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过去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时间里,天下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夏蒸蒸日上,越发的强盛,百姓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他们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相信现在绝不是结束,有着单进的带领,他们一定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华夏也将达到前所未有过的巅峰。
他们自然知道这路上的艰难,实际上,这些年来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哪怕他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他们能够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可他们仍旧没有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
因为他们知道,当初他们的生活是多么不易,如果不是单进横空出世,也不知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但现在,他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他们只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足够了。
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感受到周边环境的不同,而这一切都是单进带来的。
如果没有单进,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华夏。
而在这几年时间里,工程院也是越发壮大,推广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
不管其他人想法如何,都否定不了,现在的工程院,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无人能够小觑。
工程院的成就,与华夏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可以说这些技术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华夏的进步发展。
如果单进没有建立工程院,没有将这些人才聚集起来的话,华夏绝对不可能发展得如此顺利。
这二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杜如晦没有辜负单进,他这些年来一直统领工程院。
单进能够看到工程院的成长,现在的工程院,远不只是钻研实用技术,同样还有各种理论科学。
他们不曾懈怠,所有人都努力做着自己的事情。
理论科学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无比困难,但这条路必须要坚持走下去,因为现实就是如此。
华夏想要变得更强,想要走的更远,那就必须取得更高的成就,对世界有更深入的研究。
如此种种,单进也无法改变,他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工程院进行引导,让他们有更多的思路。
但最终结果如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单进是华夏的引领者,那他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如果真这样的话,他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忙得过来。
而在这五年时间,土豆、红薯等作物,已经是大范围的传播开来。
随着这两样作物的出现,华夏是真正解决了百姓吃饭的问题。
因为土豆、红薯的产量极高,极大程度的改善了百姓的饮食结构。
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最起码不必担心吃不饱饭的问题。
无论吃得好不好,能吃饱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
华夏也不会止步不前,他们必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直至取得更大的收获。
单进早就挑选了一批人才,让他们钻研如何提升作物的产量,改善华夏如今现有的粮食。
这个任务很重要,关系到国家民生大事。
但同时,这个任务也很困难。
想要取得成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单进也只可能尽量提供资源,但什么时候取得成果,又有谁能够说得准呢?
但值得期待的,是如今整个华夏上下,都充满了斗志。
所有的百姓都热情澎湃,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多做些什么,能够在华夏的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不仅仅是成年人,包括那些孩子,他们同样对未来充满期盼。
他们在学堂之中,学习着各种知识。经过比以前更加完善的培养,他们掌握的知识也更加全面。
虽然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够成才,但这样做肯定能够让华夏未来拥有更多的期望,发展的更好。
这些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华夏所面临的问题。
单进已经建立了全面的小学启蒙制度。他直接通过官府下达政令,让所有的适龄孩童,都要进入学堂学习。
至于相应的费用,则会由官府支出。
现在的华夏,发展得如此强盛,每年的税收同样很多。
虽然不可能做到像后世那般惊人的福利制度,但实现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却不是什么难题。
对于曾经生活在大隋的百姓来说,他们实在是难以想象。
有朝一日,他们的孩子竟然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成为读书人,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人,能够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单进建立华夏以来,便是厉行改革,上升的渠道早已建立。
但能不能通过这条路取得成就,能不能走到更高的位置,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斗志,也不愿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不管这些孩童作何想法,家长自然是无比的支持,更是绝对的配合。
如今这些百姓,可不会像后世那般对孩子过分宠溺,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人,有成才的机会却不知道珍惜,动起手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单进相信,当这批学子,有朝一日参加科举的时候,肯定会涌现出许多可造之材。
就算他们没能金榜题名,入仕为官,他们也能在不同的领域,焕发出不一样光彩。
每个人的道路都不一样,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也截然不同。
但是,只要他们有目标,有追求,愿意沿着这条路不断向前,那他们就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
这些都是五年时间里,华夏内部发生的变化,而在此期间,单进当然没有对新大陆熟视无睹。
新大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若非如此单进,怎么会如此大费周章,调兵遣将,让他们前往新大陆开疆扩土呢?
现如今,李世民等人在新大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几乎将大半个新大陆,完全纳入掌控之中。
那些土著,任凭他们手段再多,也不可能是华夏精锐的对手。
来到新大陆的华夏将士,都开始修习武道。
虽然武道之法,想要在短时间取得成果并不容易,可就算是入门,也能让他们实力大增。
在这种情况下,土著一方怎么可能是对手呢?
