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援军紧紧驻守而未提供增拨。】
【在孙坚持续的进攻下,董卓最终放弃了洛阳,带着天子迁都至长安。】
【随后董卓遭到了王允和吕布的联合袭击,最终身亡。】
【董卓之乱结束后,各路盟军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开始内讧,甚至各自为战,相互攻伐。】
【从此开始,大分裂的军阀时代的三国正式开启。】
东汉位面。
曹操看着光幕上显示的场景。眉头紧蹙。
原来董卓真敢动这个心思!这些年他在凉州积蓄实力。果然是要在朝廷动手脚。竟敢裹挟天子西迁。
这简直是在把汉室江山的根基连根拔起!“我就知道此人狼子野心。”
王允和吕布联手倒是个意外之喜。不过吕布这种人。
恐怕也靠不住。
“董卓一除,这天下必然大乱。群雄并起,各自为政。这是早晚的事。”“看来我得尽快筹划了。”
大唐位面。
李二不由得捻须轻笑。
这段历史自己可是读了无数遍。但亲眼看到还是别有一番味道。
“董卓这厮,还真是个不懂权术的莽夫。以为有了兵权就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也不想想这朝廷大臣们会善罢甘休?”
“就算要控制朝廷也该徐徐图之,何必如此急切。”这下可好。
把所有人都推到对立面去了。
“想我大唐立国虽也经历过动乱,但好在懂得以民为本,知道该如何笼络人心。”
“这些诸侯们有几个真正考虑过百姓死活?难怪最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
【同年袁术派遣孙坚征讨荆州,孙坚在战斗中中箭身亡。】
【随着孙坚的不幸去世,年仅19岁的孙策挽起旧部的旗帜,开始向江东拓展势力。】
【在同一时期,曹操成功击败了青州的黄巾军,将他们纳入麾下,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公元194年,曹操决定进攻徐州。徐州墓向刘备求救,因此刘备得到了进驻徐州的机会。】
【由于昌布偷袭了曹操大本营,导致兵力分散,放弃攻打徐州的机会。】
【刘备的支援让陶谦十分欣赏,封他为豫州刺史。陶谦去世后,刘备接管了他的部队,正式入驻了徐州城。】
一—“不愧是真英雄,19岁就敢扛起大旗,孙策属实猛男!”
一—“黄巾军:这边被打完,转头就去给曹老板打工,社会啊~”
一—“刘备:白送的徐州不要白不要,就是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啊!”
大宋位面。
赵匡胤转头对赵光义道。
“老弟,你瞧瞧这场面,是不是跟咱们打天下时有点像?”赵光义捋着长髯轻笑。
“兄长说的是,不过他们这打法也太莽撞了些。”赵匡胤点点头。
“这孙策倒是个人物,年纪轻轻就敢继承父业。不过还是欠些谋划,若是我,定要先稳住根基再图发展。”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随后曹操借朝廷名义来讨伐各地诸侯。】
【在几年时间里,先后破袁绍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实力发展成沿豫徐三洲兼部分中原地区,走上人生巅峰。】
【由于袁绍曹操双方的势力持续壮大,最终爆发了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亲自率领军队火烧袁绍军粮,以寡敌众,成功击败了袁绍在河北的割据实力。】
【随后曹操经过数年的努力,成功消除了袁绍三个儿子。】
【在白狼山之战中,他派遣出色的大将张辽率领先锋部队成功大破乌桓军,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成功统一了北方。】
大明面位。
老朱一拍桌子。
震得茶盏都跳了起来。
“好你个曹操!这招挟天子以令诸侯玩得真是漂亮!”
“刘先生,你瞧瞧这一手,这不就跟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干掉陈友谅一样?”刘伯温捋着胡须。
“陛下说得是。不过这曹操比咱们更绝啊,直接把天子抢过来安在自己这边,这下名正言顺了。”
老朱眼睛一亮。
“这官渡之战打得也够狠的。以少胜多,火烧军粮,啧啧··”“当年俺在濠州打仗的时候,要是能学到这一招该好。”
东汉位面。
曹操盯着光幕。
先是惊愕。
继而大笑起来。
“荀文若,你且来看,这是天机泄露了吗?竟让我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我竟能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妙啊,这般一来,名正言顺,谁还敢说我是乱臣贼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啧啧,这主意不错。”
荀彧欲言又止。
曹操却已经沉浸在画面中。
“这袁本初果然要与我一决高下。看来我得提前储备粮草,说不定真能用上火攻这一招。
“文若啊,你说我是不是该先发制人?反正结局已经注定是我赢···”
荀彧连忙劝道。
“明公,天机难测,还是稳妥行事为好。”曹操大笑。
“说得对!不过这未来,倒也不坏,不坏啊···”刘备看着光幕。
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孔明,你看到了吗?这曹操···这曹操··”
“我本以为曹操是个义士,没想到··竟然打着朝廷的旗号到处讨伐诸侯。这···这不是和董卓一样吗?”
