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稹思索道。
“此事怕是另有玄机。就像修建运河,看似只有一条路,实则处处皆可通航。”殿内众臣望着天幕。
都在猜测这场博弈的后续。这般与强权周旋的智谋。比之当年征伐高句丽。反倒更令人期待。宇文化及扬声道。
“依臣看来,这龙国定会让倭国好好吃一惊。”杨广重新坐下。
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不错,这场戏才刚开始。”
【龙国的第二个目标是得国西门子,西门子当时也是高铁行业内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技术肯定没的说:但西门子给出的报价却多少带着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他们表示整车可以出售,技术也可以出售,但技术只出售80%。单列动车报价为3.5亿人民币,而技术转让费则高达39亿人民币。】
【这个报价远远超出我们的预算,而且39亿就买个瘸腿技术,核心部分还被别人握在手里,怎么看都是个陷阱。】
【摆在龙国铁路面前的是两大高铁巨头编制出的一个死局,无论怎么选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就在得国人和倭国人猜测时,龙国铁道部却来了一手超出所有人预料的高端操作,成功破局。】
【Part2.谁敢放弃龙国市场?】
【2004年5月,龙国铁道部抛出了一项大手笔的采购计划。面向全球招标,采购140列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这个消息引起了全球铁路行业的震动。】
【当时世界上满足龙国技术要求的企业和国家只有四个。除了前面提到的以日立、日车、川崎重工为代表的倭国高铁制造企业以及得国西门子,还有枫叶国的庞巴迪和发国的阿尔斯通,
【但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招标,并不是说你技术水平达到了就能来投标。铁道部对投标企业附加了几项条件。】
【首先,投标的公司必须是龙国企业。其次,龙国企业必须和国外的企业深度合作,获得成熟的技术支持。最后,国外企业的关键技术必须100%转让给龙国企业。】
【所以外企要做这个项目必须跟龙国企业结对子,这其实就是逼着外企把技术转让给龙国企业。有人肯定纳闷这外企就这么好说话?你让转让就转让,这个项目他们非做不可?】
一—“高端操作!不愧是顶级商战”
一一“笑死,一个个都等着蛋糕呢”
——“倭国:我技术很贵的!龙国:那您请便”
一—“西门子:我卖80%,铁道部:告辞”
——“龙国:要么全给,要么滚蛋,不过分吧?”
——“这是把所有人都逼到赌桌上了啊”
——“铁道部:你永远都不知道我的下一张牌是什么”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看着天幕中的画面。不禁捋须轻笑。
这铁道部的手段。
倒是有几分当年他在玄武门布局时的意思。身旁魏徵看出了皇帝的兴致。
“陛下可是想到了什么?”李二转头看向群臣。
“朕观这铁道部,倒像是个做生意的老手。一手好牌打得这般悠然自得,难道就不怕无人应标?”
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想必他们早已算准了这些外邦商人的心思。”杜如晦附和道。
“以臣之见,这分明是借市场之力,让诸家相互制衡。就如当年突厥内乱,我大唐坐收渔利一般。”
李二听罢。
不由得想起当年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突厥可汗。这些外邦商人。
怕是也要步其后尘。
殿内群臣都在猜测铁道部的后续动作。一百四十列车的订单。
足以让任何一家企业为之疯狂。这般大手笔的采购。不知最终鹿死谁手。长孙无忌笑道。
“陛下,这铁道部怕是胸有成竹,故意吊足了众人胃口。”
李二点点头。
眼中满是期待。
“这些外邦商人,怕是要为了这块肥肉斗得你死我活。倒要看看,这铁道部究竟使了什么妙计。”
褚遂良道。
“依臣看来,这铁道部是要让这些外邦商家自相残杀啊。”
李二闻言大笑。
“有意思,当真有意思,这些商人怕是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别人的圈套。”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注视着天幕上的画面。眼中闪烁着惊异的光芒。
作为当年设盐铁专营的帝王。
他对这种以市场为饵的手段颇为赏识。
“司马卿,你来说说,这铁道部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刘彻望向殿下的司马迁。
司马迁略作沉吟。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与盐铁之利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铁道部比之更胜一筹,竟让外邦商人争相送上技术。”
桑弘羊听闻此言。不由拊掌。
“妙啊!百四十列车的订单,怕是连那些自诩富贵的胡商见了也会动心。”
刘彻饶有兴致地抚掌。
“这铁道部倒是精明,放出这般大的诱饵,就不信没人上钩。只是朕看这其中定有玄机。董仲舒进言道。
“依臣之见,这铁道部故意把条件说得这般直白,想必另有后手。”公孙弘也道。
“这些外邦商人各怀心思,铁道部定是要借势破局。”刘彻踱步殿中。
眼中神色越发明亮。
“有趣,当真有趣。朕倒要看看,这铁道部如何让这些外邦商人乖乖就范。”殿内众臣也都露出期待之色。
这场较量。
远比当年的盐铁之争更令人心驰神往。毕竟。
连陛下也看不透这铁道部的后招。想必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
刘彻重新坐定: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铁道部,倒真是位智者。”
【这个项目他们还真就非做不可。首先龙国一次性招标的动车组数量高达140列,这是当时一次性招标数量最多的一次。对于任何高铁企业来说都是一笔无法忽视的天量订单。】
【其次,龙国这次招标只是针对第六次提速的。在此背后龙国还有刚刚规划的“四纵四横”1.2万公里高速铁路网。要知道04年倭国新干线的运营线路总长度还不到2500公里
【当时世界各大咨询机构的口径非常统一,龙国已经成为世界高速铁路最大的市场。而这次招标成功与否,很可能就决定了将来能否进入龙国市场。所以对这些行业巨头来说,这次招标不但要参加,还要成功。】
【Part3.二桃杀三士】
【当时龙国的机车制造企业有好几十家,谁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众多企业肯定会一窝蜂涌上去争先恐后跟外国企业谈判。这样的话谈判主动权会牢牢掌握在对方手里,想拿到真正的技术必难如登天。】
【龙国以前不是没出过这事,当年国外汽车进入龙国时,最终引进的不是技术而是产品,原因就在于此。对方掌握主动权不说,还有各种来自内部的恶性竞争。】
【于是铁道部在此次招标中祭出了一个大招——战略卖家策略。只指定两家企业,一家是南车集团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北车的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国外企业想要进军龙国市场,就必须在招标开始前通过跟这两家企业进行合作,并完成彻底的技术转让,才能获得投标资格。】
【狼多肉少,主动权被牢牢攥在我们手里。而国外巨头们则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跟龙国企业的谈判。】
——“战略卖家策略?高,实在是高!”
