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突然闪动。
一个新的画面即将展开。
“阿三国种姓制度”几个大字浮现在画面上。杨广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
“咦,这远邦异国的制度,与我泱泱大国究竟有何不同?宇文述,你在西域经商多年,可曾听说过这种制度?”
杨广和他的臣子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画面。准备一探这个陌生国度的奇特制度。
视频标题:【印度种姓制度,低种姓有多惨?奇葩到你不敢想象!】【今天我们详细聊聊阿三国的种姓制度。】
【首先大家要理解一个概念,种姓制度不只存在于阿三国,只是在阿三国的种姓制度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像吧唧斯坦、孟加辣、尼泊儿都曾经有过种姓制度,只是他们没有阿三国种姓制度影响那么深,也没有那么变态。比如吧唧斯坦、孟加辣后来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种姓制度也逐渐削弱了。】
【包括收到过阿三国教影响的几个国家也曾或多或少有过种姓制度,只不过他们后来在佛教影响下,种姓制度也可以说不存在了。】
【阿三国的种姓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中叶,雅利安人从阿三国的西北部
的一个山口进入了旁遮普一带。阿三国西北部的这个山口给入侵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条件,阿三国很多次被侵略几乎都是从这里来的。】
【雅利安人进来后开始对当地人进行奴役,慢慢的就形成了这样等级森严的体系。种姓这个词在梵语里叫做“瓦尔那”,所以又被称作瓦尔那制度。】
——“原来不止阿三国有啊,长知识了”
——“种姓制度大户来啦”
一—“隔壁都改好了,就阿三还在坚持‘传统美德’”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制度了”
一—“阿三:这传承了4000年的传统艺能岂能说放弃就放弃”
——“讲真,这山口防御也太差了”
一—“其他国家:浅尝辄止。阿三国:我直接拉满”
一—“四千年前就开始整活了属于是”
大清位面。
康熙帝凝视着天幕中展现的异域画面。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作为一个对西学颇感兴趣的君主。
这个遥远国度的社会制度引起了他的强烈好奇。
“索额图,你随郎世宁来往多年,可曾听他提起过这阿三国的种姓之事?”
“四千年的社会制度,竟能延续至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康熙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回陛下,西洋人对这种制度也很是不解。”
“他们说阿三国的种姓之分,比我朝的士农工商还要森严百倍。更有甚者,生来便已注定了命运。”
索额图回忆着与西洋画师的谈话。
“臣倒是注意到这制度传播之广。从阿三国到吧唧斯坦,再到孟加辣,竟然都曾实行过。徐乾学站在一旁补充道。
“只是其他国家后来因为宗教信仰的改变而逐渐放弃了这种制度。”
“朕观四夷朝贡图,西北山口这处地形确实独特。一个山口竟成了文明传播的通道,既有侵略者从此入境,也有文化从此传播。”
“这与我朝的玉门关、嘉峪关倒是有几分相似。”康熙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思考的神色。
天幕中的画面还在继续。
康熙和大臣们都期待着了解更多细节。他一向崇尚实学。
深知了解异域文化的重要性。这个延续了四千年的制度。
无疑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思考。
毕竟在他统治的版图上。
也同样存在着满汉之别。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
一直是他最关心的政治议题之一。
大明位面。
永乐帝朱棣凝神观看着天幕中的内容。
这个遥远国度的奇特制度让他联想到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见闻。“姚广孝,这阿三国的种姓之制,比我大明的阶层还要森严。”
“四千年不变,倒是令人难以想象。”
朱棣的声音中透着几分疑惑。
“陛下明鉴。郑和在西洋诸国游历时,确实记载过一些见闻。不过相比阿三国,其他国家的等级制度都要宽松许多。”
“尤其是那些信奉佛教的国家,几乎已经摒弃了这种制度。”姚广孝回应道。
解缙在一旁分析。
“雅利安人从西北山口进入,竟能建立起如此严密的等级制度。”
“这与我朝区分士庶、贵贱的方式完全不同。他们是以血统为根基,世世代代都无法改变“这倒让朕想起了蒙古人统治时期。”
“他们也曾将百姓分为四等,但也没有这般严苛。更何况我大明早已打破了这种桎梏。”朱棣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朱棣的目光越发专注。
他对这个遥远国度的历史变迁极为关注。
尤其是当他得知这个制度竟能影响周边诸国时。更是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他不禁思考。
自己统一的大明帝国。
在这片土地上又将会留下怎样的影响。望着天幕上展现的异域风情。
众人纷纷议论起这远方的奇特制度。
大家都感慨于这等森严的等级竟能延续数千年之久。远超中土寻常的士农工商之分。
不少人惊叹于这阿三国的执着。竟能将一个制度玩出如此花样。他人或多或少都有等级之分。
唯独阿三国将其发扬光大到了极致。这比自家的门第之别还要来得霸道。简直是生来就把人给框死了。
更有人调侃这西北山口。
堪称是天下第一防御失败处。人人都知道要从这里打进来。却偏偏挡不住:
这防御也真是够让人无语的。不过转念一想。
自家的玉门关、山海关不也是类似。该来的总会来。
倒也不必嘲笑于人。
一些读过佛经的文人则暗自庆幸。
幸好佛法东传时没把这等制度一并带来。
要不然中土几千年来的变法、改革、科举取士。岂不是都要成了空谈。
更有甚者开始打趣。
说这制度若是搬到中土来。那些世家大族怕是要乐疯了。再不用担心寒门子弟的崛起。也不必费心钻研四书五经。
