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评论倒是新鲜,居然还能这般解读历史。”
殿内众人看着天幕。
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当朝的局势。朝中大臣勾心斗角。皇亲国戚争权夺利。
倒是与这天幕上所说的情形颇为相似。只是谁也没料到。
一个千年前的亡国之君。
居然也能在后世翻出新的评价。
“这么说来,做个昏君似乎也不错?”这话虽是调侃。
但在场之人却不敢笑得太过分。毕竟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
谁也说不准自己会沦落到什么境地。能像那位蜀汉后主一样全身而退。
或许也是一种本事。
“依我看,这后世之人怕是活得太安逸了,才会这般评说古人。”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在这个朝不保夕的乱世。
能够明哲保身就已经不错了。至于那些个人品性的评判。还是留给后人去争论吧。
“说来也怪,这大鼻怎么专挑这些话题来说?莫非是在暗示什么?这话让众人陷入沉思。
在这个满是争端的年代。
天幕所展现的内容。
或许真的暗含着某些深意。
只是这些话。
也只能在私下里细细品味了。
“倒要看看这天幕还会说些什么,这评史的角度着实有趣。”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天幕上。等待着新的内容展现。
毕竟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能有这样一个谈资。也算是难得的消遣了。
更何况这些看似荒诞的评论背后。或许真的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道理。
“且听且看吧,这后世之人的想法,倒是颇为奇特。”
【虽然有句话叫做扶不起的阿斗,但老实说在历史上,刘禅虽不是有为之君,甚至可以说是无为之君,但最起码不是胡亥、大名战神二代目这类皇帝。】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遇到刘禅这样的君主,是多少名臣良将所期盼的。像什么完颜构之流,但凡把他换成刘禅,也不会有岳飞身死,衣冠南渡,中原沦丧了。】
【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秦始皇至今494个皇帝,可谓是各类奇葩都有。特别是五代十六国南北朝,人类群猩闪耀时。各种亡国之君,那底线可谓是深不可测。】
【直到人们回顾历史才发现,原来最好的工作环境不是有个好领导,而是在你工作的时候领导不作妖。】
——“从刘禅开始,躺平文化就已经出现了属于是”
一一“打工人泪目:原来古代打工人也这么希望老板不作妖”
“隋炀帝表示很生气,建议把刘禅拉出来对比”
“五代十国表示不服:我们才是群魔乱舞的巅峰”“笑死,原来扶不起的阿斗才是打工人的理想上司”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要昏君,也不要明君啊”
——“完颜构:麻烦让我冒个泡证明我确实是个反面教材”
一—“阿斗:不是我不想干,是我太懂分寸了”
大宋位面。
赵构的龙案震得茶盏跌落在地。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秦桧和万俟高对视一眼。不敢轻易开口。
“竟敢拿一个亡国之君来与朕相比?这后世之人怎敢如此大胆!”赵构面色铁青。
双手微微发抖。
“联励精图治,抵御外敌,怎能与那等无为之君相提并论?”
秦桧斟酌着开口。
“陛下,这天幕上的言论不过是后人的一些玩笑之谈。”
“他们根本不懂得治国安邦的道理,又怎能评判陛下的功过?”“玩笑?朕倒要看看这些人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赵构死死盯着天幕。
“他们居然说朕不如那刘禅?难道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就是他们心中的明君了?”“陛下息怒。”
万俟卨上前一步。
“这些言论不过是一些无知之辈的妄议。陛下雄才大略,又岂是他们能够理解的?”“雄才大略?”
赵构突然发出一声冷笑。
“联知道他们为何会这般评价。无非是因为岳飞的事情罢了。”“可朕这般做,难道不是为了江山社稷?”
秦桧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正是如此。陛下为了国家大计,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这些后人只看结果,又怎会明白其中的不得已?”
“哼,随他们去说吧。”赵构重重地坐回龙椅。
“这些人还能编排出什么新鲜话来?难道真以为像刘禅那样什么都不做,反而成了明君了?
殿内一时沉默。
只有天幕上不断闪动的评论。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什么。
赵构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天幕。眼神中既有愤怒。
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困惑。
大隋位面。
隋炀帝杨广端坐在龙椅上。宇文化及与虞世基立于两侧。
天幕上的评论让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格外沉重。“天下人竟敢如此编排于朕?”
杨广猛地拍案而起。
“修建大运河、丝绸之路、开科取士,这些难道不是千古功绩?”“凭什么说朕不如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的昏君!”
宇文化及不动声色地往前迈了一步。
“陛下,这些后世之人只看表象,又怎能理解陛下雄才大略。”
“陛下东征高句丽,开创盛世,岂是他们能随意评说的。”
“笑话!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杨广气的来回踱步。
“联励精图治,开疆拓土,费尽心力要让大隋成为万国来朝的天朝上国。”“这些人倒好,居然说无所作为才明智?”
“陛下说得对,这些人根本不懂得帝王之术。”虞世基附和道。
“陛下劳心劳力,为的是千秋伟业,怎能与那等偷安之辈相提并论?”“朕倒要看看这些人还能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杨广双眼死死盯着天幕。
“难道他们以为像那刘禅一样当个傀儡,任由臣子摆布就是明君了?”宇文化及微微欠身。
“陛下,这些不过是些市井之徒的无聊谈资。他们根本不明白,治理天下需要何等的魄力与胆识。”
“魄力?胆识?”杨广突然放声大笑。
“朕倒要问问这些后人,如果不是朕力排众议,又怎会有今日的大运河?”“如果不是朕雄心壮志,大隋何以威震四方?”
