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辞世后的第二年,诸葛亮率领军队入侵汉中,将汉中太守魏延引入丞相府,并领镇东将军赵云调防汉中,准备着未来北伐的计划。】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诸葛亮进行了多次伐魏的尝试,都因各种原因而退兵,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目标。】
【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将都城迁至建业。期间多次攻打魏国,即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因病去世,蜀汉停止设置丞相一职。】
【公元238年,曹叡派遣智勇双全的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成功平定辽东。但在此期间,曹睿却因病辞世。】
【曹额的儿子曹芳继位,立曹爽为大将军,与当时年满60的司马懿一同辅佐政权。】
【曹爽傲慢跋扈,甚至连朝中的重臣郭太后也被他软禁。相较之下,司马懿采取了低调养晦的策略。】
【一直到高平陵事件中他成功的粉碎了曹爽一派,使得司马家族崭露头角,开始主导朝政东汉面位。
老曹忍不住拍案而起。
“好你个司马懿!当年在我手下装成一副病病殃殃的模样,原来是在等这一天!”“这老小子,比我想象的还要能忍啊。”
他叹了口气。这世道。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当年从曹昂开始。一步步谋划到今天。
没想到最后便宜了司马家。大唐位面。
李二突然转头看向魏征。
“你瞧瞧,这司马懿藏得可真够深的。”
“朕当年收拾了建成和元吉,怎么着也是光明正大地来。”魏征捋着胡须回道。
“陛下说得是,您好歹是在玄武门摆开阵仗。”
“这司马懿倒好,躲在家里装病,直到曹爽自投罗网。”李世民不满地瞪了魏征一眼。
“老魏,你这是在内涵朕吗?”
“陛下,臣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您说是不是?”李世民听出了话里有话。
他假装没听懂。
“行了行了,看你这老头子,又想怼朕是不是?”“咱们接着看。”
【公元252年,70岁的孙权逝世。仅十岁的孙亮继位,由诸葛恪孙峻等辅佐政权。】
【次年诸葛恪因征讨淮南而战败,被孙峻等人所杀,大权落入孙峻手中。漫长的内部争端使得孙吴国力遭受了沉重打击。】
【公元253年,刘禅派遣姜维总督内外军事,同时宠幸宣官黄皓,导致蜀汉的实力进一步下滑。】
【姜维毕生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虽然总体上胜多败少,但连年战乱使得蜀汉的衰落已经不可逆转。】
【公元263年,司马家展开了攻灭蜀汉的计划。派钟会邓艾等将进行攻伐。】
【王皓听信迷信言论,告诉刘禅敌军不会来犯。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之时,刘禅才派廖化等人前去救援,然而为时已晚。】
【姜维虽然成功的在剑阁之外阻挡了钟会大军,却未料到邓艾趁机从景谷道愉袭,大败诸葛瞻,刘禅最终投降。】
【姜维在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因计划泄露,姜维、邓艾、钟会等人全部被处死,蜀汉从此彻底灭亡。】
不少古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禁感慨蜀汉的命运。这刘禅还真是把祖上的基业全都给败光了。诸葛亮要是在九泉之下看到这一幕。
怕是要气得胡子都来。看来看去。
这些人里就属司马家最会玩了。等着别人打来打去。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黄皓:我就是个宦官,但我干翻了一个国家[doge]”一—“诸葛恪:我姓诸葛但我不会躺赢[笑哭]”
一—“十一次北伐笑死,这是把北伐当成年度旅游项目了吗?”
——“所以说宦官误国啊,这黄皓简直就是内鬼本鬼,刘禅也是真的废物。”一—“刘禅:你说我该相信黄皓还是该相信姜维呢?当然是黄皓啦!”
东汉位面。
刘备坐在草堂前一时间陷入沉思。他转头望向正在整理书简的诸葛亮。欲言又止。
孔明为自己殚精竭虑。
没想到最后竟是这般结局。
堂堂蜀汉就这样毁在阿斗手里了。看看人家孙权。
虽说他儿子孙亮也不成器。但至少还懂得任用能臣。
自己这儿子把黄皓捧在手心里。难道就不知道宦官乱政的道理吗?