站在一旁的关羽捋着长须。
“大哥,这曹操确实了得。他这火烧军粮,以少胜多,确实有两下子。”张飞在一旁按捺不住。
“哼!不过是仗着朝廷的名义作威作福罢了!二哥你怎么还夸起他来了?”诸葛亮轻笑。
“主公既知未来,更该谨慎行事。这徐州之地,既是机遇也是危机啊。”
【25岁的孙策被许贡三门客所伤,不治身亡。】
【年仅18岁的孙权接掌了孙策的势力。】
【在周瑜的辅佐下,孙权在江东的势力逐渐壮大。】
【而刘备则在新野屯兵数年却未有建树,自觉老去将至,功业未建。】
【由于当时刘备实力弱小,被曹操击败后只好采用游击战的方式继续与曹军作战。辗转来到荆州投靠了刘表。】
【公元208年,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迎来了蜀汉的总设计师诸葛亮,此有了全新发展的目标。】
【而此时,53岁的曹操正率领20万大军顺江南下,想统一全国。】【自知实力悬殊的孙权和刘备结成抗曹联盟。】
【同年赤壁之战爆发,刘备和孙权联手用火烧连环船击败了势力强大的曹军。】三国位面。
司马懿冷眼看着光幕中的曹操。
“你瞧瞧,这就是曹公自负的下场。”司马昭小声道。
“父亲,您笑得有点···吓人。”司马懿收敛笑容。
“看到没,这就叫水火无情。”
“曹公倚仗着北方大军,却不懂得江南水战的厉害,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不过父亲,您说这诸葛亮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要等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司马懿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
“这你就不懂了。有些人就是要装得高深莫测,才能显得自己的价值更高。”“你以为他真的在那茅庐里种了多久的菜?”
说完嘿嘿一笑。
司马昭见父亲又露出那种笑容,识相地闭上了嘴。此时尚未出山的诸葛亮放下羽扇。
神色复杂。
“原来我是这样被请出山的。这位刘皇叔,倒是真有诚意,三顾茅庐··”庞统打趣道。
“孔明兄,你这装高深的本事不错嘛!让人家请了三次才肯出山。”“怎么,是不是还要在茅庐里多种几年菜?”
【曹操元气大伤,在随后十年里多次南下受挫。】
【曹操把目光转向西北,相继消灭了西北多个割据势力,占领陇西地区,被汉献帝封为魏王。】
【刘备则已诸葛亮为首,加上张飞、关羽、赵云一众将领,成功的收复了荆州各郡。】
【在攻占西蜀之后,刘备继续向前占领了汉中,并成功将关中的军阀马超纳入自己的麾下。大大增强了势力,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孙权的孙吴集团则安于江东,安心发展。】
【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形成鼎足之势。】
望着光幕中的三国鼎立之势....
不少古人暗自感慨这天下大势的变迁无常。
“这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怎么就成了三虎并存?莫非这就是天意?”
“唉,这天下三分的局面,到底是祸是福还真难说。”
【公元219年,37岁的孙权出兵攻打合肥。】
【关羽趁着襄樊空虚之际发动了襄樊之战。在战败后逃到麦城,却被孙权的军队俘获并处死。】
【孙权夺去了荆州,掌握了该地区六郡的大部领土。他与蜀汉的军队在三峡地区相持,限制了蜀汉在初辖地区的扩张。大唐面位。
“这孙权,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明明是曹魏在前面顶着,他在后面捡现成的。”李世民眉头微皱。
“这关羽也是,太过自负。”
“襄樊之战打得是漂亮,却不知在背后已经有人打起了荆州的主意。”“这么个虎将,最后意栽在这种背后偷袭上。”
魏征轻声道。
“这背盟弃义之事,终究会结下因果,”李世民突然笑道。
“魏卿,你说这关羽若是遇到你这样的速臣,会不会改一改他那个性子?”魏征也笑。
“怕是不会。这等英雄人物,宁折不弯是常事。
“再说,臣这张嘴,说不定早就被他的青龙偃月刀砍了。”
......
东汉位面。刘备顿时脸色大变。
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这孙权表面上一副谦恭有礼的模样,背地里居然如此狠辣。
“原以为这江东小霸王的弟弟是个可以结盟的对象,没想到竟是个背信弃义之徒。”“我等将来若与他结盟,岂非与虎谋皮?”
关羽在一旁怒目圆睁。胡须都气得翘了起来
“哼,不过是个背信弃义之人罢了。大哥,我们何必与这等人结盟?”刘备打断道。
“二弟啊,你这就是太过耿直了。”
“这天下大事,有时候不得不韬光养晦。你我现在实力尚弱,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公元220年,65岁的曹操病逝,由曹丕继位。】【一年后曹丕篡夺汉魏,建立起魏国政权。】
【同年,60岁的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以为关羽报仇为由亲自率兵攻打东吴【起初汉军势如破竹,深入敌境。但随后陷入了漫长的僵持局面。】
【几个月后,东吴陆逊巧妙运用火攻击败了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致使刘备败归于永安,蜀汉的精锐尽数损失。】
【夷陵5.0之战后,吴蜀两国再次联盟,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局面。】
【公元223年,62岁的刘备去世,儿子刘禅继位。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
【期间诸葛亮一方面巩固汉吴同盟,另一方面安抚百姓。将蜀汉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与此同时,在曹丕统治下的七年中,曹魏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胜利。】
【曹丕成功击败了羌胡联军,使曹魏的实力扩展至河西地区。】
【接着曹不派遣使者重新开通西域,使中原王朝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权。】
【尽管曹魏在三次伐吴的尝试中未能取得成功,但整体而言曹魏的实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大宋位面。
老赵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龙袍。
这曹丕倒是个急性子。
连个陈桥兵变的戏都懒得演直接就篡了。
不过话说回来
陈桥那出戏。
好像也没比这强到哪去
大明位面老朱不禁咧嘴笑了。
“这诸葛亮,能文能武,又懂得笼络人心。要是我当年也有这么个军师该多好。“不过刘伯温这小子也差不多了。”
“倒是这曹丕,继承了他爹的家业,居然没有败家。这西域都打通了,比他爹还强。一旁的朱标点了点头。
没敢吭声。
【公元226年,40岁的曹丕去世,由曹叡继位。】
【在曹祯陈群以及司马懿等人的辅佐下,曹叡开始了为其12年的执政生涯。】
(http://quwenw.com/book/EEEFC0-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