生来就能永享富贵。
不过这般想想也就罢了。若真如此。
只怕天下早就大乱了。众人虽在谈笑。
心中却也生出几分庆幸。生在这礼仪之邦。纵有等级之分。
到底还留着几分上升的机会。那阿三国的制度。
只怕就是给人一条绳。生生把自己捆死罢了。
众人越发期待后续的内容
想要一探这令人瞠目的制度到底还有什么惊人之处。
【阿三国天生就不擅长打仗,天气潮湿炎热,而且地理环境优越,导致那里的人比较懒散。炎热的天气让他们一穿盔甲就冒汗,不穿盔甲打仗更不行。】
【当地气候战马也适应不了。骑着大象打仗呢又因为大象这个动物比较聪明,胆子又小。打仗的时候总是害怕的往后退,甚至冲进自家阵营。】
【所以阿三国人一遇到侵略者,结果就是输。这支雅利安人进入阿三国后面对的又是逐渐衰弱的“哈拉帕文明”。雅利安人当时已经是骑兵加上青铜器的武器,所以很快征服了阿三国。】
【征服后由于雅利安人来的人并不多,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所以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就是阿三国种姓制度的来源。】
“大象:我胆小,别骂我”
“阿三国有大象军团,但是它们很社恐”
“历史上最成功的少数派统治”
“阿三国:从古至今就没打过什么胜仗”—“笑死,这就是天生debuff吧”
“原来是人少怕被同化才整这出”
“阿三国军队出门踢个正步都要中暑”
大唐位面
李二观看天幕上的景象。嘴角微微扬起。“这般打仗,狼狈。”
李二眼中流露出几分笑意
“这倒让臣想起突厥人耀武扬威的模样。”
“若是把他们扔到这种地方,恐怕连马都骑不稳,还谈何争霸。”魏征露出一丝难得的幽默。
“最令人费解的是,这般软弱的局面,反倒成就了一个绵延数千年的奇特制度。“若搁在中原,怕是连一个月都撑不住。”
房玄龄摇头感叹。
“制度倒是精妙,可惜缺了几分血性。”
“再巧妙的制度,也比不上堂堂正正的较量来得痛快。”李二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自信。
天幕中的景象还在继续。三人越发认真地观察起来。这片遥远土地上的种种奇事。虽然令人啧啧称奇。
却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治国之道。在他们看来
用这种方式来维持统治。总归是缺了几分大气。
李二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这般独特的历史。
即便是见多识广如他。也不禁为之着迷这让他更加好奇。
这个神奇的国度。
究竟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大宋位面。
宋太祖赵匡胤注视着天幕
目光中流露出几分玩味。
“阿三国的军队如此不堪,倒是让朕想起了当年与南唐的对峙。”“他们的水师虽然精良,可到底也没能挡住我军的铁骑。”
赵匡胤回忆起统一战争的情景。
“陛下说得是。不过雅利安人能用寥寥数人控制整个国家,其手段倒是有几分高明。“虽然用的是最简单的办法,却能维持数千年不倒。”
赵普若有所思地分析道。
“以臣来看,这倒像是当年我们禁军的翻版。一支精锐骑兵,就能扫平四方。石守信忍不住插话。
“只不过我们是靠实力取胜,他们却是靠天气帮忙。这阿三国的军队,
怕是连我们的一营都打不过。”
“最有趣的是这些大象。朕听闻南方诸国也常用大象作战,没想到竟是如此不靠谱。”难怪当年李汉威能以一支水师就击溃交趾的象军
赵匡胤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三人的注意力越发集中
赵匡胤对战争形态别感兴趣。这个远方国度独特的作战方式。虽然看似荒诞。
却也让他对军事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制度竟能维持如此之久。
着实令人深思。东汉位面。刘备专注地望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孔明,你看这阿三国的军队,竟连最基本的战斗意志都没有。
“我想起当年在荆州时,即便是最普通的百姓,也能拿起农具与曹军血战。”
诸葛亮轻摇羽扇。“主公所言极是。雅利安人明明人数稀少,却能凭借一套等级制度统治整片大陆。”
“虽然用的手段令人不齿,但不得不说,确实找到了最省力的统治方式。”
“人数少也能打胜仗,当年长坂坡曹操十万大军压境,我们不也杀出一条血路。”
张飞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屑。“这些人倒好,连盔甲都穿不住,骑着大象还要被自己的坐骑背叛。”
“关羽若是在此,定会笑话这些人连马都驾驭不好。他的赤兵马何等神骏,就算是在最炎热的天气里也能驰骋千里。”
刘备的语气中透着几分缅怀。
天幕中的景象继续展现。
刘备身为一个以仁义治天下的君主。
对这种纯粹依靠等级压迫的统治方式充满好奇。
这与他励精图治、关怀百姓的理念完全相反。
却偏偏能够持续数千年之久。这让他不禁思考。
在这遥远国度的历史长河中。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奇闻异事。
【种姓制度明确划分了4个阶层,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
【婆罗门主要是掌管祭祀的贵族,比如僧侣、祭祀、占卜。他们的特权是不用交税,即使犯了很严重的罪也不允许判处死刑。】
【而且他们可以通过给人们的祝福,来向人们要地、要钱。他管你要,你还不能不给。下面给大家说说这个阶层是如何蛊惑人心的。】
【两张女孩照片.jpg】【前段时间在网上非常火的一个阿三国女孩,无论是从肤色还是穿着来看,她应该就属于婆罗门这个阶层。】
【婆罗门说四个阶层是神给划分的,天神梵天用他们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造出了刹帝利,双腿造出了吠舍,双脚造出了首陀罗。】
【而且神还说了,你们只有安分守己好好听话,下辈子才能升为较高的种姓。如果不听话,种姓只能越来越低。】
【他们还用法律来维护这种说法,也就是《摩奴法典》。】
(http://quwenw.com/book/EEEFC0-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wenw.com