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进没有耽搁,他直接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了,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
当初他们得知,单进派遣船队出海而去探索新大陆,他们内心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去往那辽阔的新天地,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虽然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他们途中会遇到诸多风险。万一身陷风浪,很有可能他们就会葬身海底。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因为单进让他们看到了机会,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们希望去到那新大陆,搏一搏未来。
而这显然只是第一批。
在这批人前往新大陆之后,华夏会进一步挑选更多的人,前往那块陌生的土地开阔,让华夏的百姓在那边安居乐业。
这件事情,并没有耽误太久。
船队便是顺利的出发了。
此刻在宝船之上,众多船员脸上满是笑容,并没有因为接下来路途艰辛而有多少慌张。
因为这段时间,他们经过诸多训练,他们已经适应了海上的颠簸。
此刻他们最好奇的,就是新大陆的场景,那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与如今的华夏,又有多大的差别?
那里是一个蛮荒世界,他们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将之建设起来。
或许有朝一日,那块土地会像如今的华夏这般繁华,也是尚未可知的事情。
而这,正是无数百姓所期待的事情。
现在的华夏虽然才刚刚起步,却已经进入正轨,而这绝对不是结束。
不管是华夏本土还是新大陆,都满怀着百姓的希望,他们将会沿着这条路不断向前,直至取得更多的收获和成果。
单进对这些人也颇为重视,他亲自带人到海边送行,他目送船队出海而去,也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他们愿意去海外,做更多的事情,愿意为华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可以说,他们的成功和华夏的息息相关,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同样会让华夏变得更好。
二者相辅相成,才有美好的未来。
有许多百姓在观望,毕竟报名去海外的,可不止这点人。
只是宝船有限,能够前往新大陆的人,终究只是一部分,他们羡慕得不行,却也无可奈何,也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了。
如今的华夏,正在稳步发展,人口也是不断的增长。
对于华夏百姓来说,只要生活安稳,能够吃饱穿暖,闲来没事,他们自然只能生孩子了。
不过等这一批人成长起来,还需要不短的时间。或许那时候,华夏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盛世,会比现在强盛得多。
未来的事情,无人能够预料,单进也不会操之过急。
他对华夏有着充足的信心,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推动华夏发展进步,那就足够了。
至于最终的结果,时间会证明一切,无人能够阻止华夏的崛起。
——
在船队出海之后,又有不少人针对此事议论纷纷。
有更多的人报名前往海外。
对于华夏来说,首批出海之人就算不是精英中的精英,也是绝对的人才了。
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往新大陆,只要他们能够做出贡献,单进就不会亏待他们。
华夏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只要能够让华夏发展壮大,变得更加强盛,单进在所不惜。
而在此期间,华夏再度进行了一次科举。
此次科举的考生,比起之前都要多,无数人蜂拥而至,他们进入大兴城中,让这座繁华的城市变得更加热闹。
这些读书人,都能够感受到如今天下的变化,华夏蒸蒸日上,迅猛发展,不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比拟的。
他们自然也希望,在这个时代取得更高的成就,能够名留青史。
这条路难度很大,可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呢?
如今华夏疆域辽阔,需要大量的人才,如果不是为了避免滥竽充数,单进肯定会大肆扩招进士。
但他很清楚,这种事情着急不得,如果让人鱼目混珠,只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倒不如挑选出其中精英,随着时间推移,华夏肯定会变得更好,有他的带领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
虽然单进也无法做的面面俱到,但他的威望足够高,他的实力足够强,有他坐镇,就算那些宵小之辈别有用心,也不敢肆意妄为。
这些年来,单进已经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强大,如果有人胆敢与单进为敌,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
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这样的盛事也很难得,毕竟两年才进行一次,单进等人乔装打扮来到科举的考场。
现在的科举,比起最开始的时候要规范许多,其中的考生也是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考试。
他们当然不敢懈怠,科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系到他们接下来的命运。
这其中有许多人才,可没有人能够疏忽大意,毕竟每一年参加科举的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又有谁敢说,自己有着绝对的把握,能够胜过其他人呢?