虞世基垂首应和。
“正是如此。陛下的远见卓识,岂是这些庸人所能理解的?”天幕上的评论依然在不断闪动。
杨广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本想继续发作。
却又觉得这样显得太过在意这些评论。于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只是冷冷地注视着天幕。
等待着下一个话题的出现。大唐位面。
李二看着天幕上闪过的评论。魏征和房玄龄在一旁凝神观看。片刻的沉默后。
大殿内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后世之人倒是有趣,竟然把不作为也能说得如此动听。”李二眼中带着几分玩味。
“那些个只顾享乐的亡国之君,想必若是泉下有知,定要拜谢这些人替他们开脱了。”
魏征摇头感叹。
“陛下说得是。不过这倒让臣想起了隋炀帝,若是他少些折腾,或许也不会落得那般下场“说起杨广,朕倒觉得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李二神色莫测。
“非要劳民伤财修什么大运河,又要劳师远征去打高句丽。”
房玄龄微微一笑。
“陛下说得在理。那些自诩雄才大略的君主,往往因为太过自负而送江山。倒是有些不知进取的,反而能保全社稷。”
“这让朕想起了当年在太极宫看到的一幕。”李二缓缓开口。
“杨广在那豪华的宫殿中耽于享乐,却不知民间疾苦。”“若是他能少些折腾,多些顾忌,又何至于天下大乱?”“陛下高见。”
魏征附和道。
“这天幕倒是提醒了我们,有时过分的进取反而会招致灾祸。”
“不过话说回来,这后世之人倒也不全是说笑。”
李二目光深邃,
“治国之道,确实要懂得适可而止。”
“就像那些个自诩中兴之主的,最后反倒把江山弄丢了。”房玄龄意味深长地说。
“就如同下棋,有时看似消极的一步,实则暗藏玄机。这些评论虽然戏谑,却也说出了几分道理。”
“说得好。”李二站起身来。
“这些后人说的这些话,比那些只会歌功颂德的人有意思多了。”殿内的气氛轻松而愉快。
几案边觥筹交错。
古人们围着天幕热烈讨论。烛火映照下。
各色人等脸上神情忽明忽暗。
“说到底,这当皇帝的,不添乱就是最大的功劳啊。”
“可不是么,想当年我家乡就遇到过一个昏官,整日瞎折腾,搞得百姓苦不堪言。”檐下风铃叮当作响。
店小二端着酒壶穿梭其间。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拍案而起。
“这话说得在理,我倒觉得做个不添乱的领导比瞎指挥的强多了。”“只要不胡乱折腾,下面的人自然会把事情办好。”
酒香四溢。灯火通明。
角落里一桌客人正谈得热闹。
“别的不说,就说这些年咱们经历过的官员,但凡不折腾的,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这么说来,做个刘禅式的君主倒也不错,至少不会把事情搞砸。”
炉火边有人摇头晃脑。
“话不能这么说,有时候就怕那些自以为能干的,非要显摆显摆。”“五代十国那会儿,那些皇帝可真是把江山玩得够呛。”
夜色渐深。
古人们的兴致却越发高涨。茶碗碰撞。
话题不断发散。
在座的都是经历过朝代更迭的人。对于昏君无道之事深有感触。
毕竟在这个世道。
能安稳过日子的君主就已经算是难得。更别提那些把江山都折腾没的了。
“这些当皇帝的,要是都能像刘禅那样安分守己,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灯火摇曳。
映照着众人或嘲讽或无奈的神情。这些过往的历史。
在他们眼中既是谈资。也是警示。
毕竟普通百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太平盛世。安居乐业罢了
“别说了,快看下一个,看看这些把江山玩没的都是些什么货色!”
【一口气看完导致龙国历史上各朝代灭亡的罪魁祸首。】
【每个朝代的衰落或更迭,都不是一个人或一件事导致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朝代都能找到一个对衰落起到极大推进作用的人。】
【第一位,秦朝的秦二世。】
【秦朝在赢政掌权时期将王朝推向了巅峰,只需要找个稳扎稳打的后继之君,就能轻易掌控大秦江山,至少再延续百年之久。】
【胡亥通过赵高等人的协助,推翻了接班人扶苏,成为了秦二世。】
【他骄奢无度,滥用苦力修建阿房宫等,又实行严苛的暴政。最终引起了大范围的农民起义,从根源上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
一一“秦二世胡亥,暴政行为大赏”
——“爹修长城,儿修宫殿,风格真不一样”
——“求生欲为零的典型代表”
——“赌五毛钱,后面的暴君肯定还有更狠的”
——“史上最强败家教程:从统一到灭亡只需三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这才是第一位,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大秦位面。
咸阳宫内。
秦始皇望着天幕中的画面。面色阴沉得可怕。
李斯和蒙恬站在两侧。大殿内一片寂静。
“朕费尽心力统一六国,打造铁骑雄师,建立万里长城,竟然会毁在这个孽子手里!”秦始皇猛地从龙椅上站起。
“三年!短短三年就把大秦江山葬送,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李斯向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重新考虑太子人选。”“扶苏虽然仁厚,但胜在稳重,不失为明君之选。”“扶苏确实比这逆子强得多。”
秦始皇踱步至殿中。“朕原本觉得胡亥聪慧过人,没想到竟是个只知享乐的混账。”
“朕平生最恨贪图逸乐之辈,他倒好,竟然沉迷修建所谓的阿房宫,还要苛责百姓!”
蒙恬沉声开口。
“陛下,其中赵高功不可没。此人心思歹毒,居心叵测,还请陛下早做防范。”
“赵高?好一个赵高,胆敢蛊惑太子,祸乱朝纲。”
秦始皇目光如电。
“来人!即刻将赵高收押,胡亥也给朕关起来好好管教!”
李斯附和道。
(http://quwenw.com/book/EEEFC0-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