,背后没有你洪亨九运筹帷幄、献计献策的影子?!”

洪承畴脸上的从容终于消失了。

他放在案上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泛白。钱谦益的每一句指控,都精准地刺中了他内心深处最不愿面对的疮疤。

崇祯那殷切焦虑的眼神,那平台赐剑时“九边安危,尽托于卿”的嘱托,还有京师城中那场为他举行的盛大“忠烈”祭奠……

如同一幅幅烧红的画卷,在他眼前灼烧翻滚。他感到一股窒息般的闷痛堵在胸口,书房里温暖的炭火此刻却让他浑身发冷。

“老夫是贪生怕死!是没了文人的骨气!是愧对柳如是一介女流!”钱谦益豁出去了,他死死盯着洪承畴剧变的脸色,步步紧逼,声音如同淬毒的匕首,发出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可你洪承畴呢?!你口口声声说降清是‘权宜之计’,是为了‘保境安民’!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猛地踏前一步,浑浊的老眼爆射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首刺洪承畴躲闪的瞳孔:“你若真是忠臣!若真还念着先帝的知遇之恩!若真觉得这身官袍穿着烫心!那你告诉我——!”

钱谦益的声音陡然拔高到极致,如同惊雷炸响在洪承畴耳边:

“你为何不去云南?!”

“崇祯皇帝还活着!就在云南!就在那穷山恶水之间,收拢溃兵,重整山河!你洪亨九手握重权,深得清廷信任!你若真有半分忠义之心,为何不暗中联络?为何不举兵响应?为何不弃了这满身的‘荣华’,去追随你那‘故主’?!反而在这里,对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朽,大谈什么骨气?!大谈什么权宜之计?!”

“云南!崇祯!”这西个字,如同两道九天惊雷,狠狠劈在洪承畴的头顶!

他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镇定,霍然起身!身后的太师椅被带得“哐当”一声巨响,翻倒在地!

洪承畴脸色煞白,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钱谦益那诛心的一问,像一把烧红的钢钎,狠狠捅穿了他精心构筑的所有心理防线,将他那“权宜之计”的遮羞布撕得粉碎,将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犹豫、算计以及那丝不敢面对的懦弱,彻底暴露在冰冷的空气里!

是啊!为什么不去云南?

是怕路途艰险?是怕清廷察觉?还是……怕自己早己习惯了这新朝的权位,再也无法回头?怕面对那个他曾经发誓效忠、却又亲手背叛了的年轻皇帝?

钱谦益看着洪承畴失魂落魄、哑口无言的样子,心中那股积郁的恶气终于稍稍宣泄。他发出一声混合着悲凉、嘲讽和无限疲惫的冷笑,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洪亨九,你好自为之吧。”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僵立在书案后、如同被抽空了灵魂的身影,仿佛在看一个可悲的囚徒。

然后,他不再停留,猛地转身,踉跄着,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卸下重负般的决绝,推开书房沉重的门扉。

门外凛冽的寒风瞬间涌入,吹散了室内的暖意,也吹乱了洪承畴花白的鬓发。

钱谦益那佝偻却挺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庭院深深的暮色之中,只留下那扇兀自晃动的门板,和书房内一片死寂的冰冷。

洪承畴依旧僵立着,如同一尊石化的雕像。钱谦益最后那句“你为何不去云南?”如同魔咒般在他脑中疯狂回响,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失神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书案旁紫檀木架上那柄静静躺着的长剑——“帝心”。

崇祯十五年冬,平台赐剑……

“九边安危,朕尽托于卿矣!”那年轻皇帝殷切焦虑的眼神……

还有京师城中,那场为他这个“忠烈”举行的盛大祭奠……

“噗——!”

一股无法抑制的腥甜猛地涌上喉咙!洪承畴身体剧烈一晃,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殷红的血点如同凄厉的梅花,溅落在冰冷的地砖上,也溅落在那柄“帝心”剑古朴的剑鞘之上。

他颤抖着伸出手,想要去触碰那柄剑,指尖却在距离剑鞘寸许的地方,如同被无形的火焰灼伤,猛地蜷缩了回来。巨大的眩晕感袭来,洪承畴眼前一黑,再也支撑不住,沉重的身躯颓然向后倒去,重重地砸在那张翻倒的太师椅旁,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http://quwenw.com/book/AFHECA-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