他们想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那就必须从此开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单进已经把机会给到他们面前,如果他们自己都无法把握,再说其他的又有什么意义。
毕竟在此之前,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科举,就算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只是针对于那些背景深厚之辈。
真正的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现在不一样了,单进直接镇压了世家大族,同时让那些权贵都明白一个道理,如今的华夏,不是他们说了算。
他们想要安稳的生活下去,那就必须认清楚现实,如果他们胆敢与华夏为敌,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彻底的毁灭。
正如之前覆灭的那些世家大族一样,不管曾经的他们有多强盛,他们的底蕴再怎么深厚,在华夏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总之,有单进坐镇的华夏,无惧任何对手,这是早已验证的答案。
随着单进目光扫过,他脸上露出期许之色,也不知这场考试,会涌现出哪些人才。
只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表现,不要辜负单进,也不要辜负自己。
毕竟能够站到这里的考生,他们必然也是历经千辛万苦。
科举的门槛很高,可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就足以说明他们不是等闲之辈。
但有些事情,单进不可能改变规则,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还得靠他们自己。
当然了,世上也不止这一条路,如果他们真的无法通过科技取得成功,倒不如尝试向其他方面努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种事情,单进当然不会直言。
但他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情,如今华夏上升渠道众多,只要他们有能力,他们愿意去做,那就一定会有适合自己的道路。
但单进可以确定的是,不管他们走哪一条路,他们选择哪一个目标都不能怠慢,想要成功,那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如当初,单进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拥有自保之力,可以说是拼尽全力。
他没有懈怠,不断的坚持着,不断的获取经验,才有现在的成功。
如果他不这样做,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哪怕有着系统相助,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做到的。
所以单进无愧于心,他已经尽己所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但他不可能给所有人都把路铺好。
他们的人生,是自己的道路,也要自己走下去。
就这样,单进并没有打扰这些考生,便是转身而去。
这次科举,行得很顺利,有单进在此,没有哪个敢肆意妄为。
而在考试结束之后,最忙碌的当然是那些考官了。
考官显得十分忙碌,因为参加考试的人太多了,所以他们也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在这上面。
科举取士,乃是华夏一大盛事,关系到无数人的命运,他们也不敢怠慢。
毕竟如果他们选出的人,不能符合单进的要求,一样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必须认真又谨慎。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之后,魏征带着最终选出的结果,来到单进的面前,将名单交给单进。
单进简单的看了一遍,这上面已经没有他的熟人了。
但单进并未在意,反而觉得很正常,因为如今距离华夏立国,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
这六年时间里,天下可谓是天翻地覆,涌现出大量的人才。
这其中也有部分单进听说过名字的人物,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时代崛起的。
单进虽然是穿越者,但他不可能知道所有历史人物的名字,能够被他记住的,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
但这也不代表,此刻金榜题名的人,他们的能力就比不上房玄龄、杜如晦杜等人,只是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取得更高的成就。
所以,单进并不会在意这一点,只要他们能够考中,他们的答卷符合单进的要求,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让他们大展宏图又能如何?
这一份份答卷,他们的策论写得都十分精彩,单进目光扫过,也是不住点头。
可以说在这六年时间里,改变最大的不只是华夏的发展,更是无数百姓心中想法,他们对这世界的认知不一样了,他们的目标也截然不同。
曾经的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华夏的一份子,也不太关心天下大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明白自己是华夏的一员,华夏的发展壮大和他们息息相关,而他们的安稳生活,同样和华夏息息相关。
如果华夏发生什么变故,甚至是陷入绝境之中,谁都讨不到好处,他们想要继续这样生活下去,首要就是让华夏更加强大。
正是有着无数百姓的推动,他们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华夏才能走的越来越远,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
经过单进审核之后,并没有什么问题,此次考试的结果,也就随着华夏报公之于众了。
无数读书人都在翘首以盼,当他们看到最新一期华夏报出现,眼中的急切可见一般。
他们都知道,此番科举的名单,必然公布在华夏报上,所以在听到报童前来叫卖之后,他们立刻迎了上去。
这都是不差钱的主,各自付钱买了份报纸。
随着他们的目光在上面扫过,出现在名单之上的人惊喜无比,但更多的人都名落孙山。
虽然他们对自己抱有极大的期待,他们同样很努力,可终究他们还是失败了。
要怪只能怪他们技不如人,如今华夏如此强盛,人才众多,他们竞争不过,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此刻,他们又多了一个选择。
实际上,很多考生在参加科举之前,他们就下定决心。
如果他们能够金榜题名,那自然不用多说,他们要入仕为官,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能够名留青史。
可如果他们没能考中,那他们要做的,就是前往官府报名,他们想去海外开拓那新世界,增长自己的见闻。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现在还没有这句话,却有着同样的思想。
反正他们也比不过那些人才,与其耗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竞争,倒不如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追寻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对于这些读书人的选择,单进当然不会阻拦,他们有自己的决断,其实是一件好事,不论他们成功与否,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单进并不希望,让华夏百姓成为提线木偶一般的存在,他更想要天下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他们可以在各个方面,贡献出自己的才华,不管他们做什么,对华夏的发展壮大,都有着推动作用。
但这件事情,显然不是单进能够轻易主导的,他能做的,也就是引领百姓思想的变化,让他们萌生出各自的目标,寻找自己真正的方向。
最终,这些金榜题名的考生,成功进入华夏朝堂,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便前往各地赴任去了。
不管他们表现再好,在考中之后,他们必须前往地方历练,只有他们达到要求,才算真正通过考验,才能进入更高的平台。
(http://quwenw.com/book/BIBCDJ-4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