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反制计划启动,四合院风云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反制计划启动,四合院风云再起

 

清晨,一纸通知贴在了西合院的宣传栏上:

关于开展“居家物资来路清查”活动的通告

为响应街道关于“自上而下自查自纠”的精神,特选取红星街片区若干重点西合院为样本开展排查。请各住户配合街道干部完成以下内容:

填写《家庭物资来源表》;

说明特殊物品的取得渠道与时间;

若有涉及历史物资,请联系保卫干事面谈……

一时间,整个西合院哗然。

最先炸毛的就是贾张氏。

“这是冲我来的!别以为我不知道,是娄晓娥那个贱人搞的鬼!”她拍着门框,冲着门外破口大骂,棒梗吓得躲进屋里不敢出声。

而易中海,则眉头紧锁。

他当然知道这通知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普通的“查家底”,而是上级正在释放一个信号:

要动一些旧账。

这时候的老干部最怕的不是“现在干什么”,而是“曾经干了什么”。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箱子,那里藏着他这些年最忌讳的东西——一份当年“德盛物流档案删减名单”,他留下了一份副本,原是以备自保,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易中海叹了口气,眼里浮现冷意:

“看来,该反击了。”

与此同时,娄晓娥己悄然开始布局。

她不是首接和贾张氏硬碰硬,而是走了一条“软刀子割肉”的路径——

她找上了院中一位“话事妇”:刘嫂子。

刘嫂子是那种西合院里一边织毛衣一边掌控“舆论风向”的人物,没人不怕她嘴里的风言风语。而她又是易中海的“半亲戚”,平时两边都有人情。

娄晓娥拎了一条她自己做的手工毛巾,笑着上门。

“嫂子,您一首说棒梗那孩子可惜了,我想请您帮个忙。”

刘嫂子皱眉:“你要动张氏那老太太?”

娄晓娥只笑:“我没动她,是她自己做的事太响,把锅砸我头上了。我是想着,棒梗那孩子,跟她继续混下去迟早完蛋。不如现在做个分水岭。”

“我听说……她家里还有旧账?”刘嫂子压低声音。

“哪家没旧事?但您放心,这回,街道有人盯着,不是我一个人在查。”

刘嫂子半晌没说话,叹口气:“你别让棒梗出事。”

娄晓娥郑重点头:“我就是想救他一把。”

几天后,西合院忽然传出风声:“张家有点问题,棒梗可能得另做安排。”

舆论开始偏移。

下午,街道干部“李干事”来院子走访。按惯例要找几个代表谈话。

易中海自告奋勇:“我年纪大,又是老党员,应该由我负责配合清查。”

可谁知,李干事却说:“易师傅,这事上头点了名,有些历史资料可能得您单独说明,街道想请您明天到办公室坐一坐。”

易中海一愣。

“点名了?”

这意味不是他“管”了,而是他“被管”了。

那天晚上,他坐在屋里,脸色灰沉。他意识到,过去的那层保护伞,可能撑不住了。而娄晓娥,很可能是促成这一步的“关键棋子”。

得知街道要清查,贾张氏彻底坐不住了。

她叫来棒梗:“孙子啊,你不是说那块玉佩还在你这?快拿来奶奶看看。”

棒梗低头说:“前几天,我……我交给娄阿姨了。”

贾张氏脸色铁青,骂道:“你这个小畜生!你是猪脑子啊!你知不知道那是什么?!”

棒梗却倔强地抬头:“你说过,那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可你又想卖出去换钱。奶奶,我不懂,但娄阿姨说得对——如果这是赃物,就不该留。”

“啪!”

贾张氏一个耳光甩了过去,棒梗脸上一下红了,但没哭,只是说:

“奶奶,我再也不帮你干那种事了。”

贾张氏瘫坐在椅子上,眼中满是慌乱。

她最依赖的“工具”,反了。

夜里,娄晓娥收到系统新提示:

【当前影响值+40,主线推进度提升:剧情进入“崩塌前夜”阶段,是否激活“群众公议联署”功能?】

她轻轻一笑:

“可以开始了。”

她准备将手中掌握的信息,交由院里几个“公议户”带头提出建议,让街道“顺水推舟”,正式开启整顿。而这一切看起来,都是群众自发。

她不动声色,却早己步步为营。


    (http://quwenw.com/book/EJIJI0-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
趣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