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没良心赚的更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没良心赚的更多

 

“睡不着……”

“睡不着?那早些睡~”

说完,李向东翻身下了院墙。

依着二人的关系,李向东也不担心何雨水到处乱说。

较真说,

他就不能早起锻炼?

投机倒把不存在的。

何雨水瞅着李向东翻身下墙,心里空落落的。

“接着!”

未等离开,何雨水瞅着墙外扔进来一个纸盒,三步并两步下总算是没落地。

感受着怀里纸盒的热度,打开盒子,一股肉香味从纸盒中传出。

“是肉肠!怎么做的?”

咬了一口,满满的肥油在嘴里炸开。

这肉肠用料扎实的很!

数了数,足足五根,掂了掂,有小一斤肉。

抱着纸盒,夜里的倒春寒也不冷了。

她小心翼翼地推开东屋的门,生怕惊动了院子里的人。

李向东听着院子里没了动静,轻手轻脚的出了胡同,沿着什沙海朝德胜门的方向走去。

寒风吹过什沙海的湖面,偶尔有几声野鸭的叫声从远处传来。

李向东裹紧了身上的薄棉袄,脚下的劳保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真冷~”

瞅了眼便利店角落里标价一百的军大衣,买了!

裹着军大衣,身子总算是暖和起来。

小一个小时,才来到地头。

德胜门的鸽子市在什沙海后海一王府的后边胡同。

这里靠近许多大佬故居,所以,舶来品在这里出现并不突兀,识货的人多,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寻了无人处,里三层外三层的将脑袋裹了起来,他乔装打扮了一番,这才小心翼翼地摸进了鸽子市。

凌晨西点,

这里的鸽子市己经开市了。

马灯,手电筒的光线在黑暗中乱晃。

胡同里人来人往的,两侧屋檐下多了不少临时摊位。

白布上放着样品,方便讨价还价。

市场里卖的东西很杂,米面柴油菜,天南海北的稀罕物,数量都不大,都是嘴头剩下来的。

李向东拿着手电在摊位上扫过,嗅着空气中多出来的一抹松香,突然停在一胡同拐角。

拐了个身,这里是一个卖松子的摊位上。

“东北的松子?”

李向东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松子看了看,颗粒,香味扑鼻。

摊主是个瘦小老头,见李向东感兴趣,连忙凑过来低声说道:“小伙子,这可是正宗的东北松子,别的地儿可买不着,要不要来点?”

这是生怕李向阳不识货。

“多少?”

“八毛?”

瞅着对方比划的价钱,倒也不贵,便利店里边标价一百通用币一斤。

划算得很。

瞅了眼小老头脚旁的布袋子,拎了拎,二十来斤。

从袋子里弄了粒松子尝了口,油香油香的。

随意去了一把,大差不差,都是差不多的品样。

去了布袋,二十斤的松子,花了十六块。

老头麻利地将鼓囊囊的布袋里递给了李向东。

李向东付了钱,拎着袋子在市场里兜了个圈。

除了松子,

这次的鸽子市再没划算的稀罕物。

最后在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停了下来。

他西下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自己后,将东西收进便利店仓库,反手取出这次要出手的东西。

鼓囊囊的袋子里除了中午的六个塑料饭盒,还有十双九块九通用币的塑料拖鞋。

这些东西在鸽子市里算是高端货,尤其是塑料制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更是稀罕物。

塑料制品大多都靠进口少有出口。

这些商品上大大的【Made in a】,一看就是出口货!

妥妥的国货~

寻了个背风的无人地,把袋子展开一角,各取了一样做样品。

塑料拖鞋在灯光下透着黄,像块黄玉。

塑料饭盒则是磨砂的,光线打上去,卖相也不差。

李向东没有吆喝,只是静静地坐在摊位后面,等着买家上门。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好东西啊!”

“少见得很!”

他蹲下身子,拿起一个塑料饭盒仔细看了看,又敲了敲拖鞋的质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呦,有识货的!”

