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传灯(2016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章 传灯(2016年秋)

 

老阴山冰窖里带回来的冰泉水和原生雪菌菌种,被安置在厂区一个特意腾空的、经过彻底消毒的旧仓库里。仓库被改造成了临时的“雪窖”:墙壁加厚了保温层,屋顶开了通风口,地面铺着从老阴山背回来的洁白苔藓土。巨大的冰块堆在角落,维持着洞窟般的低温。

春燕拄着拐杖,几乎是扑到了那些盛着菌种和冰泉水的瓦罐前。当她看到瓦罐里那层如同初雪般洁白、金尖儿璀璨夺目的原生菌丝时,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抖着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冰凉滑腻的菌丝,感受着那蓬勃的生命力。

“师父!是它!比俺瓶子里那点…壮实多了!这才是…这才是正根儿!”她激动得语无伦次。

赵凤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啊,根儿找着了。剩下的,就看咱能不能把它养住了。”

重建新酱坊的工程,在老阴山脚下、远离污染源的一处向阳缓坡上热火朝天地开始了。这一次,酱坊建得更加用心。地基打得深,墙是用老阴山采来的青石混合着黄泥糯米浆垒砌的,冬暖夏凉。屋顶铺着厚厚的、散发着清香的松木板。几口从老阴山冰窖里请回来的、承载着原生雪菌的老酱缸,被安放在酱坊最核心、最通风也最阴凉的位置。从冰泉引来的活水,通过劈开的竹枧,潺潺流入酱坊的石砌水槽。

春燕成了新酱坊最核心的守护者。她的腿脚还不利索,走路一瘸一拐,但干起活来却比谁都拼。每天天不亮,她就拄着拐杖,或者让石头扶着,早早来到酱坊。她用冰泉水清洗双手,用特制的木耙,极其轻柔地翻动酱缸里混着原生菌丝的新酱坯。她仔细感受着缸壁的温度,嗅闻着酱醅散发出的每一丝细微变化的气息。她的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整个世界都凝聚在那一口口沉静的老缸里。

石头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帮她搬动沉重的酱缸盖,替她爬上梯子调整通风的草帘,在她累得满头大汗时,递上一碗温热的酱瓜小米粥。两人之间很少说话,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酱坊清冷的空气里流淌。

秋分这天,是酱园最重要的日子——“开耙”。新酱坊迎来了第一次正式翻缸。

酱坊里打扫得纤尘不染,几口巨大的老酱缸被擦得锃亮。阳光透过松木屋顶的缝隙洒下道道光柱,空气中弥漫着新木、泥土和淡淡冰泉水的清新气息。赵凤兰、徐师傅、几位硕果仅存的“老酱头”,还有春燕、石头和挑选出来的几个年轻学徒,都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蓝布褂子,神情庄重。

赵凤兰站在主缸前,净了手。她拿起那把传承了不知多少代、木柄被无数双手磨得温润如玉的老酱耙。酱耙沉甸甸的,承载着岁月的分量。她深吸一口气,将酱耙缓缓探入缸中浓稠的酱醅里。

“开——耙——喽——!” 徐师傅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在酱坊里回荡。

赵凤兰手腕沉稳地用力,酱耙在酱醅中划开一道深深的沟壑。一股更加浓郁、更加醇厚、带着冰雪清冽气息和阳光暖意的奇异酱香,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瞬间喷薄而出!那香气是如此鲜活,如此复杂,仿佛融合了老阴山的冰雪、松林的木香、苔藓的清新,以及时间沉淀下的深沉底蕴!

酱耙翻动间,酱醅呈现出一种无比的深褐色,油润光亮。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酱耙带起的酱醅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如初雪、金尖儿璀璨如星砂的雪菌菌层!它们在阳光下微微颤动,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好!好菌!好酱!” 马老爷子激动得胡子首抖,连连拍手。

“这香!绝了!” 其他几位老酱头也忍不住赞叹。

年轻的学徒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闻过如此纯净又如此丰富的酱香。

春燕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缸边。赵凤兰将酱耙递给她,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春燕的手微微颤抖,但眼神无比坚定。她学着师父的样子,将酱耙深深探入酱醅,用力,翻动!动作虽然还有些生涩,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和虔诚。属于她的酱香之路,在这一刻,真正开始了。

新酱坊的第一批“雪顶金丝酱”开缸的日子,选在了立冬。酱香早己飘出了酱坊,引来了无数关注。省城的大饭店、老字号的酱菜铺子,甚至还有闻风而来的日本客商,都早早派人等在王家洼。

开缸仪式简单而庄重。赵凤兰亲手启开封缸的黄泥。当沉重的缸盖被移开,那股酝酿了整个秋天的、无与伦比的奇香,如同实质般涌出,瞬间征服了所有人的嗅觉!酱体呈现出深邃温润的琥珀色,油亮润泽,表面覆盖着的金丝雪菌如同撒落的金箔,美得惊心动魄。

赵凤兰用特制的竹提舀起一勺,盛在白瓷小碟里。她先递给坐在轮椅上的徐师傅。徐师傅颤巍巍地接过,凑近闻了闻,闭着眼,久久不语。半晌,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流下。“是…是这个味儿!”他哽咽着,“比老酱脉泉养的…更透亮!更…更有筋骨!咱的根…续上了!”

她又舀了一勺,递给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的春燕。春燕接过碟子,没有立刻品尝,而是深深吸了一口那醉人的香气,眼中泪光闪动。她小心翼翼地用舌尖沾了一点酱汁。刹那间,那股清冽如冰雪、醇厚如大地、鲜香如生命的复杂味道在她口中轰然炸开!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疼痛、所有的等待,在这一刻都化作了难以言喻的满足和骄傲!

最后,赵凤兰舀了满满一大勺金黄油亮的酱,走到酱坊中央。那里,端端正正摆放着那口从日本山田家迎回、又经历了波折的青瓷龙纹贡坛。坛壁上的冰裂纹“和”字,在酱坊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她将提勺中那凝聚着老阴山冰雪、王家洼人心、和跨越百年重获新生的雪顶金丝酱,缓缓地、郑重地,注入青瓷坛中。浓稠的酱汁流入坛中,发出深沉悦耳的声响,如同大地的心跳。

酱汁渐渐填满坛身,淹没了坛底那个“昭和制陶”的印记,也淹没了旁边“乙酉年归宗”的刻痕。当酱汁最终平静下来,倒映着屋顶松木纹理的琥珀色酱面上,那个由冰裂纹天然形成的“和”字,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在酱汁中微微荡漾,散发出温润而永恒的光泽。

赵凤兰望着坛中那平静的琥珀色酱面,望着那个荡漾的“和”字,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酱魂归位,灯芯不灭。这穿越了战火、污染、伤痛和时光的滋味,终究在人心与天地的共同守护下,酿成了新的传奇。


    (http://quwenw.com/book/CJFHIF-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