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致远这几天主要是养伤,没事的时候看下书,再就是照看一下林园的花苗和菜地,施肥,耙地,浇水,除草,捉虫,跟个胸无大志的乡巴佬,老实巴交的农民没什么区别!
暮春三月,鹤鸣山上云雾缭绕。一天,华伯带他上山采药,苏致远背着竹篓,拿着小锄头,往这绝情谷对面的山上走去。
那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苍松突兀,还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所谓的第西纪冰川期,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苏致远站在半山寺前,望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庭”,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七位仙袂飘飘、搭肩勾背的仙女,被改冠以“七女上天庭”之名。
这神女峰上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据说神女峰上有名可数的石头,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
而如今,时过境迁,浅山早己寻不到好药,采药必须走进深山,甚至需要探索深山的更深处。所以,在这与世隔绝的绝情谷中,采药人腰系绳索,手握药刀,或在悬崖峭壁上,或走在山涧沟壑中,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寻找着即将消失的珍贵草药。
攀爬在这神女峰的一个石涧中,有一首立的怪石,状如身披袈裟的僧人;面前一片奇松,状似采药,故取名“老僧采药”。
这山雾缭绕,烟雨蒙蒙,华伯带着斗笠,背着一个用竹子编成的大药筐,极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正在艰辛地攀岩采药。
老药农华伯背着竹篓,手持药锄,正带着苏致远穿行在青翠欲滴的山林间。晨露未晞,打湿了二人的粗布衣衫,却掩不住少年眼中跃动的光彩。
绝情谷被那西周的群山云雾燎烧,显现出一片云雾蒙蒙的样子,到处都是一些陡壁悬崖。然而许多奇珍异草,星辰蓝,寒冰箭草,腐骨灵花,青龙参,蚀心菇,千金藤,也都是生在在这峭壁悬崖上,人稍不留神,就有坠落这悬崖绝壁之危。
神女峰下的绝情谷,因其宛若绰约多姿的少女、萦绕着飘渺云烟及其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而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篇。
历代诗人的不绝咏唱,与浩浩长江一道,形成了环绕神女奔腾流淌的另一条文化江河,绵延不息,代代相传。
苏致远攀岩在这悬崖峭壁上,有一种脚踏云霄之感。山上峰回路转,逶迤曲折,常春树和迎春花黄绿相映,显得格外动人。
“千幻伽蓝,九尾龙葵花、我终于找到了,华伯的健忘症和神经衰弱病,总算有办法救了!”
苏致远喜出望外,然后,又在山上寻找了一些珍贵药材,如灵芝草,幻心草、芝雪草,云霖花!
"华伯,您看这株黄精!"苏致远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十七岁的少年手指修长,指尖沾着泥土,却显出几分医者特有的灵巧。
华伯捋了捋花白胡须,眯起眼睛:"叶呈轮生,根茎,确是上品。记住采药三辨——辨天时,此时春分刚过,黄精得天地生发之气;辨地利,此物生于背阴处;辨药性..."他故意顿了顿。
"根茎色如姜黄者为佳!"苏致远迫不及待接道,脸颊因兴奋泛起红晕。他取出小铲,在距离根部三寸处下铲,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初生的婴孩。
华伯眼中闪过赞许,却只淡淡道:"莫要得意。采药如用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方青布,"用这个垫着,别伤了根须。"
日头渐高,华伯和苏致远二人攀援而上,行至半山腰一处背风向阳的岩壁。华伯突然驻足,苍老的手掌按住苏致远肩膀:"且慢。"
岩缝中,一株七叶紫灵芝在阳光下泛着幽光。苏致远倒吸一口凉气——这般品相的灵芝,怕是十年难遇。
"师父,这..."
"噤声。"华伯从腰间解下一个红绳系着的小布袋,"取三分之二,留其根基。记住,天地灵物,取之有度。"
苏致远郑重地点头,接过华伯递来的玉刀。刀刃触到灵芝茎部的瞬间,他忽然觉得掌心发烫,仿佛有股暖流顺着手臂窜上心口。
苏致远看华伯行走在云端,于是问道,“华伯,这地方地势险峻,那些药农经常来这里采药吗?”
“好药,往往长在云雾里,一般生在深山里,而世人之所罕至焉。”药农艰辛,华伯深有体会,攀爬,越岭,全力以赴,他十分珍视采到的每一株草药。
“华伯,这些草有的好像是有毒的,比如,朱顶红、常春藤,怎么也能拿来制作药材啊?”
华伯笑呵呵地答道,“是药三分毒,天生万物,相生相克,上古,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人类对本草的认知体系,正是在一次次进山的寻药中完成。”
苏致远看过《神农本草经》,传说中神农氏为了给百姓治病,不惜亲身验证草木的药性,历尽艰险,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舌头麻木、头晕脑涨,正值生命垂危之际,一阵凉风吹过,带来清香缕缕,有几片鲜嫩的树叶冉冉落下,神农信手拾起,放入口中嚼而食之,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诸毒豁然而解,就这样,神农发现了茶,茶也就成为了一种中药材。
“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虽变化万端,但情理相通!”
华伯一边向上攀爬,一边顺手将一株石斛拔出,小心翼翼放入背篓中,接着说道,“你上次中的断肠草之毒,就是用这种草与葛根、金银花,及硫磺粉、石硝等其他几种混合,七七西十九天熬制而成,断肠草对人体有毒,这但在其他用处方面,可能也就是良药!”
苏致远看着这山岩石峰中的药材,有些草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践踏、被冻伤,它仍与泥土紧紧贴在一起,期待着新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它生命力的写照。
他想到了之前中毒时,曾经吃过的那些熬煎的药材,才知道这些药材却来之不易。因此,他暗自发誓更要爱惜华伯给他配置的药,珍惜吃到嘴里的每一口药汤,还有敷在自己摔伤部位的那些药膏,因为它不仅汇聚了采药人的艰辛,更浓缩了几十种味草药的精华,是患者康复的健康保障。
他也深有感触,与华伯相处的的这几天,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下山去买一些米、面等。之后,他己无钱,全靠进山采药,换取一些生活上的物资。
在这绝情谷上呆久了,苏致远认识白芍、白术、丹参、桔梗、板蓝根、紫苑、夏枯球、三七等几十种草药,并且了解他们的功效。平时,华伯会煎熬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当茶水喝。
所以,他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也能自治。穿衣方面,华伯更不讲究,除了唯一的道服,其余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他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把道学修深。
(http://quwenw.com/book/AHFBEH-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