“塑料饭盒十元,塑料拖鞋,大号十块,小号七块。”

李向东报了价,这价格他是在北新桥那边商场打听过的。

塑料饭盒翻了倍,塑料拖鞋则是翻了三番的价。

毕竟,

这可是国货,瞧着标记的【Made in a】,外售转内销,这价格就绝对不能便宜不是。

中年人皱了皱眉:“贵了点吧?能不能便宜些?”

嘴上埋怨贵,但手上的拖鞋可没放下。

不像是因为贵不想买的样子。

面对讨价还价,李向东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一口价!”

中年人犹豫起来,但又是不舍得很,放下又拿起来。

仿佛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开口,“这十双拖鞋和这塑料饭盒我都要了,拢共一百五十一!”

这话一出,倒是让李向阳多看了这中年男人一眼。

奈何这裹得不比他少,着实是看不透。

中年瞧着李向东没回话,挪了挪身子,有些着急的拉了拉李向东身上的军大衣。

摸着军大衣的用料,以及这若有若无的气味,“这大衣才开封!”

这大衣北新桥的商店就有卖的,价格小一百,贵得很。

就这,还总是没货。

也就是这会入了春,买的人少了,这才能排上。

“怎么?不能包圆?”

“哦,那没有,你算的对,一百五十一,布袋子算送你的!”

鸽子市的规矩买卖过后,大家就谁也不认识谁。

你不问我咋来的,我也不问你买去做什么。

中年从里衣摸出两沓钱,拆了其中一沓,数了五十张。

摸了摸口袋,又取出一张一元纸钞,拢在一起给了李向东。

摸着手中的新钞,李向东咧了咧嘴角。

他真的是越发好奇对方的来历。

买这国内造的舶来品不说,钱也是大把新钞。

李向东数了数钱,确认无误后,连袋子一起递给了中年人。

中年人接过袋子,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向东一眼。

“小子,你是外交大院的吧?”中年人突然问道。

李向东心里一紧,但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异样。

反正他又不是,紧张什么。

就是,这中年人坏了规矩,那有问人身份的。

不表态,不就被白欺负了?

李向东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凶光”,冷冷地说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中年人被李向东的眼神吓了一跳,倒不是被凶光给吓得。

李向东又没杀过人,就算是杀鸡杀鱼,他也不敢啊。

中年人是被李向东快挤到一起的黑眼珠子给吓到了,这不斗鸡眼嘛~

突然看到,再加上这夜黑风高的,手电筒一闪一闪的,确实挺吓人。

“学什么不好,学斗鸡眼!”

啪~

“不会瞪人就别学人瞪眼珠子!”

抽了口冷风,揉了揉手腕,中年人好奇李向东脑袋上戴的嘛玩意,贼硬!

也不是钢盔,敲得声音很闷很沉。

言语中有对后辈如此不堪的失望,也有三分关心,三分打趣。

在瞧李向东收起摊位要跑,也是忙摆手拉扯。

“得,东西别收,我就随口一问。反正你家长辈认出东西来,我也不认,挨打的还是你!”

“钱货两清?”

“那感情好~”

中年人走后,李向东也出了胡同,朝着南锣鼓巷走去。

细数这一日的收获,

买棒子面花了五毛,午餐一毛,芝麻饼一毛二。

为了娶老婆,一大妈那里搭了五块,陈大妈那里西块五,等事成了,还要花三块钱买烟酒答谢陈大妈。

依着秦淮茹的性子,彩礼钱五块钱够了。

晚上嫌冷,花一块买了件军大衣。

为了伪装,脑袋上花了两毛,买了个挡风头盔。

逛鸽子市嘴馋,花了十六块钱买了松子。

这唯一的收获,就是昧着良心卖劣质塑料拖鞋,赚了一百五十一。

100-35.42+151=……

也就是这劣质拖鞋便利店货不多,不然赚的更多。

“就是我这良心怎么隐隐的有些痛呀……”


    (http://quwenw.com/book/E0JEBH-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