大量的部落,被李世民给镇压,有相当一部分土著,最终还是认清楚了现实,他们选择了投降。
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场战斗再打下去,他们同样没有任何胜算,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他们没有去过华夏,也无法了解华夏的强盛,可他们面对的对手,确实是有些恐怖。
哪怕他们占据着人数的优势,各个部落联合在一起,对华夏精锐发动冲击,结果却是败得一塌涂地。
正是接连的失败,让众多土著恐惧不已,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战胜这个对手,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如果他们想要活下去,那就只能臣服于华夏,不管他们是否甘心,也只能接受这个结局。
虽然土著已经选择臣服,但李世民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如今华夏尚未统一,整个新大陆还是有可能发生变故。
所以华夏开疆扩土,建设新家园的主力,还是来自于华夏的移民。
这五年时间里,华夏已经陆陆续续进行了将近十次移民。随着宝船数量不断增长,移民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
如今来到新大陆的华夏百姓,已经有数十万人了。
或许这些移民到新大陆的百姓,他们并不是华夏最顶尖的人才,却也不是等闲之辈。
他们既然能够通过审核来到这里,多少是有一技之长的。
他们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贡献出自己的才华,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华夏的未来努力着,每个人都充满了期盼。
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辛苦,可他们既然来到这里,为的不就是对未来的希望吗?
李世民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
就算疆域大幅扩张,人口越来越多,李世民依旧安排得妥妥当当,各个方面井然有序,稳定的发展着。
单进令人从华夏带来的,不只是移民过来的百姓,同样还有各项先进的技术。
李世民要在这里开疆扩土,自然没有心思去钻研这些事情。
所以,单进干脆直接令人将工程院最新的研究带过来。
这些技术对于新大陆的建设,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
毕竟,如果只是依靠能力,想要将一片荒芜之地,从无到有的造起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还是要利用先进的器械,不但能够省时省力,效果也更好。
而此刻,李世民就身处一片城市群中。
如今的李世民,相较于之前又成长了许多,说起来,他早已是一个将近而立之年的青年了。
看着前方的场景,他心中感慨万千,他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虽然称不上荒无人烟,却也绝对算不上什么繁华之地。
可现在,这片土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在无数百姓的努力之下。
这片天地变得那么的繁华。
这是华夏在新大陆建造的第一座城池,名为开拓城。
意如其名,这座城池就是华夏在新大陆开疆扩土的桥头堡,乃是华夏开拓精神的象征。
城池秩序井然,排列的井井有条,其中的建筑与华夏风格类似,却又不完全一样。
而是经过当地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城中是来来往往的百姓,虽然来到新大陆之后,他们的生活颇为忙碌,但他们依旧满面笑容。
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就像是这座城池一样,在新大陆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可他们确实将之建造起来了。
而且有大量的百姓生活在其中,他们在各行各业,做着自己的事情,改变着这块土地。
当那些投降的土著来到这里,他们看到这陌生的建筑,内心是那么的震撼。
在华夏到来之前,他们生活在山林之中,就算有建筑,也绝对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可以说,此时此刻他们内心是那么的庆幸,庆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归顺华夏已经是他们唯一的生路了。
虽然单进并未说过,要将土著斩尽杀绝,可他们如果不愿配合,非要与华夏为敌,那等待他们的,只会是灭顶之灾。
毕竟对于单进来说,他希望将新大陆占为己有,让华夏能够在这里开枝散叶,能够在此发展壮大。
这些土著的反抗,无疑和华夏的利益冲突,这是他不能容忍的事情。
在此情况下,单进也顾不上什么人道不人道了,他是华夏之主,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华夏的利益。
至于这些土著,如果他们愿意臣服于华夏,他们无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他们没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李世民脚步飞快,走过了街道,来到了自己办公之地。他并没有懈怠,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忙碌这么多年,华夏也只是拿下了半个新大陆而已,接下来李世民会继续南下,将那片土地纳入到华夏控制中。
他相信,随着华夏在新大陆的实力日益增长,接下来的征程,必将更加顺利。
就凭那些土著,怎敢与华夏为敌,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如今华夏的强盛。
李世民来到新大陆多年,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有些东西他也不曾目睹。
但他从移民来的百姓口中,也了解到不少的信息,他很清楚华夏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是那么的震撼人心。
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有过的。
如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单进的伟大。他们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乃是他们的幸运。
李世民相信,他们都将名留史册之上,他们所立下的功绩,绝对不会被历史淹没。
现在的李世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快拿下整个新大陆。
到时候,他才能回到华夏,见到自己的家人,过上安宁的生活。
反正在李世民看来,他距离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http://quwenw.com/book/BIBCDJ-4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