看来回去后少不了要教训这小子一顿了。
【公元264年,在魏灭蜀的战争之后,孙吴完全被魏国所包围。司马昭病逝,第二年司马炎逼迫曹负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曹奂禅让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陈留国作为曹魏的后继者,历经两晋、刘宋,一直传承至南齐,国祚长达二百一十四年。】
【公元280年,孙浩降晋朝,孙吴灭亡,标志着西晋的统一】
——“卧槽,曹奂这么惨的吗,好歹给你封个王了!”
——“司马炎:谢谢爷爷和老爸,这江山我就收下了。”
——“所以说陈留国居然活得最久?这反转有点秀啊!”
一—“孙权:我刚走这家就开始摇摇欲坠,这帮不成器的东西。”
——“两百多年的陈留国,比曹魏正统还能苟,这才是真正的曹家传人吧2333”
大宋面位。
赵匡胤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身旁的赵普也看得入神。
“这陈留国倒是有意思,居然能传承两百多年。”
“要说这曹家,从曹操到曹奂,也就三代人的功夫就被司马家给取代了。”“但这小小的陈留国反倒成了长寿王朝,这天下事还真是难说。”
“赵普啊,你说咱们这般谨慎行事,和晋朝比起来,谁更能守住这天下?”赵普正要回答。
却见赵匡胤已经摆了摆手。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
隋朝面位。
杨广不由得放下手中的茶杯。
这曹魏居然是被司马家给夺了江山?不过这曹奂倒是个聪明人。
知道顺势而为。
他家最后活了二百多年。
这不就证明识时务者为俊杰嘛!杨广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虞世基。
“你说这司马家父子,是不是比我父亲还要厉害些?”
“你看人家多会办事,先是让曹负禅让,然后还给封个陈留王,名分做得漂亮。”“可我父亲呢,连个像样的封号都没给杨坚家。”
咦,等等...
统一之后的晋朝会怎么样?怎么天幕不往下播了?
我倒要看看这司马炎能把江山坐多久。毕竟能当皇帝的。
总不会比我差到哪里去吧?大明面位。
朱元璋看着天幕里的画面。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这晋朝统一来得倒是挺快。不过看这光景。
怎么和俺当年看到的差不多。
上头的人整天勾心斗角夺来夺去。老百姓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吧。
这司马家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安心治国的主。朱元璋转头对刘伯温道。
“你说这天下,是不是就该打天下、治天下的本事都有才行?就这么几下子就把江山抢到手,我看啊,这晋朝迟早要出乱子。”
“俺当年在皇觉寺里当和尚的时候,可是亲眼看到饿殍遍地。”
“你说这当官的要是只顾着自己享乐,老百姓还不得揭竿而起?看着这天怎么说···”
此时天幕内容切换:【如何在古代成功发动一场农民起义】
哈!
朱元璋突然大笑起来。这不是他的拿手好戏吗?
“当年在凤阳一带,要不是赶上了那场灾荒,朱重八现在说不定还在哪个破庙里扫地呢?”
朱元璋说着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这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啊。
刘伯温正要说话。
朱元璋却突然皱起眉头。
“咦,怎么不继续往下播了?”
“俺倒要看看这天幕里还有什么说法。”
“这当农民军首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有真本事才行啊!”
此时天幕开始。
【经常造反的古代朋友应该知道,农民起义九死一生。】
【而你作为一个最没节操的穿越者,来到王朝末期,皇帝醉生梦死,宦官祸乱朝纲,官员贪污腐败,地主侵吞土地,岁大饥人相食。】
【你叹息一声,抽完最后一口锐克五,决定揭竿而起,发动一场世界上最成功的农民起义】
【送当朝皇帝上西天,给他一点小小的大西王震撼。】
.......