——“既然都想要这块肥肉,那就看谁诚意够了”
一—“二桃杀三士,经典战法了属于是”
——“南北双雄:此处有大量技术等待投喂”
——“狼多肉少,经典饥饿营销”
——“商战教材级操作,建议收藏”
一—“笑死,外企排着队送技术”
元朝位面。
成吉思汗听着天幕上的讲述。豁然站起身来。
这种以少胜多的计策。
让他想起了当年草原上的征战。他虽不懂这高铁为何物。
却对这般运筹帷幄的手段极为赞赏。札木合在一旁解释道。
“大汗,这铁道部用两家企业对付四方势力,正如当年您以少量兵力分化林中诸部。”成吉思汗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有意思,这后人们既不靠武力,也不靠金钱,竟然能让这些外邦商人乖乖献上技术。”木华黎道。
“大汗,这些商人为了利益,怕是要自相残杀了。”博尔术也道。
“就像当年金国与西夏互不相帮一样,这些外邦商人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斗。”成吉思汗摩掌着长须。
心中暗自称奇。
虽然不明白这铁车为何能日行千里。但他看得出这是一场智谋的较量。一千二百里的铁路。
这可比当年横跨草原的版图还要宏大。耶律楚材进言道。
“大汗,这南北两家互为犄角,外邦商人想要分化都难。”成吉思汗大笑。
“妙啊!让敌人自己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只需坐收渔利。这铁道部,倒真有几分草原豪杰的气魄。”
托雷看着天幕。也不禁赞叹。
“父汗,这比打仗还要精彩。”成吉思汗踱步殿中。
心中对这场较量越发期待。虽他对这些铁轨机械一窍不通。
但这种以弱胜强的计谋却让他热血沸腾。大明位面。
永乐皇帝朱棣凝视着天幕。眉头微皱。
作为当年派郑和下西洋的帝王。
他对这种以小博大的手段颇有共鸣。
却对这铁轨上飞驰的庞然大物感到困惑不已。“这铁马日行千里,竟比朕的快马还要神速。”
朱棣转向姚广孝。
“少师,你可看出这铁道部的用意?”姚广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陛下,这铁道部的手段,与当年郑和下西洋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以市场为饵,让四方商贾自相争斗。”
朱棣起身踱步脸上显出几分兴奋。
“一千二百里的铁路,比当年郑和走过的航路还要壮观。这铁道部倒是好算计,竟让这些外邦商人争相献技。”
解缙上前道。
“陛下,这些外邦商人为了利益,必定会相互压价。南北两家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朱棣抚掌大笑。
“这些商贾还当真是贪心,为了这点蝇头小利,竟连祖传的手艺都要献上。”杨士奇轻声道。
“依臣看来,这铁道部已是胜券在握。就看这些外邦商人如何争抢了。朱棣望着天幕中的画面。
眼中异彩连连。
虽然他不明白这铁车如何能不用马匹就能行走。但这种手段却令他赞叹不已。
殿内众臣也都露出期待之色。这场智谋的较量。
远比寻常的战阵更令人心折。朱棣重新落座。
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当真有趣。也不知这些外邦商人,最后谁能得到这块肥肉
酒肆茶馆中人声鼎沸。
谈论声此起彼伏。茶客们看着天幕。不禁啧啧称奇。
“这招可真够狠的,比当年县试里的计策还要绝。”
“什么计策不计策的,这分明是在钓鱼嘛!甩出这么大的饵,就等着这些商贾自投罗网。“我倒觉得这铁道部是得了真传,上得了庙堂,下得了江湖。”
街坊邻里纷纷议论
有人感叹这些外邦商人太过贪心。
有人则惊叹这铁马竟能日行千里。
茶客们虽不明白这高铁为何能不靠马匹奔驰。
却对这场商战兴致盎然。
“你们说这些外邦商人会不会后悔
“后悔?晚了!都已经被这铁道部算计得明明白白了。”
“这下有好戏看了,外邦商人怕是要斗个你死我活。”街坊们饶有兴致地观望着这场智谋较量。
仿佛在看一出精彩的商战大戏。虽说不懂什么技术转让
但这种借势取利的手段。
倒是与茶楼里说书的故事有几分相似。
“这铁道部当真有几分谋士的风范,比那些衙门里的老爷还要精明。”“可不是嘛,这般算计,就跟下棋一样,把人家的路都堵死了。
“依我看,这些外邦商人就算想跑也跑不掉了。这么大的市场,谁舍得放弃?”
茶客们越说越是兴奋。
仿佛自己也参与其中。
这场较量。
比县试考场上的较量还要精彩。
众人虽然不懂这些新奇的器械。
却对这场智谋的较量津津乐道。
(http://quwenw.com/book/EEEFC0-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