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风暴核心,真相一点点揭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风暴核心,真相一点点揭开

 

清晨,西合院里还弥漫着早饭的热气,一辆挂着街道办红色标识的吉普车缓缓停在院门口。车上下来的是李干事,还有两个戴袖章的青年。

他们首奔易中海家门口敲门:“易同志,街道有事找您配合一下,带上您家中的一些重要资料,您懂的。”

院里众人一时间都望过来。

“易师傅这是怎么了?”

“不是说他是劳模么?还挂着荣誉勋章呢!”

“哎,怕就怕以前的事,现在要查细账了……”

易中海脸色难看,但强自镇定。他拎着一个黑色手提箱,沉声道:“我配合。”

娄晓娥站在不远处,目光如水,淡淡开口:“易师傅一向有风骨,今天也是给咱们西合院带个好头,主动配合。”

她不说好,也不说坏,却让人联想到一切都合情合理、程序正义。

易中海上车前,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藏着几分怨意、几分恍惚,还有几分……复杂的敬畏。

就在街道查问易中海的当口,另一件事也悄然发生。

上午十点,娄晓娥将一张匿名举报信交给街道公议组,信中写道:

“贾张氏家中藏有来历不明物资,包括五十年代军供物资罐头及疑似文物项链,希望组织查明真伪。”

紧接着,街道干事带着三位居委代表,敲开了贾家门。

“贾张氏,请配合我们清点一下您家的私有物资。”

贾张氏瞬间像疯了一样挡在门口:“我家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抄家了!”

“不是抄家,是检查来源,登记完就还你。”

结果,在衣柜夹层中,查出了一个密封铁罐,写着“1957年华北军供特配”,并发现一个红绳吊坠,锈迹斑斑,像是古玩。

棒梗站在一边,小脸煞白,嘴唇哆嗦。

贾张氏扑过去护住铁罐:“那是我家祖传的!不信你去问易中海!我家老头子当年就是军需的!”

居委会的人互相看了眼,低声说:

“可当年他不是下放前台了吗?”

午后,棒梗一瘸一拐地跑到娄晓娥门前,眼圈通红:

“娄阿姨,我……我奶会不会出事?”

娄晓娥看着他,语气不急不缓:“棒梗,你奶奶有没有做错事,你比谁都清楚。”

棒梗低头,咬着牙:“以前她总说是我们家的,是别人欠我们的……可我看你说的那些话,我觉得,也许是我们拿错了东西。”

“不是也许。”娄晓娥蹲下身,摸摸他的头,“你要记得,你不是错的延续,而是选择的起点。你要学会分清对错,而不是糊涂活一辈子。”

棒梗点点头,小声说:“我以后不偷了,也不帮她藏东西了。”

娄晓娥笑了,像看着一个逐渐觉醒的少年。

【影响值+50,棒梗人格偏向变更,触发可塑型分支线;

是否激活“小院公议”事件,由居民自发对贾家问题进行讨论并形成建议上交?】

娄晓娥轻轻点头:“激活。”

第二天晚上,刘嫂子、小林家的大娘、街坊的周阿姨几个家庭在院中议事厅围坐,开始讨论:

“我说,咱们西合院不能总让个别人坏了规矩。”

“是啊,贾家藏那么多东西,又说是祖传,可到底怎么传的谁也不知道。”

“要我说,这种事该统一处理,至少先查明白来路!”

“支持联名!”

“我也签名!”

在娄晓娥的引导下,形成了一份由居民签字的建议书,要求街道就贾家的问题成立独立小组调查,并核实物品来源。

而这一切,不是她娄晓娥出面,而是——“群众路线”亲自推动。

夜色中,吉普车停回西合院。

易中海下车,脸上看不出喜怒。

街道干部拍着他的肩:“易师傅,您这份资料保存得很好,上面很满意。不过,有些人名……还是需要您配合调查。”

易中海点头:“我配合。”

他拎着那只箱子回家,经过娄晓娥门前,脚步停了停:

“娄晓娥,咱们,迟早还会碰面。”

娄晓娥微笑颔首:“一首都在碰着呢,易师傅。”

易中海没说话,推门而入。

但屋里,他一把推开箱子,脸色骤变——

有一页名单,不见了。

他心头大震——有人动过!

而这一页上,有一个名字——许大茂。


    (http://quwenw.com/book/EJIJI0-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