弹幕区一片混乱。
一—“这不就是朱元璋标准剧本吗233”
一—“建议把锐克五换成红牛,效果更好[狗头]”
——“前方高能!接下来是大西王震撼时间!”一一“九死一生?这不比考公务员简单?”
一—“什么叫最没节操?明明是最有觉悟!”
大明面位。
朱棣放下手中的朱砂笔。一脸困惑地看着天幕。
什么叫最没节操的穿越者?这是在说谁能穿越时光不成?还有那个锐克五又是什么东西。
听着怎么这么像我儿子朱高炽偷偷藏在袖子里吃的点心?
大清面位。
康熙看着天幕。
手中的朱笔转了又转。什么叫醉生梦死?
朕每天五更就起来批奏折。天天操劳国事。
这天幕怎么尽说些大逆不道的话?大唐面位。
唐玄宗瞥了眼身边的杨贵妃。这天幕说得对。
宦官确实不是好东西···咦,我为什么要看杨妃?我可是勤政爱民的明君!
【众所周知,由河南东部、江苏西部、安徽北部和山洞西南部组成的淮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充斥着富有活力的社会团体。】
【很多地方志都会记载淮北农民野蛮凶猛的特性。】
【魏源锐评该地“土地荒芜,民惰而好斗,习于抢劫,千百为群,各有首领,日有伤害,故该地素称难治。”】
【老乡们被迫“热衷”于赌狗仇杀当土匪,家里的积蓄经常用来储备刀剑长矛。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大清面位。
雍正手里的朱笔差点折断。年羹尧站在一旁。
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这帮淮北刁民,朕就知道这地方不太平!”
“年爱卿,你说这天幕里讲的可有道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搞什么邻里火并,屯刀屯枪?”
“朕费尽心思整顿吏治,减免赋税,就是为了让这帮刁民能安生过日子,他们倒好,把钱都用来买兵器了!”
雍正站起身来。在御案前来回踱步。诶等等!
这天幕里说的“赌狗仇杀”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在斗狗?
朕记得已经下旨禁止这种恶习了。
怎么还有人敢顶风作案?
大明面位。
崇祯皇帝看着天幕神情恍惚。手中的奏折早已掉在地上。
这不就是在说我大明现在的情况吗?崇祯摸着额头。
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淮北地区···
那不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起家的地方吗?这么说来朕这几年收到的奏折倒也没说错。
那地方确实是藏污纳垢、匪患丛生。
话说回来。
朕现在是不是也该储备点刀剑长矛了?这天幕里说得对啊。
万一哪天···
不对不对!
崇祯猛地惊醒,连忙甩甩头。
朕怎么能有这种想法?朕可是天子。
怎么能和这些刁民一般见识?大秦面位。
“淮北难治?”赢政冷笑一声。
“朕倒要看看是真的难治,还是没有用对方法!”这天幕说得倒也新鲜。
什么叫“富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分明就是宗族势力横行。
私藏兵器!朕平定六国。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就是要根除这种地方割据的祸害。这帮刁民。
居然还敢结党营私!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赢政念叨着这句话。
突然大笑起来。
“李斯,你听听,这不就是六国时期的老一套?”
“诸侯混战,邻里相残。朕统一天下,就是要除掉这种陋习!”蒙恬在一旁小声提醒。
“陛下,这天幕说的是民间···”“民间?更要严惩!”
“郡县制推行以来,这等宗族私斗、结党横行之事,就该严惩不贷!”
“李斯,你去拟一道新政,凡私藏兵器者,一律车裂!”
李斯额头沁出冷汗。
“陛下,现在边疆未稳,匈奴虎视,若是···”“朕自有考量!”
“与其让这些刁民在背后捅刀子,不如···对了,把他们都发配到北边去修长城!让蒙恬好好管教!”
蒙恬听到这话脸都绿了。
陛下这是要把淮北的刁民都发配到自己手下?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http://quwenw.com/book/EEEFC0-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