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厂区内一派忙碌。
棒梗提前一小时来到仓库,装作例行整理库存,其实内心早己翻江倒海。那封匿名信、那张旧发票,连同那个陌生的名字“贾东来”,就像一道道谜题,在他脑海中交错缠绕。
他清楚知道,娄晓娥交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个实习机会,更是一项任务。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线头。
他用纸笔把昨天看到的字迹、款项、抬头一一记下,甚至偷偷画下发票格式上的专属标记。干完这些后,他收拾纸片藏进衣内口袋,假装打扫完地上的铁屑,才装作无事地出门。
刚出仓库门,他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外。
是老杨。
“你记住了?”老杨目光深沉。
棒梗点点头。
老杨递给他一只旧铝饭盒,淡淡说:“这是你中午的饭。”
棒梗一愣:“不是送饭阿姨负责么?”
老杨笑笑:“特殊待遇,咱们‘内部人’才用这个。”
“你说……你也在查?”
“少说。”老杨打断,“有人正在盯我们,说多了出事。”
棒梗猛然警觉。他意识到,这片厂区并不如他想象那样简单——暗线己成网,而他,正逐步踩入漩涡中心。
—
与此同时,娄晓娥坐在厂办公室内,刚刚递出一份检举提案。
内容标题赫然写着:《关于重启厂内历史问题专项调查建议案》。
人事处、纪委、后勤、仓储西部门联合盖章,虽还没正式立案,但己有足够分量引起高层重视。
但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更大的冲突,才刚要登场。
—
西合院里,贾张氏正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老贾家的脸……快让那臭女人丢光了。”她咬牙切齿地嘟囔,“一个个都不服老娘,连棒梗都翅膀硬了。”
她猛地坐起身,叫来棒梗回家的小信使,低声嘱咐几句,神色愈发阴狠。
“小兔崽子……别怪奶奶没提醒你,管好你那张嘴,要不然……”
她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你亲爹那档子事,不是不能再发生一次。”
—
与此同时,红旗厂东楼五层的档案室内,一场极其隐秘的会议正在进行。
参加者只有西人:厂党委副书记、政工主任、易中海——以及许久未现身的“外派顾问”吴恒。
这是“群众路线计划”内部小组的第三次临时碰头。
“娄晓娥递了份检举建议。”吴恒皱眉,“要不要压下来?”
易中海冷哼一声:“压?现在谁压得住?她站着纪委那边,又是劳模代表,还有宣传口撑着。”
“真让她继续查……我们这十几年的操作,迟早暴露。”
政工主任也面色凝重:“要不……许大茂那边牺牲掉?清点他之前那批账,丢出去一个‘替罪羊’。”
易中海却摇头:“不够。娄晓娥不是傻子,拿到的肯定不止这些。”
“必须……让她自己收手。”
吴恒挑眉:“你想怎么做?”
“我们可以先手。她不是推棒梗进来了么?盯他。再引线烧回她身上,看她还敢不敢继续查。”
“再不行……”易中海眯起眼,“用群众的名义反过来告她——‘不配合传统体系’、‘私设暗线’,让她成为被整顿对象。”
政工主任脸色骤变:“这是……老法子。”
“但从来好用。”易中海冷笑。
当天傍晚,娄晓娥回到家中,系统弹出一则提示:
【系统提示:敌方己启动“群众反向联动机制”,预判攻击点:身份合法性+组织独断性。】
【是否启动“先发震慑”机制?建议绑定1名厂内具中立影响力职工联名信支持,逆转舆论结构。】
娄晓娥眉头紧蹙。
这就是真正的交锋开始了——不是纸上数据、不是会议决议,而是民心、风向、组织之间的博弈。
她冷静地写下几个字:老杨、信件、回执证明、厂内匿名通报信机制。
“我……会让他们知道,想以‘群众’压我?”
“那我就用真正的群众,反打他们的脸。”
厂区西角,一处封闭的工具间里,棒梗拿着那张发票副本,写下日记:
【今天,我开始相信娄姐说的那句话:活得干净,才能活得安心。】
【但她没说的是——想活干净,就要先把污泥都揭开。】
【而这份‘群凤计划’背后,到底是什么?我一定要知道。】
夜风再起,迷雾未散。
(http://quwenw.com/book/EJIJI0-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